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身上的毒瘤(广东行37)

 信江人家 2020-08-27

          在虎门林则徐销烟池旧址观看了销烟池、抗英大炮、纪念碑、抗英群雕等之后,走进了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虎门销烟》陈列展览。  

         《虎门销烟》陈列展览分为鸦片由来、鸦片贸易、禁烟历程、虎门销烟、尾声五个部分,在长达450米的展线上,通过历史图片、文物展品、景观、人物塑像、油画国画、高科技项目,展示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严禁鸦片、反抗殖民侵略者的斗争历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虎门销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雄伟画卷。

“虎门销烟”铜雕

罂粟花是世界最美丽的花之一,由于罂粟是制造毒品的原料,因此罂粟花也被视为邪恶之花。

英国的毛织品、钟表、刀叉等在中国遭遇自然经济的抵制,一直滞销,但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在英国市场畅销,英国的白银成为维持中英早期贸易平衡的重要支点。

18世纪中叶,茶叶已从英国上流社会的嗜好品迅速成为一种全国性的需求。从1718年到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中,茶叶一直是中国主要输出产品,曾一度占输出总值的80%以上。

繁忙的广州黄埔港

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消英中贸易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图中是英国不法商人用于走私鸦片的趸船。

“扒龙”快船,是英商贩运鸦片的走私快船。

这是在鸦片趸船上进行交易鸦片的情形

这是英国在印度生产鸦片的仓储和鸦片的干燥处理

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吸食鸦片的民众越来越多,各地烟馆应运而生。

针对鸦片毒害中国的现状,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给道光帝上书说:“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图为吸食鸦片的清军官兵雕塑。

鸦片吸食者百态。孙中山先生很早就认识到鸦片的危害,他警示国人:“鸦片为中国之巨害,其杀吾国民,甚于干戈、瘟疫、饥馑之患。”

清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说:“今则(鸦片)蔓延中国,横被海内,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在“烟毒祸害展区”,展出数十幅鸦片吸食者百态画照。

吸食鸦片者百态

吸食鸦片者百态

吸食鸦片者百态

广

  丰富的自然资源     全国动漫作品展

  紫石凝英品佳砚     游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校史展     黄埔的共产党人

  观赏华南植物园     威远炮台虎门桥

  参观海战博物馆     鸦片海战的爆发

  以史为鉴图强盛     虎门销烟池旧址

|信|人|家|

2018年82期(总第116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