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风日产多位店总:亏的裤衩子都没了,主机厂你想干什么?

 汽车管理内参 2020-08-27


前言:昨日,澎湃新闻发布了一篇文章“卖得多亏得多,东风日产上海经销商不堪重负寻求退出”,文中的诸多话语无不透露着上海东风日产经销商的无奈。


“一年多来,由于经营压力,14家店中有5家店换了老总,再这样下去,我也不干了!”

“刨去补贴后,少的一辆车亏3000元,多的一辆车亏8000元,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我们现在都在清库存,东风日产如果不调整商务政策,我估计8月份多数经销商都会停止进货。”

“继永达、东昌、开隆之后,裕兴也退出了,还有好几家经销商都在寻找买主,有的经销商则准备换品牌。”

“不干了”“停止进货”“退出”“换品牌”,这一个个词无不表示着事件的严重性,东风日产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继福特经销商上书事件发生之后,东风日产再起风云,那么下一个爆发的品牌又该是哪一个?经销商频繁和厂家起冲突,究竟因为什么呢?

事件发生之后,人和岛编辑采访了几位东风日产店的店总,问及他们的态度。语句中表现出无奈,表达中透露着气愤,甚至还有部分总经理爆起来了粗口。

活着就是奢侈

“现在都很艰难,整个东风日产,特别是大城市,店比较多的。在广州,我们一共有十八家东风日产4S店,竞争更激烈,大家亏的比他还要过瘾,比他还要狠。都快搞不下去了。听说佛山亏损更严重。”这是某位店总向人和岛透露的信息。“做了这么久,从来没觉得车市这么艰难。我们以前做的时候,从来没有死亡的感觉。现在发现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很庆幸的一件事。亏多亏少都不是问题了,能生存就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

在对这几位东风日产店总的采访当中,无一例外都是经营困难,不堪重负。“由于厂家指标任务过高,库存压力太大,新车的利润下降,每个月都是亏损的状态,就拿4月份来说,我们亏了30多万,平均每台车差不多算下来要亏4000多块钱。”

主机厂态度强硬,堪比黄世仁

主机厂制定目标过高,是导致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听到频率最多的就是:主机厂态度强硬,根本不管经销商的死活!在店总们看来,主机厂对于经销商的政策貌似只有——提车!提车!提车!

有老总谈到:“我们有段时间资金紧张,曾经也和厂家申请过,但是人家根本不鸟你,根本不管你的死活。说实话,我们的心里真的是非常苦的,就说上一年,东风日产一百万台的销售目标,说句不好听的,大家底裤都没了,只为完成那一百多万,都亏损的一塌糊涂,然而到了经销商大会的时候,什么奖励都没有,亏了的都是自己的。”

我们东风日产是用“提车达成奖”来牵引你跟着他走,说白了,厂家把蛋糕放在上面,你要是不愿意拿,它不说你,但是你亏不起。”

“对于经销商来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但是对于厂家来说,现在还是计划经济。厂商TMD做好计划之后,根本不管经销商的死活,经销商还只能去背这个锅。那么大的库存压下去,能怎么办,不降价卖不掉,降价了,经销商的利益就受到极大的损害。再加上一些O2O的玩意儿搞4S店的后市场,真是前有狼,后有虎,中间还有妖魔鬼怪在作祟,经销商没有活路了。”

看到这,不得不让小编想起那黄世仁说的一句话:“杨白劳,咱家的车卖得怎么样了,卖不好可以拿喜儿抵债!”

厂、商关系恶化,究竟如何处理?

在问到店总们接下来会如何的时候?老总们的态度都很消极:“要是接下来目标高了,我们就直接放弃了”“集体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放弃了,这样至少不会死,我们只能自救,减少亏损,要是资金不足,只能不提车了。”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东风日产旗下近20款车型中,除逍客和晨风两款车型以外,其余车型销量都大幅下跌,最终以28.96万辆的销量位居全国乘用车销量排名第八。

东风日产销量下跌这么多,厂家还给经销商“施压”,显然有点……

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沈进军曾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存在的同质化竞品太多是导致经销商难以继续生存的主要原因。厂商在竞争时通常只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而忽略自身产品的独特性。而如何避免经销商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出局,这就需要厂商和经销商的沟通协调,需要厂商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在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经销商。经销商是行业先导,他们最先触摸消费者市场群体,是最先了解春江水暖的“新鸭”。做到和经销商的有效沟通,就能及时调整市场战略,避免无效产能,也能使经销商得到长足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是人和岛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商业转载请联系人和岛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