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的“偶像计划”,要做艺人的孵化器

 小饭桌 2020-08-27
*本文版权属于小饭桌,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小饭桌记者 郭文俊 李秋志子

今天下午,偶像计划创始人何怡向小饭桌确认已经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中路资本领投,沃珑港资本跟投,原股东智明星通也参与了跟投。
偶像计划是一家主打萌妹和鲜肉型偶像养成的社区,用线上海选的形式,选择6 至 20 岁的高颜值年轻人作为培养目标,通过线下集体培训、针对性包装、小剧场演练等方式使之具备偶像技能,有针对性地瞄准细分粉丝市场。

和传统方式相比,何怡想打造的是一种选拔门槛更低、培养体系更轻、也更接近粉丝的造星方式。在他看来,这也正是“明星”和“偶像”的区别:明星的养成耗资大、周期长,对资源整合的要求也高,但一旦捧红,长期收益非常可观;偶像的成长路径则轻且长尾,用鲜明的特点吸引所针对的受众,在两者的互动中经营偶像成长,并打动粉丝为偶像的亲切感和带入感付费。

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大型女子偶像组合AKB48,核心理念为“可以面对面的偶像”,虽然目前团队的成员总数已经超过450人,但基本每个成员都会被包装有自己鲜明特点,针对不同的粉丝受众。

+

偶像计划签约“养成”艺人

何怡的创业想法来自于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想—“长大后想成为明星”,但现实的造星门槛颇高,后来只能变成了追星。这才有了偶像计划的培养模式,以低门槛吸引大量新秀储备,“任何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只要年龄满足设定条件,就可以开启他通往明星的路”。

在何怡的描述里,这里的偶像是由粉丝一手养成的。新秀入驻之后,可以以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示自我,积累和经营粉丝,偶像计划的平台则参考这些数据设定考评机制,上升到一定排名之后,才会具备与之签约的资格。

签约的新秀则会类似于韩国造星机制里的“练习生”,接受偶像计划提供的系列培训和包装,“线上经纪人会确定他(她)的风格,然后挑选相应的音乐、舞蹈、平面等内容指导生产”,和传统的接活型经纪人不同,偶像计划的经纪人工作重点在于培养,从生产内容、经营和扩大粉丝,形成一套完整的粉丝互动体系。

而在培养偶像的过程中,则会借鉴AKB48的平民偶像模式,用小型演出、见面会、握手会等方式保持和其粉丝群体的近距离、高频接触,并进一步在市场的反馈中进行“养成修正”。

这种由粉丝发现、粉丝互动养成的偶像,最终的收入来源也来自于粉丝:
  • 线上类似于秀场模式,接受粉丝的虚拟打赏;

  • 线下则通过演出、近距离接触等方式吸引粉丝付费。

正如何怡所说,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做好粉丝运营的战术体系,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和付费率,让粉丝和偶像“同呼吸共命运”

“相比传统娱乐公司,我们可以把年轻明星的信息数据化,参与了从0到1的过程,知道他适合向哪个方向发展。”何怡告诉小饭桌,艺人出道之后,偶像计划还会与传统娱乐公司合作,在经纪人、包装、商演等方面拓展商业模式。

据何怡介绍,自6月份上线以来,偶像计划目前的注册用户量为70万,签约练习生500多人,而签约的正式成员则有30人,经过4个月培训的第一个偶像团体也即将在韩国出道。

+

偶像计划APP页面展示

其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优化线上线下的培养体系。参照于AKB48,偶像计划正在打造自己的小剧场,预计明年4-6月开始运作,供签约练习生们进行定期高频演出。在AKB48的成长过程中,每周在小剧场做现场演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给粉丝提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还会加入诸如握手会这种“体验售卖”的活动,“不能光练习,不然粉丝会忘记你,要把培训和表演的过程直接融为一体,让粉丝感受到偶像的成长”。

何怡对偶像计划的定位是“艺人的孵化器”,通过前期线上展示、签约培养、出道的方式积累人气基础,打造出“平民偶像”,再和传统娱乐公司合作,用数据和经验降低传统艺人出道方式的成本和风险。

“传统娱乐公司希望推的每个人都成为周杰伦,但我不希望,他们拥有几万或者几十万的粉丝就够了,但我的数量可以特别大”,何怡的目标在于,把选拔和培养过程标准化和流程化之后,用资本的形式实现快速批量复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