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用逼孩子,他都是主动练琴”这位琴童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音教艺术网 2020-08-27

小编引言:家有琴童,就算妈妈是柔情似水的林黛玉,也早晚能练就“河东狮吼”!音乐本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但练琴却成了众多亲子关系中的“第一杀手”。

“为啥我家孩子老是不爱练琴?为啥孩子学琴学到中途又没有兴趣了?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主动练琴呢?”这是困扰所有琴童家长的灵魂三拷问。今天和我们分享经验的这位妈妈,是我们平台的粉丝,经常投稿给我们,也曾因为孩子不爱练琴而焦头烂额,如今的她,早已摆脱了“逼孩子练琴”的阶段,方法深谙良好的教育引导,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她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小崔妈妈,一个学了4年钢琴的孩子妈妈。一个和大家一样视教育孩子如人生目标的一个普通家长,但是,如果小孩调皮的指数从0到10,小崔,一定10分满分,他一定是孩子中面对钢琴最坐不住,不喜欢弹琴的孩子,但是直到现在他每天都可以自觉的练习一个小时以上,不用我督促,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是一种成功,哈哈,可能我的要求比较低,但是慢慢来嘛,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我不是什么专家教授,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分享,所以如果有讲的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当然也有很多的高手爸妈可能读到我的文章,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欢迎大家提出,在下方留言补充,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好了,咱们开始。

我的儿子学钢琴4年,为了督促儿子练琴,我曾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不管你怎样威逼利诱,他都依旧我行我素。这样“敌守我攻”、“敌退我进”、“敌疲我打”的逼迫式练琴大法,僵持了大概有两年多的时间。有一天,儿子悻悻地说“我只要一坐在琴凳上,我妈就不是我妈了,她就变成了一个监狱长,我就像是坏人!

听到这句有意无意的抱怨,我这个老母亲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如同苦情戏女主上身,真想痛快的说一句:“别学了,不练了!”但是还好,冷静后理智重新占领了高地。

我认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慢慢成为了“刚需”。现在这一茬孩子们,不会艺术、不懂审美,长大是要被社会淘汰的。

看看朗背后的“超级虎爸”,李云迪背后的“铁腕母亲做家长的,哪个不得硬着头皮咬牙坚持啊?再看看《家有儿女》里刘星和小雨“控诉”妈妈小时候没有给他们培养出特长的片段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不小心,妈妈就背起了“孩子中途放弃是家长没坚持”的“黑锅”。

从那以后,我开始总结反思,试图在学琴练亲子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一个突破口。

首先我明确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教育的路上,就别指望孩子自觉”。爱玩、缺乏自律性、很难持之以恒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如果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不给予正确的引导,而是听之顺之,那么别说练琴这件小事了,孩子以后干什么都很难坚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时候忍着疼,才能让孩子飞的更高、看到更美的风景。

“孩子不喜欢,我逼他干嘛呢?”这个问题好,也就是我第二点要说的。孩子所谓的“不喜欢、没兴趣”,到底是他对音乐没兴趣,还是对练琴没兴趣?我想大多数是后者,这也体现了孩子遇到困难就逃避的本能。所以,往往打败孩子的绝对不是没兴趣,而是没坚持。

第三点,就要谈谈习惯的重要性。董卿曾在一档采访栏目中说,小时候父亲对她的要求非常严苛,每天逼着她抄古诗、读课文,培养阅读的习惯。而现在的她感恩父亲并坦言,“如果我几天不读书,会感觉像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如今的董卿谈吐优雅、气度不凡、出口成章,好的习惯,会让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认清了上述三点后,我就开始有目标有计划的做出一些尝试和改变。

第一步

耐心和陪伴

往往比歇斯底里的责骂更行之有效


如果在练琴的时间段里,你和孩子比着看谁情绪更失控,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想让练成为加强亲子关系的粘合剂,而不再是“杀手”,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音乐元素更多的融入到生活中。亲子阅读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方式,这里推荐两本适合家长和孩子都看的书籍。

《古典音乐简单到不行》,分别从认识乐器、听音乐会、学乐理和作曲等角度为切入,以插画的形式呈现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第一本古典音乐欣赏书。


《认识古典音乐的40堂课》,内容涵盖了音乐历史、音乐小常识、音乐家、名曲等,这本书比较适合大一点的孩子。


这两本书是非常简单幽默的两本,我个人非常喜欢,不是那种非常深奥的音乐理论书籍,反而是轻松幽默的故事书,小崔很喜欢听我念给他听。


第二步

先理解

再谈兴趣

我认为,孩子练琴没兴趣,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理解!很多家长给孩子狂听古典音乐,可毕竟没有歌词,也没有抖音神曲那么“上头”。阳春白雪固然好,但晦涩难懂,毕竟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这些“大神”,距离我们已经有200多年之久了,孩子会不自觉的开启屏蔽模式

不理解,哪儿来的兴趣!怎么办呢?我在家里没事就放一些交响乐,弦乐合奏,奏鸣曲,说实话,我都听不懂,别说孩子,你会发现,这些没有歌词或是有歌词听不懂歌词的曲子,永远都不如那些电视上的表演,带歌词的音乐让他有兴趣,所以我觉得他应该和我一样,听不懂,不理解。后来我在网上寻找能听懂的音乐的时候,发现了两套音乐讲解的课程很好,这里推荐给大家,难懂的音乐,加上易懂的讲解,会让你看到孩子从没兴趣到感兴趣的转变。也推荐给大家,

《给孩子的音乐艺术鉴赏课》,这套课程精选了18位著名作曲家以及100首古典音乐,深入浅出的讲解。把西方音乐文化融入到故事中,非常有故事性,天然的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


《耳边的钢琴音乐史》,这套课程相对进阶,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深度,涵盖了钢琴上下300年的发展、音乐家的生平与作品风格等等,连钢琴几位大名鼎鼎的泰斗周广仁、储望华、但昭义都倾力推荐。这套课程我一直陪着孩子听,确实不错,解锁了很多知识盲点,领略到了古典音乐的浩瀚。


为了方便大家,选择,我把带二维码的图片放上来,扫描图中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了。这两套课都是既便宜,实用的内容,非常好。

第三步

鼓励孩子的创造性

成为他忠实的听众

音乐本身就不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它充满了一切可能性,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他们一定不会心生厌倦,而是一直充满着想要了解更多未知的动力。

针对这一点,我想了一个小办法。每天练琴时,安排出“自由十分钟”,这是让他创作的时间。没错,就是创作。前期你要引导孩子,“我觉得你可以弹一弹你心里的音乐”,“我猜你也会想要试着写写歌”。在这里先打个预防针,千万别满心期待,因为开始孩子肯定会乱弹一气!但是甭管有多难听,我都坚持说,“妈妈已经开始期待你下一个作品了!”慢慢的,他感受到我在用心聆听,我也发现他开始加入了一些思考,我经常会问他:“你的创作的灵感是什么”,或者帮他规划一些有趣的主题,渐渐的我们练琴时的话题不再围绕“今天练几个小时或者几遍”。别压抑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的创造性,并成为他忠实的听众。我认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通过慢慢的改变和坚持,我已经从逼破孩子练琴的阶段中解放,我也亲眼见证了音乐对孩子的积极影响,他变得更加开朗以及富有表现力。去年我们一家三口去泰国旅行,在酒店的大堂里摆放着一架三角琴。在等待和旅行团团友集合的时间里,小家伙竟然主动跑在钢琴前,弹奏了一曲《菊次郎的夏天》。说真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把他背下来的,在那个舒适的酒店里,有那么一首舒服的歌,还是自己的孩子弹下来的,那一刻仿佛时间过的很慢很慢,那一刻,仿佛回忆起了他在这一路学钢琴上的点点滴滴,我倍感欣慰!我明白,陪他一起练习的每一个音符、啃下的每一个曲谱,都将会在某个场合,帮他变得更出色,让他的生活更有滋味。我也知道,那种“吹胡子、瞪眼睛”的陪练生活,终于结束了……

谢谢中国少儿音乐培训公众平台给我这个分享的机会,希望我的一点点分享能带给大家收获。

今天的文章不同于之前,是一位孩子妈妈给我们投稿,我们看到稿子的第一时间就被这位妈妈的乐观心态以及耐心所打动,所以推荐给大家,当然欢迎大家一同探讨,写下你的心得体会在下方留言区。

如果您觉得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就请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吧!

我们明天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