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手作匠人的文创与商圈:罗纹石,产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山下塘坑至米坑一带 【编者按】大家好!我是鲁之揅文房的设计师,为了宣传文房文化、推进文房艺术发展,我们近期会分享相关人物专访、专栏文章和视频、音频以及图片以飨读者和同好,许多内容来自网络,无法联系到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分享行为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做出恰当处理,联系方式请见最下方。同时也欢迎喜欢这期节目的朋友们评论、转载,有好的文章也可以投稿! 罗纹石,产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山下塘坑至米坑一带。该石质地细润,石色苍青而有光泽,石质纯净,偶有金星数点,石上有天然玉带状、刷丝状纹理,其中蕴含豆斑,纹饰犹如丝罗,似若水波。 罗纹石,产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山下塘坑至米坑一带。该石质地细润,石色苍青而有光泽,石质纯净,偶有金星数点,石上有天然玉带状、刷丝状纹理,其中蕴含豆斑,纹饰犹如丝罗,似若水波。 罗纹石为含钙质粉砂板岩,产于震旦纪地层中,其顶底板均为黄绿色粉砂质千枚岩。石内的矿物成定向排列,致使其纹理发育如丝罗,故名"罗纹石"。 罗纹石石质坚柔适中,用于制砚已有上千年历史,成砚称"罗纹石砚"或"罗纹砚",当地称之为"绢云砚"。罗纹砚结构缜密,纹若水波,石面光泽、呵气成汗,浸水湿润如玉,具有发墨如油,贮水不涸、不损笔毫等特点。 罗纹石产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山之东童坊乡千村际塘坑至米坑一带,距玉山县城约40公里。因砚石内的矿物成定向排列,致使其纹理发育,犹如丝罗,故名"罗纹石"。用它制成的砚台则称"罗纹石砚"或"罗纹砚"。 怀玉砚产于赣东北玉山县境内怀玉山脉的龙头山至沙溪岭一带,以其石之纹理尤似丝罗又名“罗纹砚”;因旧地曾属信州府所辖,亦有“信州砚”之称。怀玉砚的产地位于玉山县西北,主要分布在怀玉、樟树、南山、临湖等西片山区,怀玉龙头山与婺源龙尾砚产地龙尾山—龙头—龙尾一脉相承,翘首相望,距玉山县城五十多公里。 罗纹石为含钙质粉砂板岩,产于震旦纪地层中,其顶底板均为黄绿色粉砂质千枚岩。石质细润,坚而发墨;呈青灰色,略带灰紫色,纹理清晰妍丽,有罗纹玉带、刷丝纹,还有豆斑,具有发墨不吸水,不损笔毫之特点。砚石上的罗纹,有细罗纹、粗罗纹、古犀罗纹、金丝罗纹、金星罗纹、松纹罗纹等十余品,因罗纹粗细、形状、色泽不同而分别题名。 玉山罗纹砚,历史悠久,始于宋代。传说中罗纹砚、龙尾砚、歙砚都有着亲缘关系:相传很早前,鄱阳湖里的一条“乌龙精”被张天师追至婺源斩下的尾巴,掉在了芙蓉溪,变成砚石,称为“龙尾石”,乌龙精没了尾巴,便跑到怀玉山,被观音菩萨用罗裙罩在山脚下,从此以后变成了“罗纹石”。据说宋代朱熹用罗纹石雕了一方“双龙吐珠砚”视为宝砚,并挥毫写下“砚国明珠”,从此“罗纹砚”名声大振。 —————————————————————— “砚台的设计制作鉴赏和收藏”协会发起人简介: 鲁之揅,文艺中年,手作匠人,文房器物收藏爱好者。曾以“王右中左”的笔名在公众号上创作“字体设计文章”,同时也是国民户外阅读运动发起人、“匠人读书公社”首任社长、旧石器研习所特邀观察员、砭石砚开创者、砭石文化研究者,倡导“天人合一不二”艺术理念。现居深山,读书、写字为生,作品多发在朋友圈(aidushuxuexi),敬请同好多多指教! 鲁之揅文房,提供的不仅是文房器物,还倡导一种用艺术生活的理念,即与物寻趣、与人寻志、与己寻思,以臻宇宙佳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