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匠生辉:竹编 · 花边 · 夹缬 · 印花布(杭州行26)

 信江人家 2020-08-27

   浙江省博物馆《意匠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展出了除了展出木雕、石雕、竹雕、剪纸艺术,还展出丰富多样的编织、织染艺术,如东阳竹编、嵊县竹编以及萧山花边、浙南夹缬、桐乡蓝印花布。

在漫长的岁月中,东阳的竹编艺人从编制简单的生活用品开始,总结挑压、串丝、弹花、抽筋等成套方法,巧妙地把审美和实用结合在一起,发展出精致典雅、玲珑剔透的东阳竹编。(图为东阳竹编工艺流程)

东阳竹编始于宋,盛于清,近代以来,东阳竹编以其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做工精细、风情浓郁而著称,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竹编工艺。东阳竹编的品种有篮、盘、箱包、瓶罐、家具等20多个。

东阳竹编花篮半成品

20世纪50年代东阳竹编翻簧金漆人物纹提篮

当代东阳竹编《骆驼》

当代东阳竹编《八仙竹丝花篮》

20世纪50年代东阳竹编堆漆花卉纹啤酒篮

当代东阳竹编《白鹤鼎》

当代东阳竹编《松鼠》

嵊县竹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魏晋时期,人们在日用竹箩、竹篮的基础上,编织出精工细作的竹篾团扇,并朝着日用兼欣赏的方向发展。(图为清代嵊县竹编黑漆针线篓和20世纪50年代白坯盒)

清代嵊县竹编已有盛名,在宫廷有收藏。(图为20世纪50年代嵊县竹编圆提篮和八角形花篮)

20世纪50年代嵊县竹编八角三格提篮和四方三格提篮

萧山花边编织技艺于19世纪初由欧洲传教士传入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萧山花边形成万缕丝、镶边和机手结合花边三大类产品。(图为当代万缕丝全雕垫绣镶边床盖)

萧山花边图案多取材于花卉果实,针法精细,光洁整齐,线条流畅,层次丰富,于简朴中见繁复,素雅中见华丽。(图为20世纪50年代萧山花边桌布)

20世纪50年代萧山花边桌垫

夹缬是中国古老的服装印染技艺之一,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唐代极为盛行,宋代受禁,一般认为绝迹,其实一直默默在浙南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夹缬已经演变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浙南夹缬。(图为浙南夹缬工艺流程)

清代百子图夹缬板

戏曲人物夹缬板

20世纪60年代戏曲人物纹夹缬板

清代百子图夹缬被

蓝印花布是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以靛蓝印染而成,故名蓝印花布。盛行于商业发达的宋朝,普及于明清时期。(图为蓝印花布样式)

由于桐乡一带适宜蓝草生长,加之民间纺织技术发达,故在明清时期桐乡染织蓝印花布的作坊遍布街市。(图为蓝印花布染织工艺流程)

民国蓝印花布榴开百子纹包袱布花板

桐乡蓝印花布蓝白相间,朴素大方,色调清新明快,图案淳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图为清代蓝印花布蝴蝶花卉纹蚊帐)

民国蓝印花布花卉纹面料

20世纪50年代蓝印花布花鸟纹布料

20世纪50年代蓝印花布五福捧寿包头布

精 彩 回 顾 

 

   西湖文化广场掠影(杭州行21)

   三晋大地的明珠(冀晋之旅21)

   西湖十景与临安伟观图(杭州行22)

   书画大师董寿平(冀晋之旅22)

   意匠生辉:东阳木雕 · 黄杨木雕(杭州行23)

   中国煤炭博物馆(冀晋之旅23)

   意匠生辉:青田石雕 · 瓯塑 · 翻篁竹雕(杭州行24)

   彰显“晋魂”之亮点(冀晋之旅24)

   意匠生辉:细纹刻纸 · 浦江剪纸(杭州行25)

   民间艺术皮影戏(冀晋之旅25)

|信|人|家|

2020年第13期(总第1837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