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小平劳动过的工厂(游南昌之五)

 信江人家 2020-08-27

        我的父母到江西后不久,在他们自己的申请下,被安排到新建县拖拉机制造厂参加劳动。这个工厂离我们的住处仅20分钟的路。父母二人每日上午到厂劳动半天。父亲作的是钳工。他年轻时在法国勤工俭学就做过钳工,虽然时隔多年,他干起活来还那样的认真、熟练。母亲则是做拆洗线圈的工作。父亲当时是“全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所以每日上工都有人持枪押送,在工厂也是被实行“不许乱说乱动”的监督劳动。尽管如此,对他们来说,这总是长期与世隔绝以后得到与外界、与社会、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开始的时候,厂里的工人是怀着好奇的心理来观察他们二人的。时间一久,两位老人的言行举止、劳动态度以及他们的为人,深深感动了工人们。工人们对这个“大走资派”的隔阂逐渐消除了。共同的劳动生活使他们对他产生了同情。随着时日的增加,工人们与我父母之间的情谊愈加亲密起来。工人们在劳动中、在生活上时常关心和帮助两位老人。(摘自毛毛:《在江西的日子里》)

封面图为邓小平劳动过的工厂与“小平小道”景区小广场

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从1969年11月到1973年2月,邓小平和卓琳在这里劳动了三年多,厂里设有四个车间,他们夫妇安排在修理车间劳动。

现为小平小道景区的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配件厂

邓小平劳动过的车间内场景

工人为邓小平备用的休息室

邓小平劳动车间

工厂车间

邓小平休息室就在这栋平房

工厂的这栋平房,现在作为邓林摄影展场地。

工厂的林荫大道

邓小平铜像屹立在工厂地势最高处

铜像高度为4.2米,基座高度为2.55米,整体高度为6.75米。

3年之中,我父母虽是在这个工厂里劳动改造,但工人同志们却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爱护。在工厂劳动期间,劳动的本身锻炼了父母体魄;和广大工人群众的接触,更使他们了解人民群众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并从工人同志中得到了最好的精神安慰和支持。(毛毛:《在江西的日子里》)

1977年,新建县拖拉机配件厂写信给邓小平同志汇报工厂的生产情况,小平同志在百忙之中圈阅了工厂来信。他对曾经工作过的工厂满怀深情,对该厂的生产和发展极为关心和重视,当即指示有关部门给予解决部分资金14台(套)设备。这就是小平同志当年送给工厂方便工人上下班的“上饶牌”客车。


分 享 · 交 流

关 注 · 订 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