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王银花:沧桑岁月(二)

 阿拉善文学 2020-08-27

作者:王银花   图片:网络

图文编辑:阿拉善未来文化艺术传媒


沧桑岁月

(二)

点击阅读:

【原创连载】王银花:沧桑岁月(一)

一九六五年,我们全家赖以生存的猪厂也不知什么原因倒闭了。厂长看在我家人口多,父亲是三级残废军人,又有点文化,口算不错,便推荐他到百灵庙物资局打点临工,挣些钱来补贴家里。

一九六六年秋季,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家中虽然困难,父母为了我还是同意让我上学。母亲把衣服给我洗得净净的又缝了一个书包,买了几支铅笔和本子。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他因当兵受了伤,被国民党抓住坐了八个月的牢,被打成叛徒。父亲被打成叛徒的理由是:他那么快就从牢里放出来,肯定是泄露了解放军的秘密。父亲成了叛徒,我们全家也遭了秧,红卫兵和工作组要求我们全家和父亲划清界线,在保证书上签字,化押。母亲不会写字虽然按了手印,但她心是向着父亲的,她深知和自己相依为命几十年的丈夫不是叛徒,那个年代也没办法,你如果不按手印,你也会受牵连的。但母亲一直安慰父亲,你一定要坚持住,千万不能寻短见。事情迟早会有个水落石出的。

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各学校又复课了。我上完小学又上了初中。一九七七年初中毕业,高中的通知书迟迟没有来,正准备到本地的蔬菜队下乡,突然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我十分兴奋地又上了高中,一九七九年高中毕业后,因家中困难,在父亲单位物资局打临工(待业),因我家没有的门路,没钱送人家,加之父亲脾气直,我的俩个哥哥下乡好几年回不了城,更是安排不了我自己,只好又呆在家里。己经是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了,长得又不出众,母亲怕我嫁迟了嫁不出去,于是张罗着给我找婆家,当时我家有个招工的指标也轮不上我,嫁就嫁吧!

我认为每个人的婚姻都可以写成一部小型的电视连续剧,我也不例外。有一天,邻居段“姨”来我家串门,母亲就对她说:“大妹子,你看我家的银花也老大不小了,长得也丑,你快给她早点找个对象吧”当时段姨便接着话茬说:“看大姐说的银花的性格好,勤快、又老实,我看也不丑呀。我三弟可能还没找上对象,若没找上就给我三弟说上吧!”我当时正在跟前,便说:“那不行,我叫您姨,您的三弟我应叫舅,外甥怎么能找舅舅呢?我说:“那要真得找成,我就叫您姐了,不叫您姨了”。姨说:“叫姐就叫姐吧,为了我弟弟的婚姻,小一辈就小一辈!”说完姨就回家了。

提起这个段姨,说来话长,她的丈夫李XX是我们这里的人,在阿拉善当兵时找的她,结婚后他把段姨带回了这里,她的丈夫安排在物资局,经常出差,家中留下新婚燕尔的段,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什么也不会干,经常哭鼻子,我母亲就经常来看她,聊天,帮她解闷,干活,加之母亲也姓段,于是她俩便拜了干姊妹。我们俩家的关系特别好,我都把她当亲姨姨地叫着。

再说这段姨的三弟接到她姐姐的信,便风尘朴朴千里迢迢从阿拉善来到我们这里达茂旗。那是一九八0年的一个夏天,我姨领着她三弟来我们家相亲,可以说俩人一见钟情,他当时长得很帅,一米七五的个子,不胖不瘦,可以称得上美男子,是我理想的人选,我当时不但人长的丑,而且还有些胖,胆心他看不上我,没想到他也看上我了,我心中不如意的一点就是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家又远,这婚姻成与不成也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最终还是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最终我俩还是喜结良缘。

【作者简介】

王银花,1959年生于内蒙古达茂旗,1983年参加工作,2009年于内蒙古阿左旗酒厂退休。2018年开始于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