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大革命史展览馆(厦门掠影6)

 信江人家 2020-08-27

 鹭江之滨的厦门大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国家建设人才,也造就了一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息奋斗的革命志士。从陈嘉庚筹建厦大时发出“救亡图存,匹夫有责”的呐喊开始,厦大人开启了探求真理、追求光明的革命征程,并汇入反抗外来侵略、推翻黑暗统治的革命洪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光荣的历史铸就厦大优良的革命传统,美丽的校园积淀了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建立在厦大同安楼的“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旨在展示厦大光辉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先贤的英雄业绩,弘扬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励师生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摘自展览“前言”)

厦大革命史展览馆于2016年开馆,开馆以来,成为人们瞻仰学习的地方。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接受日本政府最后通牒,承认耻辱的“二十一条”,这天后来被称为“国耻日”。1921年,陈嘉庚选择“五九国耻日”创建厦门大学,目的是使师生永远“勿忘国耻,发愤图强”。

1921年厦门大学首批校舍奠基石(仿制品)

1926年2月,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在厦大囊萤楼成立,书记罗扬才,成为厦大革命史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诞生地

1926年2月,厦大党支部协助招收9人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这批学员结业后随北伐军入闽,在闽西南地区开展革命活动。

厦大党支部组织进步学生联合厦门各界,掀起反帝爱国运动,声援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锻造了一批革命骨干。

厦大在大革命时期,先后爆发两次学潮,反对保守思想,推动民主改革,震动全国学界。

在极其险恶的岁月里,厦大党组织临危不惧,将秘密工作、群众斗争与革命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斗争方式。

1928年3月和5月,厦大师生联合各界开展反对日本侵略的大规模宣传活动,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福建省委在厦大建立省委聚会秘密据点,厦大成为全省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基地。

“九一八”后,厦大组织“抗日救国会”,并成立以厦大地下党组织为核心的“厦门学界反帝大同盟”,呼吁当局抗日出兵。

厦大师生积极募捐捐款,慰劳前线战士,支援抗敌。部分职员和学生自愿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厦大党团组织和进步师生成立社团,开拓救亡文化。1935年12月16日学生举行大会,声援“一二九运动”。

厦大改为国立,萨本栋出任校长。他受命于民族危难之际,教育师生树立爱国思想,坚定民族气节,坚持抗战。

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厦大烈士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厦大进步师生不畏强暴,频频掀起以爱国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斗争浪潮,被誉为“东南民主堡垒”。

在时局危艰之际,厦大地下党组织发动“罢考护校”斗争,做好护校、保护转移进步教师免遭反动派毒手。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大党支部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发表“庆祝解放胜利告民众书”,同时欢迎解放军进驻厦大。

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发电邀请陈嘉庚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他被公推为海外华侨首席代表、政协筹备会常委和第一届全体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

1949年10月20日,厦门军管会派军代表接管厦门大学,22日,师生举行盛大集会,欢迎军代表进驻。从此,厦大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继承传统  开创未来

精 彩 回 顾 


     椰田古寨的随拍(海南游5)

     游览国际玫瑰谷(海南游6)

     佛教圣地之南山(海南游7)

     登临三亚凤凰岭(海南游8)

     万嘉热带植物园(海南游9)

     美丽的厦大校园(厦门掠影1)

     厦门大学校园随拍(厦门掠影2)

     厦门大学校园雕塑(厦门掠影3)

     厦大芙蓉隧道涂鸦(厦门掠影4)

     中国最文艺的隧道(厦门掠影5)

|信|人|家|

2020年第105期(总第192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