分享

历史名人面对面:韩宣子和叔向谈子比能否当上楚王!

 品读二十四史 2020-08-27

先介绍一下这次谈话的历史背景。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楚康王去世了,太子员继位为楚王。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杀害了侄子,自己登上王位,就是楚灵王。公子围的弟弟子比一害怕,就逃到了晋国。多年后,楚灵王昏庸残暴,国内国外的得罪了很多人,大伙一合计,趁他带兵外出,从晋国接子比回国继位。晋国的韩宣子和叔向就这个事情,展开了一次谈话。

韩宣子:先生您说,这子比回去以后,能当上国君吗?

叔向手捋胡须摇了摇头,我看他这个国君,做不长久啊!

韩宣子有点疑惑,楚国人对前任国君可是恨透了,他们巴不得那个位置能新面孔。这好有一比,就跟商人盼着赚钱一样,盼着新国君继位了。子比本身是楚康王的亲弟弟,可以说是非常有优势,怎么会做不长久哪?

叔向左手摸了摸头,嘴角微微往右上方翘了一下。你看问题有点简单了,俗话说得好,没有春雨哪来的秋收啊!就取得一个国家来说,会面临五个难题。

第一,有尊贵的地位,没有贤人辅佐;

第二,有贤人辅佐,内部不齐心协力;

第三,内部齐心协力了,可没有人能在关键时刻拿主意;

第四,有人拿主意,可是老百姓不支持;

第五,有老百姓支持,可是自己德行不够。

子比在晋国待得时间不短,足足有十五年,你回忆一下他身边的人,哪个有贤人的样子。

在楚国那边,他的家族手足相残,亲人也没几个了,可以说没有了内部的依靠。

子比有机会回国继位,完全是因为越国和蔡国想报仇,加上楚国百姓对国君不满,根本就没有人为他谋划过。

子比离开楚国之前,就没什么大名气,这又离开祖国十五年,老百姓哪里会对他有感情,更谈不上拥护他了。

要不是为了赶走前国君,都没人会想起子比,这也就能看出他的德行了。

听罢叔向这番话,韩宣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您认为,楚国将来会属于谁?

我觉得大概是公子弃疾吧,弃疾是楚灵王最小的弟弟,楚国的不少军功都是他立的,陈国和蔡国就是弃疾打下来的。弃疾这个人有谋略,会用心思,这些年治理陈国和蔡国,口碑非常不错。

至于子比,我觉得他顶多也就能胜任个右尹。论出身,他只是个庶子,论百姓的拥护,他几乎就没什么支持率。

听到这里,韩宣子好像想起了些什么。

您要是这么说,我觉得有点不妥了,那齐桓公和晋文公,不都是庶子出身吗?

哈哈哈哈,叔向笑出了声,我知道你就会说这两个人。

齐桓公是齐僖公和卫姬生的儿子,从小就受到僖公宠爱,在齐国有鲍叔牙、隰朋这些贤人辅佐,外面有卫国和莒国作为外援,特别要说的是,齐国的两大家族高氏和国氏都是支持他的。

还有一点,齐桓公本身素质就高啊,他很能听进别人的建议,能重用曾经的对手管仲做相国,这样的人能成功,一点都不奇怪。

至于我们的晋文公,那就更有的说了。他自幼好学,知书达理,献公非常欣赏他。文公在十七岁的时候,就有五位贤士追随左右。他后来出逃,齐国、宋国、楚国和秦国,都因为他的才干和手下有贤才,对他礼遇有加。

最关键的那段时期,我们的惠公和怀公不爱惜人民,大家都希望文公能回国拯救自己,文公能最终拥有国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看韩宣子不住的点头,叔向又补充了几句。

看看现在的子比,国内没有人拥护,国外又没有支持。他离开晋国的时候,晋国压根就没派兵护送他,回到楚国的时候,楚国也没热烈欢迎他,你说他怎么可能会拥有楚国!

后记:叔向分析的果然到位,子比虽然回国继位了,可没过多久,公子弃疾以楚灵王的名义发兵,子比无奈自尽身亡。随后弃疾继位,就是楚平王。

要说人的这个见识啊,真是有高下之分。同样一个子比继位问题,韩宣子觉得看不明白,不知道他能不能坐稳王座,模糊的感觉有个五五分。可叔向就不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告诉他,这是可以分析的,于是从五个方面出发,结果子比是面面不到。

韩宣子同叔向相比,除了知识储备上的差别,在分析具体问题上,也差了一个档次。叔向提到子比是庶子,韩宣子下意识的就想到了齐桓公和晋文公,他们也是庶子,完全没有想到,叔向口中的庶子,代表的是没有地位和缺乏拥护,并不是血缘意义上的庶子。

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讲《曹刿论战》,鲁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很不解的问曹刿是怎么做到的,曹刿做完详细解释后,鲁庄公恍然大悟。老师说,人分成三个层次。一等是曹刿这样,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二等是鲁庄公这样,听完别人的解释就明白了;三等是,别人解释了也听不懂。

按照这种分类法,叔向应该是一等,韩宣子算是二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