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痛伴双下肢乏力,可能你的腰椎间盘已出现问题

 医药健康图书馆 2020-08-27

       患者陈先生,52岁,被腰痛伴双下肢乏力、酸困不适所困扰。在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酸困不适,下地行走时无力加重伴摇摆跛行,特别是右下肢无力较重,右足趾及踝关节背伸障碍,同时伴右大腿及左小腿内侧麻木不适。四处寻医,曾在外院多次就诊,给于输液、针灸火罐治疗 ,没想到下肢无力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发严重,后经人介绍到奉化新桥骨科医院就诊,经脊柱微创专家李时军主任检查后收住入院。

入院时其行走步态:

手术前陈先生行走步态:

       患者入院后李时军主任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病史采集及详细而认真的体格检查,因患者入院时需要扶墙跨步行走,不同于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肌肉瘫痪为主,从患者行走步态上看,不能排除脑部及颈胸段椎管内疾病。在检查中发现,患者神清,答问确切,腰背部无肿胀、压痛,腹壁反射存在,双下肢直推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右大腿前侧、左小腿内侧皮肤浅感觉稍迟钝,左下肢肌力4级强,右下肢肌力4级弱,右踝背伸及外翻肌力3级,肛门及提睾反射存在,会阴感觉存在,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下面为体检时视频:

陈先生腰段的磁共振和CT检查:

腰段磁共振

CT

     李时军副主任医师认真分析患者的病情,仔细查阅患者的CT、MRI等检查,结合多年诊治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经验,排除了患者脑部及颈胸段椎管内疾病的可能,认为患者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位腰椎间盘突症,突出的髓核组织压迫椎管内运动神经而非常见的感觉神经,故患者表现为双下肢特别是右下肢无力、运动障碍(肌肉轻度瘫痪),而不是以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最终诊断为腰3/4椎间盘突出(右侧旁中央型)。腰3/4及以上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较低,约占2.5%左右,因受压的是组成股神经等腰丛神经根,不像低位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的是组成坐骨神经的骶丛神经根,如不注意易漏诊及误诊。

     患者诊断明确后,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李时军主任为患者即时实施了局麻下孔镜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切口仅0.7CM,手术顺利,历时60分钟摘除了压迫患者神经根的髓核组织,手术后患者立马感觉双下肢轻松舒服,第二天下地行走轻快了很多,也不用再扶墙走路了,病人及家属感到十分开心。

下段视频为患者手术后走路形态:

      患者在医生护士的精心照顾下逐渐康复,陈先生双下肢肌力已有明显改善,行走再也不用扶墙了,而且越来越有力气了,同时其他不适症状也在渐渐消失。

李时军

副主任医师 

科主任

周六上午专家门诊

       简介:骨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脊柱及椎间盘治疗中心主任,市卫生医疗系统骨外科业务骨干,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宁波市脊柱微创学组委员,宁波市骨科质控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长征医院、重庆新桥医院(陆军医院)等进修学习。2004年11月通过省级专家成果鉴定,并获得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移、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及四肢创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各类胸腰椎微创手术3000余例,经常获得患者的好评。

       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特别是椎间孔镜及椎间盘镜的微创手术治疗。

生活小贴士

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是生活中常见的病因。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会变得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在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

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保持正确的生活及工作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

  站立者:髋、膝关节微屈,以15度左右为宜,自然收腹,双侧臀部肌肉向内收缩,使骨盆前倾,腰椎变直。

  坐位工作者:调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双膝关节能自由屈伸,上腰椎与靠背椅贴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应能托住双侧大腿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