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抚尘封:山东包子

 赤脚闲侠 2020-08-28
                        山东包子
                                                鲁人


        各地的包子也吃过不少种,各有特色,却都有些不对口味的地方,不是过腻,就是不适应那重重的甜味。最喜欢吃的还是自家的山东包子。一直称山东包子,后来跟一些山东籍朋友聊起来,他们却一头雾水。才知道我家的山东包子并非涵盖齐鲁全境,可能只是胶东,亦或只是龙口一带也未可知。但我还是叫它山东包子,习惯了。
        童年时,在故乡吃过的食物中最难忘的之一便是山东包子。那包子最能体现一方的地域特色,大盆和面,大盆和馅,包好的大包子托在晾干的大玉米皮上,往大铁锅里一装,大木盖一盖,灶堂里火焰熊熊。开锅后,半小时,待整个灶间蒸汽腾腾时,揭开锅盖,满眼卵叶状的大包子如一群静卧的大白兔,大得一把抓不过来。用柳条浅子盛了,端上炕桌,大海碗一碗一个,吃起来可以充分显示山东人的豪爽。当年,那包子故乡的壮汉一顿能吃上十几个。
        山东包子分肉丁和排骨的两种。肉丁切成炒菜的肉丁大;排骨则取肋排,一根一根剁成寸段。和肉丁或排骨块时,用面酱而不用酱油。菜则以白菜、韭菜、蒜苔、豆角最适宜,菜也是大丁大段。蒸出的包子不跑味,吃到嘴里极香。
        我回到都市后,家里保持了蒸山东包子传统,但已是改良后的。首先是受锅和食量的影响,个小了许多;其次,菜也不限于那几种了,故乡的味道也相差颇远了。想来猪是混合饲料催养的,菜施了太多的化肥,锅也成了不锈钢的,蒸出的包子自然是不正宗了。但与其它包子相比,还是更引我食欲。
        妻子与我结婚前,在我家吃过几回山东包子。她那时还极窈窕,只要吃包子,一定能让人惊着。婚后,她一如既往地钟情于山东包子。平日忙忙碌碌,双休日时,有时会动手包一次。只是我家的包子越发的堕落,和馅有时都改用酱油了。即使如此,妻子每每带着我家的山东包子到单位请同事品尝,还是会赢得连声称赞,同事们都好奇那么大的肉丁和排骨怎么蒸熟的。
        阔别故乡数十年了,阔别正宗的山东包子也数十年了。闲暇时,偶尔会想,如果能坐在故乡的院子里,望着屋脊上的烟囱里炊烟袅袅,待炊烟散尽,进得屋,坐到炕桌前,抓起又大又白又暄又香的山东包子一个一个贪婪地吃一顿,也算是莫大的享受了。阔别故乡整四十年时,终于又踏上了故土,儿时的样子已经翻天覆地。想吃顿山东包子,遍寻不见,想来那费时费功的吃食,餐馆没耐心做,食客也没耐心等了。加之,行色匆匆,终是将奢望带去又带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