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长跑运动员最好的称赞即是坚强!为什么要上高原进行冬训?

 慧跑 2020-08-27

文/程菲儿

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要给中国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引发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但无论怎样,大家都算是过了一个年,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几乎从不过年,每当万家团聚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在高原默默进行着艰苦的冬训,为来年的马拉松做好充分准备,这就是马拉松运动员。

为什么要上高原进行冬训?

因为高原低氧环境可以有效发展运动员的心肺耐力,同时冬训是一个系统的训练阶段,把握好这个阶段就能为赛季的良好表现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专业运动队在冬训时会上高原进行训练以外,越来越多体制外的大众精英跑者,或者退出体制转战职业赛场的运动员,也开始选择冬训上高原,他们是自费训练,自己吃住都要花钱,还要自己训练,其实他们面临比专业队更大的难度,但对于这项运动的热爱和执着,却往往让他们更加刻苦和自觉。

先给各位简要介绍程乾育、牟振华

程乾育

前江苏田径队优秀中长跑运动员,17岁进入江苏省田径队,开启12年专业训练。

全马PB2小时16分59秒,半马PB1小时05分28秒。

马拉松职业生涯9次跑进220。

2017年,程乾育退役正式成为一名职业跑者,现为常州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师。虽然退役,但他依旧保持着极其严格的自律生活,不断践行着自己对运动的理解,在马拉松这条道路上不断深耕超越。

2018沈阳国际马拉松男子组国内冠军;

2018雄安马拉松赛半程男子组冠军,

2018襄阳马拉松男子组国内冠军;

2018南京马拉松获得国内男子组冠军。

牟振华

真正的纯粹业余训练的大众精英选手,民间大神。

曾一度跟随专业队训练的,但从未成为注册正式运动员。从小喜欢体育,曾经做过外卖小哥,甚至短期当过一段时间消防员。

2013年,参加人生第一个马拉松——上马,便取得2:31:59成绩。

通过程乾育介绍,牟振华向指导过中国女子马拉松顶级运动员,北京奥运会马拉松第三名,周春秀的教练梁松利拜师学艺,所以牟振华跟着江苏省队一直“蹭”训练。

2017年,三亚马拉松牟振华跑出2:27:55,首度突破230大关。

2017年天津全运会马拉松群众组第二名,成绩为2:33:24。

以下文章来自于一名大众跑者跟随国内跑圈的大神——程乾育、牟振华赴云南高原训练的一篇心得感受,写得真诚真挚,非常值得一读。

隆冬,我终于知道,在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最近的疫情,大家人心惶惶,再加上科比罹难,更是雪上加霜,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到,把握当下,对得起每一天,为了自己和值得的人和事物努力奋斗,直至扎根。

玉龙雪山,看着雪山上风云变幻,与天相接,成片的白云唾手可得。

前些天,丽江下雪了,初雪,被我们碰上了,就那么几分钟,这也是一种幸运,我依然相信,像傻子一样做一件事。

在丽江,有这么一群人,仍旧坚持着,虽然也有惧怕,但是从不后退。

就如林肯说的那样,我走的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他们是曼巴军团

大家通过几年的磨合组建小而精的群体,依仗着曼巴精神跑过一天又一天。各自取得了成就,上升的高度,低谷的低落,成绩会变,信念不会。

如果哪天你忘记努力了,我把科比讲给你听。

有几位队员,因为疫情交通管制,无法进入一同训练,但是心能感受到,一直在一起。

特殊车辆一天慢悠悠开过,大喇叭喊好几遍,只听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响起:“请戴好口罩,避免外出,打喷嚏捂住口鼻……”人人自危的现状,这别样的氛围,外面空旷地小狗能在白线上直走。

其实不用害怕,坚定信念,保护好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热情

初到丽江刚下飞机感觉丽江好热,呼吸也没有不舒服,教练警告别嘚瑟,我丝毫没有听进去。

而后第一次跑步,40分钟适应跑,600的配速,让我怀疑我回到了一年前刚跑步的时候,这下不敢嘚瑟了,嘴巴必须张大呼吸,导致我一直在吐口水,丽江的紫外线也格外亲呢,晒着我每一寸皮肤,防晒霜抹到每一处露出来的地方,不想变的黑黢黢!

怀揣着梦想热爱背井离乡来到云南丽江,心中澎湃的热情,是一种起源,迸发出来的活力与信念还有坚定。虽与世隔绝,但是热情丝毫未减,反而更胜以往,握紧拳头加油干。

科比罹难: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但是永远有人记得他,曼巴精神永存,并且发扬传承。

疫情总会过去,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培养的这一代中国人一定是愈加勇敢坚韧,在国家乃至世界,我们从不退缩。

执着

每天的训练枯燥又有趣,枯燥的是跑步本就是一件磨人性子的事情,通过双脚不断交叉弹跳离开地面,以及配合上身摆臂完成的一系列动作,构成了跑步。

执着于此,第一次在外头过年,百感交集。

有趣的是,每天训练内容的变化,根据昨日自己的情况,调整改善第二天训练的课程,还有跑下来的喜悦,呼吸,体感,经由跑步洗礼过后的那种舒畅和成就感。

丽江训练很迷,腿沉,步频加不起来,步子只能努力大,平时步频190,到这只有185,跑进4分配速也已经气喘吁吁了,跟下面完全不一样。

我一边惊叹一边适应,竟也可以努力完成。

严厉

教练是严厉的,神似科比的他,目光如炬,有时候感觉其精神样貌与科比无出其二,如父亲般高大的身躯轰然倒塌,精神却屹立不倒。

团队是一个家,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那么仍旧有人撑着,继续传承下去,永不言弃。

“教练泼的那些个冷水:

你还能不能行?

你别跑了!

今天的训练很不满意!

你干嘛呢?跑成啥样了?”

对面山爬台阶,拾级而上。

我到上头说『哎呀妈呀终于跑上来了』

教练直接说『注意你的用词』

是的是的,我说错了,不是跑,是走,一层层的台阶满头大汗。

对大家严厉的同时,对自己更是严厉,前一天目标的30km没有完成,反思,仍旧在后一天完成,训练从不拖泥带水,明确地表明这就是训练,上战场的时候的自信是通过平时训练认真达成。

训练是信心的基石,它代表着你通过努力,可以摸到完赛或者pb或者更高成就的敲门砖。

回击

上半年的马拉松取消的取消,延期的延期,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可以安心训练,但是这个心也不安,疫情是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事情,没有一个人不在关心焦灼。等疫情结束,就是反击的时候了。

坏事是遥遥无期的反击战,必须要等疫情结束,马拉松才能顺利开展,有效打击,在赛场上正面回击此前以往的各种挫败与低迷,曼巴归来。

被拉爆的,退赛的等等我们在等一个机会,等待并不是干等。

我们总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无惧

我只身前行,彷佛带着百万雄兵。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真正的跑者。

我们都有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每一天都不是白过的,希望丽江每天的太阳散发出来白晃晃亮闪闪的光芒,可以照耀到每一个因为梦想而坚持的人儿,带给我们力量与信念,无所畏惧,所向披靡。

天灾人祸、伤病困扰、精神创伤,只要熬过去,未来属于我们。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如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看着教练把拍的视频组成短视频,再配上音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这份坚持,配以热爱,胜负欲,强大的内心,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如果说以前是觉得教练只是跑得快,但是现在是敬佩,这是付出了多少心血跑出来的成绩,跑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不是盲目的吹嘘神化教练,教练不是神,也是人,刻苦的方向不一样,每一步都不容易,认真学习你会收获不错的成绩,拼搏工作你会收获不俗的成就,而勤恳训练你会取得相应的成果,每一步路都不是白走的。

马拉松就是一项竞技运动,如果真的只是热爱,那么就放松跑跑就好了,不要追求成绩,只要追求成绩,就是有胜负欲,说挑战自己,也是一种胜负欲。不要不承认,其实是真的。

我只希望大多数人,无伤跑步,智慧跑步,辅以科学训练的指导,不忘初心,越跑越远,放平心态。

希望是美好的东西,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跑步研习社推出的课程面面俱到,适合普罗大众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用上高原,不用下狠手,当今社会,结合科学的技术分析,在线指导,会迎来跑步更美的春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