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詹新宏 | 亚森江兄弟

 陇原秋雨 2020-08-27


      午后的冬雪好象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时而伴有阵阵寒风,站在十五楼的全景阳台上,打开两扇窗户,瞬间寒气逼人,几分钟可以将周身冻透,前面的石人山早已是银装素裹,一派威严屹立,不可动摇的气势,昨日的绿树成荫,现在却换了另一幅模样——琼枝玉叶,眼前的冬雪改变了往日的斑斓,当前唯一的洁白无瑕演示着大自然纯净之美那一刻。这一洁白的时刻又打开我童年青春的记忆,马桥镇家乡年复一年的冬季都是这样洁白如莹的景色,耐人寻味回顾。

       将近三十年没有亲临这样的雪花世界了,来乌鲁木齐一个多月的时间经历三场大雪,冷出了不一样的感受,还惦记着和田的金秋十月,别有一副爽朗的天空,一片金色的大地,一处宜人的气候,人们春夏辛勤的劳作,丰收的喜悦也沉浸在金秋,佛晓的晨风唤醒着甜美的睡梦,在新的一天里呈现着多少希望,午后的阳光回暖着几分凉意的周身,傍晚的夕阳伴随着如烟的思绪,然而肃静的秋夜才是内心的归宿,淡淡的月光潵在这幽静的夜色之中,四周的微风送来阵阵清凉且无一丝冷意,放松一下自己吧,沿着河岸小道向前走着,身旁这棵多么熟悉的胡杨大树上有轻微的动静,可能是一片落叶吧,这片落叶知道自己该去的地方,胡杨大树是乎也知道是我,还是蛮有灵性的,历经千年的春秋,一定有许多蹉跎岁月的里程,不为人知的秘密传说吧。

      人是万物之灵,眼前出现一个纯扑维吾尔族中年人的样子,耳边响起他说的那句话:“阿哥,你现在还好吧”,这是我从前的隔壁邻居亚森江兄弟,十五年的左邻右舍,2016年底我们的住宅被市政府征购,到现在已有两年时间,由于我们各自忙于不同的工作,十月中旬的一天偶然见到了,天气有些热,但不至于开空调,降下车窗即可,车行到市三小大门前发生拥堵起来,只能停不来,这时一个保安模样的人向我走来,原来是亚森江兄弟,他在市三小做保安工作,通过交谈得知他们家人从乡下的暂住房搬到市里的经济房,就在夜市的后面,有时候面对现实就象梦里一样,正所谓人生梦一场,十五年和谐友好的邻居话说悠长,大的方面各民族共同相处,民族团结一家亲,另一方面是我现实中的兄弟。

01

        万事皆有缘,2001年之春,年已不惑的我总有自己的盘算,随着时代奔小康,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四个年头,现实比自己当初的念想相差甚远,一切从零开始无援无助的,产业还没有完整的形式,正处在一个循序渐进的开端,工业加工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生产资料,如人员、场地、资金、技术、设备、仓库等,面对这些难处问题,先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吧,经过多方面的打听,最后综合选择了屯垦路果什买里巷的一处宅子,屯垦路是新修六车道双向的大路,巷道宽五米,大货车可以直接开到门口,便于货物的装卸,有产权证,一亩多地,二百多平方的房间,通过改造上下两层七百多平方,庭院、住房、仓库都有了,当时有几个买主要购买,只是房主要价太高,我还是签定了购买合同,当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好心人劝我放弃,周围几十户都是维吾尔族居民,可信安全吗?我也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岁月不允许我再犹豫不决,人的本性都有善良的方面,在社会大的环境中,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去和当地居民们融合吧。

02

        办完房产过户手续后,就开始改造装修,便于沟通找了一家汉族同志的施工队,当施工队人员把器材工具搬到宅子里准备施工时,十几个维吾尔居民堵在大门口不准开工,理由是施工队不卫生,我非常恼火准备报警,这时一辆出租车驶进巷道,一个维吾尔族司机向我走来,并把我叫到旁边说:“我是你的隔壁,你在这里会有许多麻烦,不卫生是汉族同志饮食方面……”,我立刻改变报警的想法,用司法手段更会激化矛盾,经过协商我换了一家维吾尔族同志的施工队,两个月后完成了宅院的改造装修,这个维吾尔族司机就是我后来的邻居亚森江兄弟。

        日常的生活,百姓的日子就是这样——衣食住行,远亲不如近邻,我就慢慢地改变与居民们的关系,开始大门口经常扔的石头、垃圾,我不出声的打扫,还把门口五米宽的巷道清扫十几米,门前林带的树木是私有,也被砍断几棵,我来年再植上,三个月后就没有再扔石头、垃圾的现象,真正让周围居民信服我的有三件事,果什买里巷是城中村,冬季电压低,夏季水压底,下水道经常堵,我就打报告带着居民代表走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重新架了主线,自来水公司改进一段地下水管,下水道的问题原因复杂落实不了,我就把这几十户居民组织起来,自己出一半的款,大伙出一半的款,下水道很快得到加粗,肉孜节、古尔邦节我去给邻居们拜年,春节期间左邻右舍的乡亲们也来给我庆贺新春,大家亲如兄弟姐妹,再不用担心可信安全的问题,有几次忙于赶时间上班,家里大门忘记锁上,邻居的阿妈一直帮我看着,等到我下班回来。

03

        日常中的各种称呼有着非凡的意义,大哥与阿哥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含意,亚森江的爱人在一家幼儿园工作,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一个七十多岁的母亲(阿妈),如仙古丽妹妹常回来看母亲,妹夫在地区文工团工作,我们两家隔壁关系走的近,相互照应,亚森江老实忠厚,也有一股犟皮气,遇到外面不开心的事,理论不清的问题,总是找我说说,有时候开导他一下,有时间帮他出出主意,对我的称呼由师傅变为大哥,由大哥改为阿哥,阿哥是一家人哥哥的意思,这里有段经历,乡亲们知道我爱人在医院工作,是名内科医生,有些病人就来咨询一些病理问题,有时候在家里给他们会诊,需要住院医治的,很方便地给他们办理,2006年7月的一个晚上,大约1点的样子,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我认为是街办清查户口的工作人员,打开门后原来是亚森江,他青着脸开口就说:“阿哥,阿伽(姐姐)在家吗?我的女儿古扎努尔昏迷不动了”,我有些惊奇,什么时候成阿哥了,来不及分说这些,我爱人拿起器械就过去诊断,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处理,古扎努尔醒过来,如果再晚一点就有后果,原来古扎努尔当天下午在乡下的外婆家吃了一种野果慢性中毒,一声阿哥的称呼,我们成了一家兄弟。

04

        他乡随俗,多年来我也在接受当地维吾尔族的民俗,在欢庆的宴会上,一个酒杯轮流转,象征着团结友谊,始终如一,维吾尔族舞蹈演唱也十分动人,维吾尔族人民由来能歌善舞,三岁的孩子听到音乐都在转动身子,亚森江兄弟家常有演唱活动,如仙古丽妹妹是名小学音乐老师,一副好噪音,妹夫托乎提是个勤奋好学的乐手,经常利用看望母亲的机会练习基本功,最多的是用土塔尔弹奏十二木卡姆中的片段,十二木卡姆起源于维吾尔族民间大型艺术表演,集音乐、歌唱、舞蹈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本民族特有的风格,在空闲的时候去傍听,静下心来消除劳累,去的次数多了,他们的方式也在改变,有时弹奏一些熟悉的民歌曲调,记得有一次弹起《伟大的北京》,我还和如仙古丽妹妹合唱起来——“伟大的北京,我们为你歌唱,你是各族人民的心脏,每当我们想起北京,欢乐歌声多么响亮……”,这时来了更多的乡亲们在旁听,想不到的是亚森江兄弟也迈开了舞步,扭动着身躯,得意洋洋的样子,亚森江兄弟平常不善于表达,从来没有看见他跳起舞来,定有其他原因吧,我突然联想到这只是一个亚森江兄弟的举动吗?这是所有维吾尔族人的心声,伟大的北京是各族人民的心脏,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是维吾尔族人民心中不落的红太阳,……,乡亲们竖起大姆指——亚克西。

05

         转眼到了2016年仲夏,街办拆迁小组已经开始测量评估我们各家的宅院,并宣传解释市委市政府关于拆迁中的各项措施政策,建设和田市,提高城市品味,支持和田市的统一规划,是每个市民的义务,说是这样,但乡亲们的抵触性很大,不配合不签字,住村的干部们又挨家挨户地动员说服,那可是一个苦口婆心,当第二次拆迁小组要求居民们签字时,大家的眼光投向我,想不到的是亚森江兄弟带头说话:“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没有政府我们什么都没有了”,我签定了第一份拆迁合同,亚森江兄弟签定第二份,随后乡亲们才开始签定,目前我们居住十五年的地方,变成建设中的和田时代广场的用地,将来成为和田市的重要商业区。

        循环往复的大地四季,演化着向前的时光岁月,果什买里巷已成为昨天的记忆,当下的屯垦路上日夜繁忙,街道两旁园林各显其异,有时候因工作的需要行走在屯垦路上时,总是不经意地去看一眼曾经果什买里巷的位置,又联想到昔日许多人和事,在五米宽的巷道上留下我无数的足迹,轻重浮度只有自己能领悟,速写着我十五年的生活历程,这里没有小说故事中的精彩奇特的场面,只是日常中的平凡与简单,朝夕相处维吾尔族乡亲们之间那种友好、互相帮助、节日中的问候、朴实的言语是沉淀在我心中的乡愁,昆仑山的浩气长存,玉龙河的美玉仍在,清晨的旭日与黄昏的晚霞,依然编织着和田大地的玉锦,亚森江兄弟和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詹新宏,祖籍:湖北省蕲春县,早年生活于北疆兵团106团,后面又来到南疆和田地区报社工作,如今从事私营印刷业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