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迹鲁迅:看鲁迅先生的不图报

 赤脚闲侠 2020-08-28
                 看鲁迅先生的不图报
                                        鲁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鲁迅先生于许多青年都有过恩惠。即使一些素昧平生,只为爱好和崇拜,寻到先生门上的年轻人,同样会受到热情的接待和帮助。
        较早与先生接触的宫白羽,可以算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了。对于这位偶然求上门来、默默无闻的邮局小公务员,先生给予了真诚的帮助和教诲。他希望拜见,先生便告知其在何时何地可以见访自己;他请教文学,先生除了赠送书籍,对他的作品给予中肯的指点,还向刊物推荐他的作品;他生活遇到苦恼,先生也给予了许多教诲和帮助。
        鲁迅先生总是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青年,不吝啬自己对他们的恩惠,同时,却又极力将这些淡化为朋友间的正常交往。这从他的书信中常常可以读到。他在给未名社成员韦素园的信中写道:“这是我先说的,何必客气。我并非‘从井救人’的仁人,决不会吃了苦来帮他,正不必不安于心。”当时,穷学生李霁野正为学费发愁,先生告之可以帮他一解燃眉之急。因先生一时拿不出这笔不菲的款项,便在给韦素园的信中告知了一个肯定的时间。在之后的信中,又对回信中的感谢之语做了如上的答复。其实,当时先生正独自蜗居于厦门大学图书馆的三楼上,受着排挤,并背负着在北京时买房欠下的数百元债务,过得颇不舒畅。
        更直接的话见于先生写给北大学生赵其文的两封信中。前一封中写道:“我们已经通信了好几回了,我敢赠送你一句真实的话,你的善于感激,是于自己有害的,使自己不能高飞远走。”后一封信中写道:“感激,那不待言,无论从那一方面说起来,大概总算是美德罢。但我总觉得这是束缚人的。”赵其文与先生大约只是几封通信的来往,但先生真诚平易的态度,还是让我们感叹。

        先生帮助过多少想入文坛或初入文坛的青年,可能已无从统计,但这些帮助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先生的目的很纯粹,只是帮助,不附加任何条件和希望。由先生让我想到今日的许多慈善家,对受助者只是怀有一种同情和怜悯,结果常使受助者在无意中被伤害;甚至还有居高临下的施舍,又常使资助者和被资助者处于一种尴尬;至于少数名为慈善,实则另有所图的人更是对贫弱者的污辱。现在,我们常指责受助者不知道感恩。而我们所要求的感恩,却常是即得即报式的偿还。我们计较于受助者对施恩者的态度。我们叮嘱受助者应该回报社会,传递爱心。其实,也就将我们的帮助赋予了很强目的性。善良和爱本是无私的,附加了任何条件,于受助者都是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有时甚至引起受助者的抵触。唯其无所求,受助者的感激才是发自内心,且久远的,如先生与那些年青。
        先生帮助过的青年中,赵其文与先生只有过几次通信,但从先生对他的回信中,可以想到他对先生的感激必不会被时光消磨。宫白羽与先生的交往也不过半年有余,后来,他为因自己未听先生的叮嘱,辞去了工作,终陷困境,加之为生存之计改写武侠小说,自觉愧见先生,从此未与先生联系。但从他后来的回忆中仍可看到,他终生都对先生的帮助充满了感激。也是北大学生的李秉中,与先生有过很长的交往。先生的书信集中收有近十年间写给李秉中的数十封回信。从信中可知,李秉中终生以崇敬的目光关注着先生生活,先生生活的重要时刻,他都会写信给以祝贺或慰问,他自己的快乐与痛苦也会向先生倾诉。先生更是始终将他作为一位知心朋友。
        先生在给赵其文的信中,还写道:“将来我们假如属于相反的两个战团里开火接战的时候呢?你如果早已忘却,这战事就自由得多,倘你还记着,则当非开炮不可之际,也许因为我在火线里面,忽而有点踌躇,于是就会失败。”这话更令我们不能不叹服先生的胸怀,他不但不希望感激者因感激而羁绊自己,更不希望感激者因此而丧失原则。(原载《大公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