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六年级开始每天4点晨跑训练怎样做到的?坚毅少女和她的虎爸故事

 慧跑 2020-08-27


前两天,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官微报道了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高一女生郑国花和她的父亲的故事,感人至深。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郑国花从小体弱多病,他的父亲则是一名退伍军人,抱着增强体质的简单想法,父女两人开始了中长跑训练。

想到这一练就是四五年,郑国花也已经从最初柔弱的身子骨变成如今身体结实,体育成绩优异,屡屡打破学校记录,老师同学眼中自律、坚毅、全面发展的勇敢少女。

爸爸从一开始就告诉郑国花,体育训练之路是一条特别艰辛的道路,但这个女孩没有退缩,每天凌晨四点多,郑国花就已经和爸爸奔跑在路上了。

父亲郑龙骑着一辆摩托车,车头、车筐和郑龙头上各有一盏灯,起到为郑国花照亮道路,安全警示的作用。

没想到,父女就此开启了常年坚持,雷打不动的训练节奏。

从初一到高一,郑国花每天凌晨训练从不懈怠,而父亲的陪伴从不间断。

郑国花说,自己也有想放弃的时候,那时候就会用爸爸的座右铭鼓励自己:“只有付出超人的代价,才会有超人的收获。”

郑国花家庭条件一般,郑龙亲手为女儿打造了一座“健身房”,用滑轮牵引做负重训练,木凳改造进行跳跃训练,大木桩作为下蹲训练工具。

这一切都让郑国花不可思议,也更加坚定了她努力训练的决心的勇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初一到高一,郑国花多次打破学校纪录,比赛获奖证书贴满了家里的墙壁,这些成绩的取得也给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郑国花和她的父亲就是依靠这样简单固执的坚持,一步一步地前进和提高,郑国花的老师也表扬郑国花“这个孩子给人一种特别坚毅的感觉”。

看过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励志故事,也很多网友纷纷表示:

邓小平曾经讲过一句著名的话“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其实,任何一项运动都要从青少年抓起,让他们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特长,并且让运动的文化和理念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内化为他们长久的信仰,最终养成受益终身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还能铸就孩子们坚强、勇敢、不屈的个性,体育就是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

日本人擅长跑步

很大程度是因为从娃娃和学生抓起

日本目前公认的长跑运动强国,长跑是日本学校最普及的运动,在日本,小学生每年都会参加冬季耐寒的马拉松训练。

即使室外的气温低到了几度,老师们也会领着学生在绕操场跑步。因此,长跑的种子很小就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并且影响终身。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的日本的跑步文化,日本的跑步热潮已持续了将近40年。

日本跑步网站的一项调查表明:

在日本,月跑量在100公里的人数最多,占到总人数的24%;

其次是150公里,占比也高达22%左右;

排在第三的是200km的跑量,这部分占比也接近15%。

世界上最著名的接力路跑是日本的箱根驿传,这也是日本学校长跑文化的集中体现,赛事线路为东京至箱根往返约217公里,分10个区间。

比赛不设任何奖金,所有人拼命只是为了自己和学校的荣誉。每年这项跑步赛的收视率高达20%以上,相当于中国的春晚。

这个赛事要求参赛跑者的水平是——16分钟30秒内完成5公里或34分钟内完成10公里。

跑步是对于青少年益处

最大的运动之一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儿童青少年要参加三类运动:

第一类有氧运动,比如走路、跑步、游泳、做游戏;

第二类运动是力量性运动,比如攀爬;

第三类运动是高冲击运动,比如跳蹦床、打篮球等。

跑步既属于有氧运动,也可以归类于高冲击运动,是最适合青少年的运动形式之一。

跑步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可以发挥以下益处:

● 跑步运动运动所产生的对骨的应力作用可以促进软骨生长,促进骨的钙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至关重要。

说简单一点,运动可以促进孩子长高,并且只有在青少年阶段尽可能达到峰值骨密度,才能有效预防成年以后骨量丢失所引发的骨质疏松问题,怎样才能让青少年达到峰值骨密度;

● 跑步可以避免久坐和姿势不良所导致的骨骼特别是脊柱发育异常问题、驼背、脊柱侧弯。

跑步通过变换身体姿势,不仅可以预防这样的问题,也是青少年发生轻度脊柱发育异常时矫正的手段之一,而不是依靠什么背背佳;

● 跑步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心肺功能提高,促进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增加胸廓弹性,改善肺活量,提高持久学习能力和疲劳恢复能力,让他们可以承受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

● 跑步可以协调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长时间学习所带来的大脑疲劳,同时也让他们学习更为专注;

● 跑步是一项磨练意志的运动,如今的孩子大人溺爱较多,往往缺乏定力和意志,跑步运动给予孩子们独一无二的体验对于他们健身人格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很好地锻炼持青少年的意志品质;

跑步会让

青少年更聪明学习更好

跑步这项枯燥重复的运动会不会让孩子们跑傻掉?

这个问题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担心,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瑞典一项持续23年的大型研究追踪了120万个男孩的体能数据、智商、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如果孩子们有氧能力提高后,他们的智商(IQ)也相应得到提高。

讲到这里,不得不提在全球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美国内伯维尔高中体育教师劳勒的故事。

劳勒看到美国孩子体质正在下降,儿童肥胖激增,决定要做点什么。他把体育课的重点从传授体育技能转变为提高运动强度,锻炼心肺上面,并且改变了体育课的评分标准,给学生打分不是依据技能掌握好不好,而是依据其努力程度。

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跑得有多快,而是你是否尽力了,是否尽力可以通过心率得到准确测量。

我们看一下劳勒是如何上体育课的:一群学生在他的要求下佩戴好心率监测胸带和手表,完成1600米跑。

这就使得这个学校的学生体育课上的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学校,逐渐奇迹发生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了近7%,因此学校把“体育课”变成了“学习准备型体育课”。

全校学生每天在上完第一堂体育课后去学习读写能力,之后扩展到学校把最难的学科安排在体育课之后。

内珀维尔高中新模式体育课让这个地区1.9万名学生成为全美国体质最强健的孩子,二年级学生中只有3%的学生体重超标,而全美国平均有30%的学生体重超标。

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学生在参加1999年世界TIMSS测试中,科学测试项目获得第一名。2005年内珀维尔毕业班的ACT考分超过了全州平均成绩近5分。

与众不同的体育课与学习成绩之间的高度相关引起了哈佛医学院约翰瑞迪教授的重视,他将内珀维尔高中的故事写入他的畅销书——《运动改造大脑:关于运动与大脑的科学》。

在这本书中,瑞迪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论断——运动是优化大脑功能最强大的工具,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背道而驰,而“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句俗语正是对于运动最大的污蔑。

瑞迪教授这本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全球医学界和神经科学界对于运动与大脑的研究。

这本书更重要的影响是在教育界,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体育锻炼时间。

青少年参加长时间耐力运动

对心脏发育有影响吗?

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普及,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群也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很多十三四岁的青少年都想跃跃欲试跑一场马拉松比赛。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青少年是坚决不能跑马拉松的,因为他们的身体还未发育成熟,长距离的跑步会让他们很容易受伤,甚至对于他们尚未发育成熟的心脏造成负面影响。

从运动科学角度而言:

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显示,青少年参加马拉松会影响心脏和骨骼发育。

但从安全角度而言:

不鼓励青少年参加全马级别的马拉松比赛,但对于半马、十公里的比赛,青少年参赛是安全的,传统观点说青少年不宜参加大负荷的耐力运动,这种观点完全是过时和缺乏循证的。

总结

郑国花和她的“虎爸”的故事感动了我们,没有娇气的孩子,只有不敢让孩子经受锻炼、满是焦虑的家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