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春藤

 济宁文学 2020-08-28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常春藤

张  玲

街心花园里,常春藤纷纷绽开那诱人的花蕾,开出朵朵淡黄色的小花,几片素洁的花瓣,托起心中一点绿色的花蕊,很象一只翩舞归来的玉蝶,亭亭玉立在飘垂的绿叶上,映着夕阳的余辉,闪着柔和的金光。

一位须发飘霜的老人,在专注地观察着,嘴里还叨念着什么,象喃喃自语,又象和常春藤叙谈。几乎每天下午太阳平西的时候,他总要如约来到这儿,象是和“老朋友”聚会,亦或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每天下班路过这儿,我总要情不自禁地停下来,躲在开满鲜花的植被后面,一边观赏着满目的春色,一边欲探寻这位老人和那棵常春藤的秘密。

老人到耄耋之年,鹤发童颜。只见他走到常春藤根部,似发现了什么,缓缓地伸出了自已的手臂。啊!我睁大了双眼,老人那暴筋突兀的臂,不就是一截苍劲的藤根吗!老人好象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他自嘲般地笑了,脸上笑开了褐色的菊花。

忽然,老人瞥见身边有三五片枯黄的藤叶,便小心翼地拣在一起,还在藤根旁边用瓦片挖出一个窝头大小的坑,然后把几片藤叶放进去,再用土埋上,口中还念念有词。他是在葬叶,但是全然没有黛玉葬花那般忧郁和悲伤,倒显得十分平静,十分自然。分明他懂得,枯黄的叶子埋到土里,又会变成养分,变成新的藤蔓,新的藤叶,新的藤花。

几个孩子象一群花蝴蝶般飞到老人身旁,“老爷爷,老爷爷,”一阵铜铃般的叫声,立时把老人逗乐了。孩子们把老人围坐在中间,一个个双手托着下巴津津有味地听老人给他们讲已重复了多遍的常春藤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丈经常到山上采药,给人治病。山下有位如花似玉的姑娘病了,吃了许多草药也不见好,后来这位老丈听说一个悬崖峭壁上长着一种回春草,能治好姑娘的病。老人便向山崖攀缘采药,怎奈山太高太陡,老人只爬到半山腰,不幸掉下来摔死了。奇怪的是,第二天,在老丈摔死的地方,长出了一棵长青藤,而且长得很快,不到三天功夫,这棵青藤就抓着石缝缘着石壁,长到了高高的峭壁顶上。山上的百姓便攀着青藤采到了回春药,治好了姑娘的病。从此,人们就把这种青藤叫常春藤。”

这故事是源于民间传说,还是这位老人自已创作,我没有再去考证。但是,“老人和常春藤的故事”,一定会印在孩子们的童心里,也将留在我永不泯灭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

张玲,济宁日报社高级记者。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年。先后在《济宁日报》、《大众日报》、《法制日报》、《散文》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新闻稿件数千篇,散文数百篇,并多次荣获市、省、国家级奖励。1999年,山东省出版社为其出版长篇报告文学集《明珠耀阙里》,2000年,中国作家出版社为其出版散文集《翻阅生命》。2017年4月,其散文《母爱无言》荣获第四届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