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真红增多症会转变白血病,该咋治?

 一枚知识达人 2020-08-2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通常在早期时病症较为隐匿,但随着病情发展,不仅表现症状逐渐明显,还会发生血栓及其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其实真红是一种骨髓异常增殖性血液病,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抑制骨髓造血,降低红细胞与血红蛋白计数。

那么治疗真红都有什么方法呢?

一、对症治疗

皮肤瘙痒大多随着骨髓增生被抑制后减轻或消失。顽固者可以试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息斯敏,西咪替丁。有高尿酸血症者,可用别嘌醇,如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可并用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对于血栓形成,不主张使用血小板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因其并不能减少血栓形成,反而增多胃肠道出血机会。

二、静脉放血及红细胞单采术

静脉放血后可维持疗效1个月以上,较年轻患者如无血栓并发症可单独采用。但放血后有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反跳性增高的可能,反复放血又有加重缺铁倾向,宜加注意。对老年及有心血管疾患者,放血可能引起血栓并发症,要谨慎。

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可迅速降低血细胞比容和血液粘度,改善临床症状,单采一次即可使血红蛋白降至正常范围,如联合化疗,则可维持疗效。但应补充与去除红细胞等容积的同型血浆。本治疗适用于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或妊娠的患者。

三、化学治疗

1、羟基脲

对PV有良好抑制作用,每日剂量为15~20mg/kg。如白细胞维持在(3.5~5.0)×109/L,可长期间歇应用。缺点是停药后缓解时间短,治疗过程中需频繁监测血象。

2、烷化剂

通过抑制骨髓增殖起作用,有效率80%~85%。常用的有白消安、环磷酰胺、左旋苯丁酸氮芥(留可然)及马法兰(美法仑、苯丙氨酸氮芥),治疗作用较快,缓解期长,疗效可持续半年左右。苯丁酸氮芥副作用较少,不易引起血小板减少。用量和方法:开始剂量:环磷酰胺为100~150mg/d;白消安、美法仑及苯丁酸氮芥为4~6mg/d。缓解后停用4周后可给维持量,环磷酰胺为每日50mg,白消安为每日或隔日2mg。

3、高三尖杉酯碱

常用剂量2~4mg/d肌注或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7~14天为一疗程。可使红细胞短期内明显下降,甚至达正常水平。通常一疗程疗效可持续3~6个月,复发后再用仍有效。

4、放射性核素治疗

32P的β射线损伤DNA和RNA,从而抑制血细胞生成,使细胞数降低,达到治疗效果。

5、干扰素α

可抑制PV克隆的增殖,目前已用于临床,剂量为300万U/m2,每周3次,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后脾脏缩小,缓解率可达80%。

真红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当患者确诊后,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尽快开展治疗,此外,联合方案的介入也扩大了真红的长期生存率,得以防真红病情发展,向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转变。

来源公众号:真红病友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