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员高以翔猝死令人叹息!人人要学的心肺复苏技能,关键时能救人一命!

 慧跑 2020-08-27

据浙江新闻发布消息,知名演员高以翔因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时工作高达17小时超负荷猝死,享年35岁。

高以翔(曹志翔)

1984年9月22日出生于台北,加拿大温哥华长大;

影视代表作:《遇见王沥川》《101次求婚》《胜女的代价》等。


11月27日凌晨,台湾男演员高以翔录制节目突然倒地昏迷,据现场相关人员爆料,昏迷后医生对高以翔进行了人工抢救,做了超过10分钟心肺复苏。

但并无太大效果,随后送往医院抢救,但没有抢救成功,过了一个上午,浙江新闻发布了高以翔去世的消息。

所在传媒公司声明

医院宣布,高以翔为心源性猝死。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疾病原因引起的一小时内的突然的自然死亡现象,心源性猝死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

而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绝大部分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死于心脏骤停。

科普一分钟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

通常表现为:

1、意识突然丧失,伴有或不伴有抽搐。
2、呼吸呈叹息样或停止。
3、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4、心搏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源性猝死发生时,3秒钟头晕,5秒钟眼睛发黑、7秒钟开始出现意识问题,10秒钟就开始抽搐……4分钟脑死亡,一般人不会意识到,生命非常脆弱。

而倒地4分钟内是急救的最关键时间,被称为"黄金4分钟"越早救治,生命存活率越高。

猝死前身体6大信号  

当身体出现以下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

1.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2.心慌

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

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3.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

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5.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

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3分钟get简易心肺复苏  

如果遇到突然晕倒的患者,该如何救治?

1、检查判断(10秒完成)

● 判断是否还有意识:轻拍病人的肩膀大声呼叫,看其是否还有意识。切忌剧烈摇晃病人;

● 摸颈动脉,确认是否还有心跳;

● 查看胸部有无起伏,确认呼吸停止或无效呼吸;

● 食、中指并拢,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看有无搏动。

2、寻求帮助

迅速寻求一切能获得的帮助:向周围呼救,拨打"120",并询问身边还有没有会急救的人。

3、胸外按压

迅速将病人仰卧,躺在坚硬平坦的平面上,马上进行心肺按压。

动作:十指相扣,双手掌跟叠加,手臂垂直,按压两乳头中间,每分钟100次的频率,不能停,累了换人中间不要超过5秒钟。

示意图  

按压位置

按压手势

按压规范

一直按压到对方心跳、呼吸恢复,面色变得红润停止,然后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观看遭遇猝死正确急救方法视频,再次巩固以上知识点。

适量跑步有益心脏健康 

适量跑步有益心脏健康,预防心脏意外

我们偶尔也会听到马拉松比赛有大众跑者猝死的新闻,由于马拉松是社会热点,加之媒体的宣传报道,给大众造成错觉,似乎马拉松比赛猝死的风险很高。

但事实上,运动所导致的猝死概率非常低,大概是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

 

而根据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源性性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相当于每天有将近1500人猝死。

而每年马拉松比赛的猝死人数不会超过两位数,所以说,把马拉松比赛与猝死挂钩完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错误和误读。

事实上,经常跑步,经常运动才能有益心脏健康,从而保护心脏。

比如,从预防最常见的猝死——心肌梗塞来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梗的根本。

通过运动,可以保持合理体重,避免肥胖,提高心脏功能,减压释压,这就极大降低了心梗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次,定期体检对于疾病发生早发现早诊断也是十分必要的。

 

跑步最显著的益处就是提高心肺耐力,有益心脏健康,经常跑步不仅预防心肌梗塞,也预防中风、心力衰竭等严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

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7年12月16日主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再次无可辩驳地证实运动可以显著地减少死亡和心血管疾病。

这项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高收入国家还是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运动量越大,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小。

也就是说,随着运动量不断增加,发生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逐渐减小。

这说明运动越多,健康收益越大,运动越少,健康风险越大。

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发生猝死。

每分钟,都有1个发生“心源性猝死”。

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死神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出现。

所以,为了减少悲剧的发生,工作再忙、也别太累。压力再大,也要找到出口缓减。

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从头再来。

将这篇文章转发出去,或许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出手急救,重启生命!

学会黄金抢救4分钟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