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说】何人不可交?古人有说法

 新用户5935ozJ1 2020-08-28

君子交于义、小人交于利就是一种概括和总结,但如果不亲身体验,不交付学费,也无从获知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人生在世,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因为是社会人,故要与周围的各类人士打交道。主动也罢,被动也罢,这都是不可弃免的题中之义。


一旦交往,必然生发出各种利害关系,也会带来诸多感慨。像君子交于义、小人交于利就是一种概括和总结,但如果不亲身体验,不交付学费,也无从获知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交际之道古已有之,东汉朱穆的《绝交论》,则将议论集中在什么人不能交方面。而到南北朝时期的刘峻,则即事抒发扩而论之,写就《广绝交论》,有感于世风浇薄,更将痛斥的笔锋对准那些趋炎附势败德殄义的折枝舐痔者。

当社会上狙诈飙起的时候,必人心不古,素交尽,利交兴。虽然利交同源,派流则异,在《广绝交论》中,刘峻将需要慎防的利交小人大致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势交”,说白了就是“势利眼”,认为对方有权势才交往,不惜焚妻殉族隳胆抽肠,也要上赶着巴结。换言之,没权势就躲得远远的。

第二类是“贿交”,见钱眼开,酒肉朋友,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只要认为对方有利可图,可以“授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第三类是“谈交”,即攀附所谓名流,不惜涕唾流沫,宁可“附驵骥之旄端”,冀望于“荣辱定其一言”。

第四类是“穷交”,贫困时肝胆相照,腾达时马上变脸,甚至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第五类是“量交”,即只占便宜不能吃亏,事事锱铢必较。“莫肯费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只要能占便宜,哪怕匍匐逶迤在所不辞。

上述五类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交友都当成买卖,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有价值是皇亲国戚,无价值是尘土草芥。人世间世道沦落,一如《庄子·山林》所言:“小人之交甘若醴”。《史记·郑当时列传》亦曰:“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种交往客气地说“难固易携”,不客气地说“禽兽相若”,而弃利害忘生死的“素交”只成为“历万古而一遇”的事了。


作者言论自由,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