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MC丁海鹏:都说VC未卜先知,其实我们只是掌握了常识

 小饭桌 2020-08-27


+

- 文丨小饭桌新媒体记者 许若茜 -

编者按

2017年12月6-7日,小饭桌举办了“全球青年创业者大会”,期间评选了40位“卓·2017年度40岁以下卓越投资人”。小饭桌特别对这些优秀的捕手们进行了专访,邀请他们一起,盘点过去,预判未来。

他们或许和你素昧平生,但他们正在用资本的方式悄然构建起我们未来生活的模样,去哪儿网、途牛、永辉超市、周黑鸭、陌陌、快手、拍拍贷、爱奇艺、bilibili、摩拜、ofo等超过5亿美金估值的新商业佼佼者均出自他们之手。

以下是我们“投资人专访特辑”的第5篇,我们邀请了在媒体、娱乐及消费互联网领域经验颇丰的知名投资人、EMC管理合伙人丁海鹏谈他对于行业的判断逻辑及投资心法。

EMC中国成立于2016年,由国际私募巨头TPG(德太资本)全资创立,背靠好莱坞最大演艺经纪公司CAA的行业资源,专注于文化娱乐及互联网领域的投资。

丁海鹏毕业于南京大学,曾就职于华创资本。2008年加入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担任投资基金合伙人,2017年9月加入EMC担任管理合伙人。2017年12月,荣获小饭桌“卓·2017年度40岁以下卓越投资人”

丁海鹏曾成功投出过乐信集团、探探、快看漫画、蘑菇街、荔枝FM、花卷、闪电降价等热门项目,本次专访中丁海鹏着重谈了以下几个要点:

  • 如何按照逻辑分析行业?

  • 走出红利期的电商领域还有哪些机会?

  • 投资的自我突破之路

  • 具体的退出、变现技巧分享

  

都说做VC要未卜先知
其实我们靠的只是常识

EMC主要的关注点是媒体、娱乐和消费互联网。以前在流量红利期的项目如今大部分都到了上市阶段,进入到投行、PE的业务范围,作为VC来讲确实机会变少了。但是内容提供商、用户付费等“消费互联网”行业的机会正在涌现。

互联网是我一直关注的,包括社交、社区、电商、视频、游戏等,可以统称为“消费互联网”。这几年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公司,单在直播领域,就有映客、YY、斗鱼、熊猫和我们投资的Live.me、荔枝FM等。

因为一些底层逻辑开始发生变化,举个例子,过去你听歌、看视频从来不付钱,但现在用户付费开始兴起,这就是一个大趋势。且付费模式一旦形成,其体量是非常庞大的,未来会达到几千亿规模。站在微观的层面来看,必然会有很多公司在这一波红利期脱颖而出。没有用户付费的时候,大家都走to B模式,主要还是靠广告等方式盈利,C端付费市场整个打开后,很多垂直行业都会进入这个模式。

体育运动也是文娱赛道的一支,但真正主流的是足球、篮球、拳击、赛事这些。像篮球、足球等传统体育,联盟的实力非常大,存在很多巨头,一般的创业公司几乎无法分一杯羹。作为VC来讲,我们认为电竞是一个拥有很大机会的赛道。

电竞虽然起步不久,但其巨大的影响力和用户接受度有目共睹。尽管在电竞圈,联盟的势力依然非常强大,但可以考虑在联盟生态中找机会,譬如俱乐部、转化平台、经纪公司等,都有想象空间。

之前很多人觉得各大友商之间的势力一定是此消彼涨,但我觉得大家的心态应该更开放。如果整个行业是个大行业,那么肯定不会一家独大,这是基本逻辑。如果是一个小行业、不好的行业,没人跟你竞争,甚至没人愿意跟你竞争,能有一两家公司就不错了,那才说明这个行业太瘦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何定义大和小?最简单的逻辑就是,看你身边有多少人在用。如果你周围很多人都在用,那这就是个大行业。

怎么观察身边的人呢?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找个人站在人流最密集的地铁口发传单,顺便观察周围小摊贩手机里玩儿的是什么,如果某一个App十个人里有一两个人在用,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一下午的时间就能调查清楚。

譬如拼多多这个App主打人群是中老年人,年轻人虽然无法理解,但回到老家就会发现,身边的长辈都在用。

互联网消费的逻辑肯定是先有用户,有了用户以后,才可以谈后续的一切。不管是直播、社区还是社交,但凡好的模式和公司,无一例外都有着巨大的用户基础。

时代的变迁导致人群行为习惯的迁徙,这就是VC的巨大机会。都说VC是一个靠预知吃饭的行业,其实没那么神奇。都是经历得多了,事后总结出规律,得出具有逻辑性的常识,靠这套逻辑再去预判下一波潮水涌动的方向。

举个例子,今天大家都觉得快手很火,但在2012~2013年的时候,却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它。

但须知,快手那时候的DAU也已经接近100万了,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有100万人天天在用它。拿媒体举例,假如一份杂志一期的发行量在几十万,就已经很有影响力了。所以100万其实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只不过用快手的人跟你不是一个群体,所以你才没感觉。中国太大了,很多群体的特征你无法充分感知,所以有时只能用数据说话。

最开始使用快手的核心人群是一些年轻的低收入人群,包括餐厅服务员、快递员,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这部分群体跟投资人日常接触的人群没有交集,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如果大家看数据就会一目了然,真正的数据是不会说谎的。我经常讲,做投资要沉下去,要深入市场,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为评判标准。

  

红利期已过,电商还有什么想象空间?

尽管眼下的电商已经过了红利期,但很多行业并非一定要在红利期才有投资机会。反倒是在非红利期投出了漂亮的案子,更能说明一个投资人的能力。

如今的电商领域,巨头格局已经形成,市场也非常饱和,此时就要寻求一些差异性和特色元素。何为“特色”?试举几例:

第一,货架的组织方式。传统电商的货架是怎么组织的?大家立刻会联想到淘宝、京东的界面:把货码在屏幕上供你选择,这当然是一种组织形式。第二种组织形式就是搜索。第三种是人工推荐,包括PGC和UGC等。第四种就是用技术的手段做推荐,即算法。第五种是社交网络,譬如拼多多。总之,观察电商就一定要关注货架组织方式的变迁,如果有新的货架组织方式,那一定有新的机会。

第二,商品呈现的方式。最早在BBS上兴起商品交易时,呈现方式还很原始,通常就是一段文字介绍配几幅图片;后来就是“淘宝”时代,是淘宝最早把“长页面”用于商品呈现;接下来开始了用“短视频”展示商品,又有录播和直播等多种形式。譬如“花卷”就是第一个用直播视频来展示商品的项目,这就是展示形式上的一个巨大突破。

像拼多多和花卷这样在单点有所突破的项目也是近一两年涌现出来的,我相信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未来一定还会涌现新玩法。

须知电商的目标是把全部的线下消费搬一部分到线上来,因此是一个巨大的战场,有着几万亿的市场规模,只要抢一点点市场份额就足够喂养一个很大的公司。因此我一直坚信电商仍有机会,只不过如今门槛变高了,需要投资人足够懂,创业者足够强,才能杀出来。

  

投资无定法:聪明和自我突破最重要

对于想入行的朋友,我的建议是:第一,你最好是个聪明人,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最好别做这个行业;第二,要不断进行自我突破。

投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项目A轮看了嫌贵没投,B轮竟然涨了这么多,更不想投了,到了C轮,更贵了。于是面对这个案子,就在循环往复之中纠结。

我认为,投资人的自我成长也包括你能不能跳出这个圈。

以前听说过一个案例,一位投资人在A轮时错过了京东,到京东40亿美金估值的时候还是果断入场了,虽然当时代价很大,但现在京东市值已经翻到400亿美金了,还是赚了很多钱,这种能从自己之前的错误中走出来的人其实是投资里面最厉害的。

作为从业者,该如何拥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呢?我认为,成功无定法。

譬如我的投资逻辑就不是广撒网的策略,而是要找到最聪明的人、最好的数据、最对的企业。一旦找到了,就一直跟着,哪怕后面越来越贵。

但我的逻辑未必适合所有人,很多投资机构的策略就是广撒网,一般这种类型的公司人数比较多。每个案子不投太多,但总有几个能从里面跑出来,赚其中的概率差,再让覆盖面更加精准,成功的几率就非常大。

有人喜欢更细致的分析,有人喜欢布局全赛道,我觉得无论哪种打法,都可以成功和获得很好的回报。

  

退出战术:时点和绝对值是关键

资本追求高回报是肯定的,但是谈到变现和退出的原则,则因人而异。因为影响因素太多了,譬如到底追求成长的倍数还是赚钱的绝对值,每个投资人的观点都不一样。

首先,我个人一般追求绝对值,我认为赚到钱的总数比倍数要有价值一点。

做早期投资这么长时间以来,倍数这个事儿我也经历了很多。遇到一个A轮赚100倍、1000倍的时候,看上去很拉风,但这只是个数学游戏。

譬如一个项目在1000万美金估值的时候投进去,但此时绝对投入的金额其实很少,因为那个时候总额低,稀释20%也就投200万美金,赚100倍也就2亿美金,而且有可能你还不会全投,还没有算上后面大量的股权稀释。所以就算最后公司估值涨到一个很大的倍数,绝对值也不会特别大。

第二,资本的利用率很重要。因为我们投的是早期,面临着被后面无数轮稀释的时刻,滴滴、摩拜、ofo就是例子。它们的估值虽然已经很高了,但是股东被稀释得太多,所以资本的利用效率就很重要。我们会用这样一个公式来测算:退出的绝对值/公司融资总额,比值越大越好,证明资本利用率高。

譬如滴滴估值几百亿美金,但除一下也就是四五倍;再比如大疆这样的公司,虽然只融了几亿美金,但是估值已经上百亿美金了,除下来就是50~100倍的比例。小米、今日头条、快手,这些都是资本利用效率极其高的例子。

但是不代表大资金砸下去的那个项目就没价值,这是两码事。我想表达的是,如果只看倍数就会片面。

第三,退出的时间很重要。如果你的被投企业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公司,你跟时间做朋友也没意义,还是早点撤吧。

如果项目投进去后发现反应平平,企业家能力也不是特别强,我一般1~2年就走。也不要求太多回报,哪怕平价走、1倍走都可以。因为作为职业经理人和基金管理人,我不是钱的拥有者,我一定要保证不会对我的LP本金造成损失,投出去的钱要能够收得回来。

如果是一些特别优秀的项目,商业模式好、企业家厉害、成长非常健康,则持有的时间越长越好。因此很多公司我从A轮投进去后,B轮、C轮都会继续跟投,一直跟到我们投不进去为止,成本则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须知在股票、债券等二级市场,一年10%的收益已经很不容易,因此,如果真的遇到一个好企业,每年以百分之五六十,甚至100%的速度增长,这种情况下,我们难道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赚钱渠道吗?

关于具体的退出时点,可以参考“戴维斯双杀”理论,即P=PE*E(E又作EPS,即Earning Per Share。即当你的EPS高成长的时候,别人会给你高估值PE;EPS成长一旦停滞,投资者的预期就会随之暴跌,PE同时降低,估值就会一落千丈。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节点往往很难把握,我觉得应该见好就收,或者视自己的风险承受力而定,做VC有时候很难把所有的钱都赚了。

小饭桌

美国游学 

小饭桌2018美国Fintech创新模式探索之行报名进行中!到硅谷深度了解美国成熟金融市场格局创新技术风险把控及监管,更重要的是规划放眼未来发展

 9天7夜,马不停蹄,一起参访Fintech著名企业LendingClub、Stripe、SoFi、Prosper、Verisk、Metromile、Ripple Labs、Abra、Orchard、Capital One...和我们一起开阔眼界!

👉  报名咨询:15801471887 Ms. 张(早10:00—晚10:30)【电话、微信均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