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觉得练琴很累?“放松”了解一下!

 音教艺术网 2020-08-27

在上钢琴课时,老师经常会提到“放松”二字:“手腕放松!”、“手臂放松!”、“肩膀放松!”。可是当孩子想尽办法放松后,老师又开始要求:“掌关节用力支撑好!”、“手指站稳,别折指!”、“手腕太松了,不要随意晃动!”。我又不是松紧带,怎么能做到一会松,一会紧?

这些要求并不是老师在故意刁难你,因为放松本身就是一种“刁难”,演奏时的放松对于放松的部位、放松的时机和放松的程度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放松的部位

在演奏时,与弹奏动作无关的部位一定要放松。例如在快速跑动的段落中,主要依靠手指的灵活运动,这时,除了手指以外的其他部位,就要处于放松的状态,否则就会影响跑动的速度、均匀度和耐力。

放松的时机

以手指为例,手指在敲击琴键的那一瞬间,是必须要发力才能使钢琴发出声音的。但在敲下琴键后,不管再用多大力度按压,声音还是会慢慢减弱直至消失,所以这一时刻必须放松,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放松的程度

放松不等于松垮,不能因为强调放松而放弃了必要的紧张。那到底怎样才是必要的放松,必要的紧张?这种“度”只能在不断地练习中慢慢寻找,慢慢体会,当肌肉在“松”与“紧”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技巧也就掌握了。

放松虽不易,但以下四点能帮你攻克这一难题:

放松的状态

在练习放松之前,首先要让孩子明确放松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1) 让孩子站立着,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

2) 家长或者老师轻轻拎起孩子的手腕,使整手臂慢慢抬起;

3) 提到一定高度后,将手松开。

若孩子的手臂悬在半空中,或者缓慢地落下,说明没有完全放松;若手臂立马如自由落体般坠落下了,则说明掌握了放松的状态。

放松的练习

在掌握了放松的状态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放松的练习了:

1) 将孩子的一根手指置于桌子的边缘并挂住;

2) 让孩子将手指和肩膀想象成吊桥的两端,手臂则是桥身;

3) 提醒孩子放松整个手臂;

4) 家长或者老师轻轻推孩子的手臂,观察孩子手臂是否放松,能够自由晃动;

5) 若孩子能够轻松掌握,则要求手型,上琴练习。

 

放松的意识

在练琴的过程中,孩子在脑海中首先要有放松的意识,甚至在弹奏每一个音符时,都要思考是否做到了放松。这也就体现了慢练的重要性,只有在慢练的过程中,才有时间思考。当这种思考成为习惯时,你也就成功的一大半。

放松的心态

很多孩子在上钢琴课,或者考级比赛时,都会因为紧张而造成身体僵硬,无法放松。还没开始演奏就提前紧张的这种状态,不仅会在演奏时表现出不自然,也会影响发挥。所以,消除心理紧张是消除机体紧张的前提

当你掌握放松后

练琴也将变得轻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