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琴路上,谁说爸爸只是“旁观者”?

 音教艺术网 2020-08-27

器乐|钢琴|声乐|民乐

合唱|教育|节日特辑

START

为什么学音乐既“拼娘”又“拼爹”?

孩子学习音乐之前,老师常会这样提醒父母:“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成功的琴童!”而时常扮演“副陪练”角色的父亲,却经常被忽视。借此父亲节之际,我们要为琴童爸爸发一次声,细数他们默默辛勤的付出!

  琴童家里是否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妈:孩子练琴呢,你电视能不能小点声!!

爸:哦

妈:我要带宝贝去上小提琴课,你把碗刷一下~

爸:哦

妈:下周合唱课又要交课费了,提前准备好......

爸:哦

相比“琴童虎妈”这个逆天的物种,“猫爸”的爱便显得含蓄很多,以至于我们在学琴这条漫长的旅途中,常常忽略了他们的默默付出。

为什么学音乐不仅“拼娘”又“拼爹”?先来看看一个合格的琴童爸爸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1

“人民币收割机”

大到钢琴、小提琴,小到CD机、耳机,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爸爸早出晚归、努力工作,努力为孩子的艺术之路奠定物质基础!

2

作为“备胎陪练”

全力配合“主力陪练”妈妈的思想与工作,不可以唱对台戏。在“主力陪练”不在场的以后,作为“备胎陪练”的爸爸要及时顶上,让孩子的练琴工作不能停滞。

3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一切以孩子的进步为中心,坚持“这事儿得问你妈妈”和“听妈妈的准没错!”两项基本原则!

4

家庭的“润滑剂”

偶尔孩子回课不顺利,一边面对委屈的孩子,一边面对偶尔情绪失控的妈妈,需要及时调节情绪,缓和气氛,并帮助孩子理智分析问题,克服困难,改正错误。

5

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

看不懂的电影可以睡觉,可担心孩子对音乐不感兴趣,所以再听不懂的音乐会也一定要拍手叫好;别的朋友哥们儿车载音乐都是dong....dong.....dong....自己车里的音乐除了贝多芬、莫扎特,就是巴赫......

6

随叫随到,爱的“代驾”

从炎炎夏日到白雪皑皑,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坚守着课程司机的岗位职责,无怨无悔.....往往妈妈和孩子都在琴房和老师上课,爸爸们只能在车里等着他们下课而自娱自乐......

然而,军功章上,属于琴童爸爸的那一半,常常被忽略掉了。有人说,琴童妈妈是孙悟空,会72变,而爸爸,只是爸爸......

还有人说,“喂,我妈呢?”成了爸爸的近义词......

再牛的肖邦也弹不出琴童爸爸的悲伤

还记得吗?童年你离天空最近的一次,是谁把你高高的举过头顶:妈妈斥责你回课全是错误,你又躲在谁的身后?谁和你分享进步时的喜悦,又是谁,让你觉得有他在身后好踏实?

父亲的爱,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无声息的流淌。

爸爸是超人,请时间不要打败他!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要祝天下所有的琴童爸爸节日快乐,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成就了孩子们艺术道路上的前行与璀璨。节日快乐,爸爸们~

有没有想和自己爸爸、

或者自己孩子爸爸说的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