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莱斯】说说狗是狗非

 新用户5935ozJ1 2020-08-28

在动物之中,狗应该是人类最多话题、最有意思的动物,不仅如此,还有一个现象是其他动物望尘莫及的,这就是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都拿狗说事。


首先说好的。“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的说法相信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事实上,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不仅大量人士家里养狗,以狗为伴,而且,狗还被训练成警犬、猎犬、护卫犬、导盲犬、雪橇犬等特种犬种,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难题,成为人类重要的帮手和合作伙伴。狗甚至可以通人性,知道人的所欲所为。传说狗的这种特性来自于远古时代与“人”的渊源,当时的猿猴将失去母亲的狗娃收养,哺其乳汁,教其“人”性,遂使得狗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练就了“狗不嫌家贫”的与“儿不嫌母丑”媲美的重要品德。


再说不好的。很多人,包括很有文化的人,爱用狗来说事,形成了许多用于骂人或形容不好事物的词语、成语或短语,如:


形容不怎么样的人:狗官、走狗、狗腿子、狗男女、人模狗样、狗头军师,等等。


形容卑劣的人极其行为:狗咬狗、狐朋狗党、猪狗不如、狗胆包天、狗苟蝇营、狼心狗肺、狗盗鼠窃、狗眼看人低,等等。


形容情急之下的行为: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等。


形容造假或败笔:狗皮膏药、狗尾续貂、狗屁不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还有诸如狗血喷头、痛打落水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关起门来打狗,等等。


既然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为什么人们还是爱用狗来比喻诸多不好的人或不好的事呢?反过来,大凡被形容为狗的人们,为何都觉得是蒙受了奇耻大辱而奋起反击呢?
博主以为,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中国人的好吃,没有不吃的动物。在中国素有吃狗肉之风,谓之强补御寒,如:兔死狗烹、“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甚至只要佛主心中留而不惜“狗肉穿肠过”,还有新闻报道,某城对狗杀无赦,要打造“无狗之城”,等等。


其次,将人看成是“最宝贵”的而视其他动物可有可无,这种“为人独尊”的自大观念,致使人类不尊重其他生命,即便养狗也是将其视为宠物,而不是看作人类的朋友,与其友好相处而形成尊重狗的文化。


最后,是以讹传讹,谬用滥用一些以狗为比照的一些说法。如,《荀子·榮辱》中有“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不若也。”这里显然是肯定了狗而批评了人,而并非用狗来贬损人。后来的结果却让狗很无奈,似乎狗非常差劲,常用来比喻恶人坏事。如郭沫若在《南冠草》中,夏完淳斥责贪生怕死、卖身求荣的洪承畴时有这样台词,“你这狗彘不若的万恶败类,你在千秋青史上是要永远受着万代的唾骂的啊”。试想,万代遭骂之人,怎能和“人类永远的朋友”相提并论呢?大学者尚有其误,何况常人?


误用滥用还有一种,就是以恶制恶,以辱讽辱。曾有某教授将(部分)香港人骂为狗就是一例。若以上分析能够成立,则骂人为狗者就真是不如狗了。看看人类自身——吃里扒外、见异思迁、卖身求荣、贪得无厌,这些都算轻的,男人看见妻子生了女儿扭头就跑;女人为能生男孩而通过技术手段夺掉胎中女婴的生命;杀父、弑母、人吃人,这些虽非常态但也绝非个别。然却闻所未闻狗有同样的行径。如此的人间败类,怎能和忠诚的狗、不嫌家贫的狗、惜子如命的狗相提并论呢?这不是抬举他们了吗?
可见,将批评、斥责、辱骂的对象(人或事)比作狗,要么是不了解狗,要么是以讹传讹,要么就是心底的阴暗面的发泄——“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细心的人只要愿意观察和思考,就不难发现,用狗来形容好的人、好的事物或许会相对贴切,君不见一出描写真人真狗的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历久而居排名榜榜首不衰。形容坏的人或事物,就很不恰当。比如,“狗官”,如今某些贪官,知法犯法、监守自盗、贪得无厌、腐化堕落,对国家对百姓不忠不义。这样的人,身上哪一点像狗?如何可以用狗来对其加以美化?如何可以任由这些恶劣形象,来毁坏狗的万事英名?


自学成才的“乖乖”



作者言论自由,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