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年春节话楹联(广东行6)

 信江人家 2020-08-27

        新春伊始,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春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春节源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春联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运而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狗年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我在深圳度过,在参观深圳图书馆时,看到馆内有展示楹联知识的图文介绍。在喜迎新春佳节之际,把我拍摄的图片分享给朋友,有助于了解一些关于楹联的基本知识。(封面图“写春联”摄于深圳南山区荷兰花卉小镇迎春花市)

楹联形式的产生可追溯至汉代,两汉流行岁末除夕在自家门上用桃符辟邪求福。这种桃符是用两块桃木板制成,上面或画或刻“茶神”“郁垒”两位门神形象,有的则简单刻写二神之名,在形式上好像一副短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相传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撰写,是楹联在五代时期传播的实例,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宋元时期楹联文化随诗词歌赋的兴盛而不断发展,“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即北宋名联。

明清是中国楹联文化的鼎盛时期,现代引用频率最高的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出自明代。这一时期楹联文化兴盛,蔚然成风,历久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楹联字字珠玑,用凝练的文字表达出丰富而深远的内涵,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楹联按内容可分为节令联、贺联、行业联、名胜联、题赠联、趣巧联等。

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为咏物、抒情、议论、祝愿,可分为春联、元旦联、中秋联等。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楹联认识最多、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春联。写春联、贴春联是我们过年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吉祥语、红联纸寄托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贺联,又称喜庆联,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分为婚联、寿联、乔迁联等类。“花甲齐年弱项臻上,芝房联句共赋长春”,为六十寿祝寿联。

行业联是指专门为某一行业创作的楹联,以此表述该行业的特征。“羲之五字增身价,诸葛三军仗指挥”,为扇店联,上联讲的是王羲之因为替一老妪竹扇题字而使扇子价格大增的故事,下联说的是诸葛亮手拿鹅毛扇指挥三军的故事。

名胜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等处。“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即为名胜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是北京颐和园涵远堂联。西岭指的是北京西郊群山,东洲指的是昆明湖。作者用“烟霞”“云海”这两种大自然现象将西岭和东洲之景形象地勾勒出来,可谓精炼之笔。

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其内容带有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声”,是老舍于上世纪60年代赠予巴金的对联。上联用唐人诗句“共话巴山夜雨时”,暗喻巴金为蜀中奇才,下联则赞扬巴金的文章饮誉海内外,定然会发出“金石”之声。本联亦为嵌字联,上下联第三个字分别嵌巴金名字。

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便是趣巧联。

明代文学家程敏十岁时,大学士李贤指着桌上果品出联考他:因荷(何)而得藕(偶)?程敏当即指着杏,对出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荷”与“何”,“藕”与“偶”,“杏”与“幸”,“梅”与“媒”,分别是同音,用双关语表达各自的心意,寓意巧妙准确。

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灵活多变,可长可短,亦俗亦雅,其形式不一,区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无情对、回文对等。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有言:“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这是就赋文而言,楹联亦是如此。即上下联内容相近但不同,逻辑上是平行、并列关系,联意的主旨相同,如“守岁迎春传祝福,围炉把酒话联欢”便是正对联。

反对,是上下联内容有转折、相对或背对关系所构成的对仗方式。正如刘勰所说:“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用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成的楹联,既对仗工巧,又深化主题。

明朝大学者解缙年幼时家门正对着财主家的竹园,他便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口:“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财主看了,很不高兴,就把竹子砍短,解家就把春联改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又把竹子连根刨出,谢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串对指上下联语气贯通,意思连贯。在语法关系上,单独看上下联没有独立意义。在逻辑关系上,上下联构成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如“任我纵横千里目,看他吴楚万重山”联。

无情对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内容则离题万里,互不相干,以此造成一种特殊效果,使人产生奇诡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如“树已千寻难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据传,张之洞于宴席间以对句佐兴,一客以一句诗出上联“树已千寻难纵斧”,张之洞作对”果然一点不相干”。此“果”对“树”,乃物名;“一点”对“千寻”,皆量词(古代八尺为寻);“干”对“斧”,皆器物名;“已”“然”是虚词。上下句极是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堪称妙绝。

回文对指上下联或上下文调换位置、颠倒过来,回环往复都能诵读,且意义完整。回文对收尾回环的情趣,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联。

广

▲  飞到惠州游西湖     入住巽寮逛古城

  范和村与红树林     黄屋古村与灯会

  我在深圳逛花市

|信|人|家|

2018年42期(总第112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