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刘舒叶:他守卫边疆 我守护家

 阿拉善文学 2020-08-27

原创作者:刘舒叶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他守卫边疆 我守护家 

他守卫边疆,我守护家”,这话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巾帼豪情。

今年是张玉兰随军来到额济纳旗的第五个年头了,丈夫孙杰是某部参谋,女儿也已经上小学,打理好这个“小家”是张玉兰每天最幸福的事。

也许就像人们说的那样缘分天注定,出生于内蒙古商都县的张玉兰2007年大学毕业后与孙杰相识、相知、相爱了,2011年张玉兰和孙杰结为夫,刚结婚就要面临两地分居的日子

几年她除了每天上下班以外,还要照顾老人,每天与丈夫保持电话联系,工作生活中相互鼓励这样的日子虽然苦了点,但他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可是随着女儿的出生,这种“快乐”“幸福”的小日子被打破张玉兰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下子变成一个家庭主妇,上照顾老人下抚养孩子她一下变得无所适从,心里的委屈也不知去对谁说。

那时孩子小,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虽然父母在身边,但他们都是农村来的,人生地不熟,家里的事情还能帮个忙,外边的事情几乎搭不上手。孩子生病时,张玉兰只能是一个人抱着孩子,挂号交费忙前忙后泪水混合着汗水,掩饰了她的无奈和委屈

有一年春季的一个夜晚,老父亲忽然冠心病复发,张玉兰自己拨打了120,到了医院又是一个人挂号、交费、签字办完了所有事情大夫说,是家属及时送到医院病人的生命才从得到了挽救事后张玉兰说,当时半夜一个人在医院急诊大厅跑前跑后,感觉里边阴森森的,吓的头发根都往起竖心里真盼望此刻能有一个人陪伴着她,但这只能是一个愿望而已类似的事情很多很多,但她一个人全部抗过来

两地分居的日子一过就是5年,2015年8月,孩子已经4岁了,爸爸在一起的日子总共加起来也不够3个月没有父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为了孩子张玉兰辞掉工作带孩子随军来到了额济纳

额济纳的8月是火热的,40多度的高温大人都受不了,孩子因出汗太多,身上的痱子起来一茬又一茬,张玉兰原本一个皮肤白净的女子,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因天气炎热上火,脸上长满了粉刺,皮肤也比以前黑了不少,而张玉兰对此却没有一句怨言

结婚10多年来,身边的朋友也给张玉兰说,别让你老公干了,让他早点转业回来吧,张玉兰总是嘿嘿一笑,说:“没事我还能顶的住他守卫边疆,我守护家,挺好的。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张玉兰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为了女儿更好地成长,她带女儿从小学习国学,生活中以身示范,从小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在张玉兰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重长辈,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常常为大人着想,在学校经常得到学校老师表扬。在这样健康和谐的环境中,一家人在一起从未红过脸,从未发生过争执,与邻里相处和睦,还积极主动为他人排扰解难,是邻里公认的模范家庭。

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丈夫孙杰满怀深情地说“我感觉我挺幸福的,作为一个军人,在单位可以把后背交给战友,在家可以把后方交给媳妇儿,他们的支持鼓励让我安心工作,扎根边防

她很累,但她从不言苦,从不叫累,虽然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一个站在军人身后把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减除军人后顾之忧,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丈夫国防事业的好军嫂。

是啊,平淡的日子,只要有了爱,有了温馨有了和谐、那就是幸福的快乐的

刘舒叶,现为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融媒体中心记者、编导、主播,额济纳旗作家协会会员。有数十篇作品散见于《阿拉善日报》、《华文月刊》、中国作家在线等报刊、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