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诗词全鉴(七):宫斗还是疾病?贾元春的宫廷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六不和尚 2020-08-27

六不和尚

和尚有话说

      曹公呕心沥血哭成《红楼梦》一书,故此书不可草草读过。其书多有隐笔、曲笔和幻笔。隐笔者,谓“不写之写”,言在此而意在彼;曲笔者,脉如断丝,笔似游龙,粗看似繁芜错杂,细细则环环入扣;幻笔者,曹公一腔悲愤,以假写真,以真衬假,或冷静直书,或借“石头”阐发,或调侃世人,或微露其意,寓龙象之力于琐事旁枝,含不尽之意于闺阁情态。因此和尚言曰:读红楼,须着眼,须跳脱,须知繁盛之内的悲凉喟叹。

      《红楼梦》序言中戚蓼生如此论曹公笔法 :“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故曰“然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故和尚曰:红楼梦一书多用比兴之法,须着冷眼,方不会被作者瞒过。曹公以“春”喻事,以“木”喻人,从闺阁中窥见家族败落全豹,借假语村言写世代更替。于繁花似锦处保留一颗冷静、悲悯和绝望之心。其可忽也?

      本篇文章,和尚将从贾元春性格写起,评述其和迎探惜和李纨四人的“大观园”应制诗,探讨五人性格。(六不和尚:midouwei)

故事背景:《红楼梦》第18回,贾元春省亲,驻跸在大观园。本回写得花团锦簇,极具富贵气象。而贾家为了接待元妃省亲,也耗费巨资,挖空心思建造省亲别墅。等元妃游幸之后,她写下一联一绝,表达最皇恩的感戴之情。

      其联如下: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其绝如下: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王和尚解读:

       《红楼梦》一书最善于在极热闹处夹写极凄凉之事。比如“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之事却接写秦钟病逝,给人一种富贵如浮云不可依恃之感,并且有福祸相依,世道轮回之幻灭感。而在本回元春省亲之极奢华之事之前,偏写妙玉之寥落孤苦,也是一种微妙的照应。而细思贾元春进宫陪侍皇上,表面是极荣耀之事,焉知不是将女儿送入虎口,断绝天伦之苦事呢?元妃省亲之哀戚即是明证。贾元春作为贾政长女,为家族计,其入宫更多是一种“政治投资”,而外人所谓荣耀和喜庆则是“打断胳膊袖子里藏”之意。

       而元春之言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也暗示其在宫中并不如意。想来一定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既忧且惧吧。而文中多次提到“元春不喜奢华”,或许是其本性如此,亦或许因为在皇宫低调谨慎已久,已经不喜太过张扬了吧。考后文可知,贾家因为接待元妃省亲,耗费甚巨,乃至难以为继,故家道每况愈下。而元妃“叹息奢华过费”似乎也在担忧为一省亲而倾尽全力似为不必之意。

       在省亲时,元春深喜黛玉之才调品貌,但是回宫之后,为宝玉则妻却似有属意宝钗之意。以元春之格调和眼光,她理应喜欢黛玉,为何偏偏选中宝钗呢?或许元春也是为家族命运考虑,宝钗之老成持重和家世背景,确实更适合宝玉。元春在宫中历练,已非单纯追求情爱性灵之女,而已经成为独具慧眼,深谋远虑之人了。宝玉自小受元春之提点教导,姐弟情深,而在择妻一点,元春考虑得更为长远和老到,这是宝玉远远不及的。

       而在省亲与家人交接与行礼之时,元春显得低调而压抑。其低调,在于元春性格沉稳,不喜奢华,并且言谈之中非常内敛。文中一句 “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正是写其压抑。细思之,其一,元春不得已嫁入皇宫,远离父母亲情,而一旦母女祖亲见面,偏偏在如此郑重场合,元春一腔心事无处发泄;其二,元春在皇宫,其过活也未必如意,其小心谨慎,委曲求全,肯定赚得一腔委屈,但是也无法言说;其三,元春似有埋怨父母之意,为家族长存而献身,不甘心也不得已,但是“父母之命”“家族之重”也无可逃避,故而难宣其口;其四,这次省亲虽然是皇恩浩荡,但是“盛筵难再”,再次省亲又不知何年何月,其内心之压抑不问可知。

      值得注意的是,贾元春大观园省亲之后,这件事在她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贾元春自那日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可见这次省亲,可说是元春心灵的一次解放,也是她灰暗沉闷宫中生活唯一的亮色。正是为此,她才命令宝玉及众姐妹住进大观园,“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这首先承元春戒奢从俭之意,也有“与民同乐”之大度,更有关心爱护宝玉和众姐妹之热心,也许还有借别人快乐浇自己忧愁的无奈之意吧。

      由此可见,贾元春虽然为家族献身,变得谨小慎微,处处留存皇家体面,但是其内心仍然向往自由,并且能为家族作长远考虑,其悌弟怜妹之心更显露出仁爱之光。正是因此,贾元春之死才让人痛心和怜惜吧。而考察全文,贾家之败,在于外失强援,内乏可继,豪奢无度,子孙拨乱,而这些是元春最不愿看到的,也是她无可挽救的悲剧。了解这些,方可看其题大观园之联与诗。

       其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这一联是典型的颂圣之句,也是元春必不可少之句。元春自述其不善写诗,但是这一联却也写得谦恭感念,非常符合元妃之身份。纵然满心不愿意,而她的进宫能维持家族之兴盛,既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皇恩浩荡之因由,故其颂圣之词写在大观园,合情合理,很是恰当。

      而其绝“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却平平。唯有“多少工夫筑始成”一句略带耗费太巨之感叹,不可不知。这首诗运用典型化的写作手法,在平淡中寓深意。既表现了大观园豪华阔绰的气派,体现了元妃身份的雍容典雅和气魄的宏大。尽管元春自称“不长于题咏”,她的才情却于此可见一斑,而前面所表的元春对宝玉“手引口传”,亦当不虚。

贾迎春题诗

旷性怡情匾额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景,游来宁不畅神思?

王和尚解读

      由后文可知,迎春惜春均乏诗才。而迎春,性格懦弱,才具平庸。从上诗可以窥见一二。其题匾额曰“旷性怡情”,立意便俗,大观园各景俱备,岂可只曰“旷性怡情”。无才思之人,观此美景,或许只能感到“旷性怡情”吧。而迎春虽懦弱而性格平和,虽平庸而不喜争竞,其曰“旷性怡情”,倒也符合其心境。

      其首联“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前句写大观园之景,用词粗而寡淡,后句简直不是诗语。写景应道撮其要,写其神,元春尚且有“衔山抱水”之句,而迎春之“景备精奇”,写得粗疏可笑。倒是“羞题”二字写出迎春自愧之态,还算不错。

      而二联“谁信世间有此景,游来宁不畅神思?”,一句总意还在于“旷性怡情”,并且前句有“额旷怡”反复着笔,实为累赘。而其转笔亦是俗笔,不称大观园之美。由此可见,迎春诗才确属平平,其实粘着累赘,撒不开,道不出,倒是符合迎春懦弱平庸的性格。

贾探春题诗:

万象争辉匾额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有光辉。

王和尚解读

       贾探春是一个心雄万夫的女子,其高标耿介在大观园众女子之中非常特殊。探春理家之才,也有自信精干的品格。终其一书,看出贾家败落并有志拯救的唯探春一人而已。而探春之匾额曰“万象争辉”,其辞虽俗,其意却阔大,非常符合探春的英豪之气。

       看其首联“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势巍巍”写得大观园英爽磊落,而“奉命”又点出写此诗非探春所愿,无非敷衍塞责而已;而“何惭学浅微”却显露出探春胸中一段块垒之气。探春喜书法,好诗词,其博学才思,岂真“学浅微”?而这一句“好不惭愧自己学问浅微”,自谦中有自信,委婉中有豪壮,写得洒脱硬倔,很有探春倔强自信的风格。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有光辉”,上句承接“学钱微”,而全诗以“万物生光辉”收结,虽虚而实有意,写得神采奕奕,万物萌发,很有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万象生辉”又紧扣元春省亲之“颂圣”之意,写得贴切自然。但是应当注意,这首诗非探春真实水平,也非有感而发,无非是“遵命行事”而已。

贾惜春题诗

文章造化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王和尚解读

       贾惜春性格偏僻,她一心向佛,小小年纪就有看破红尘之态,考其为贾珍之妹,见惯宁国府纨绔子弟的豪奢淫逸,故而其对富贵非常厌恶,其人也决绝无情,虽顽固而实可怜。惜春善画而不善诗,对于色彩和动态别有一番看法,因此这首诗写得也颇有趣味。

       惜春一心向佛,其接触思考也多为佛家之旨,其“造化”一词就体现出这种特点。而起句“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此为对起,意虽俗而辞工,“千里”言其远,“五云”写其高,用语夸张,而“山水”和“云”似乎也是画中之象,而“拖”也似画家笔法,很能切合其善画的特点。

       结句“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写大观园沐浴在日月光辉之中,与其思考之“佛光普照”也似有暗合之意。而这一联也似对结,只是稍微不工,并且前后两句较为割裂,显得雕琢之痕十分明显。由此诗,可见惜春之性格:专注细节、用心偏僻,带有佛家隐喻色彩,并且全诗显得硬刻,表示惜春诗才确非所长之意。

李纨题诗:

文采风流 匾额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王和尚解读

       李纨青春丧偶,但是心如死灰。她虽不善写诗,但是品评诗词却很有独到见解。并且李纨年龄略大,见事成熟,写诗考虑就会完整许多。故其诗,所以才气不足,但是尚且成篇。

       这首诗的格调比较清新,文句也还婉丽,但是内容上既缺乏连贯,形式上也不够自然。整体上来说是比较符合李纨缺乏才情,但尚有修养的个性和身份特征的。全诗除了对皇恩浩荡和贾妃省幸极尽歌颂之外,并无丝毫新意。不过以李纨的思想和处境,能够做出这样的应制诗,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这首诗起句明丽,但是承联雕琢痕迹明显,三联歌颂元春省亲,尾联写大观园珍重高贵之意。这首诗写得齐备而乏妙句,割裂而生凑。李纨缺乏才情,岂有误哉。

      行文至此,和尚需要着重点出:曹雪芹大才,其书中之诗多是为书中人物量身定做而成,故而其诗或拙或平,或巧或稳,都很符合人物的性格。如此苦心孤诣撰成此书,吾实不知作者胸中几多丘壑几多才思!

 头条推荐

关注王和尚,每天读经典

不拜师 不收徒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