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廿年一梦弹指间 写在大学毕业二十周年之际 杨福前 从南门进入校园,看到熟悉的宿舍楼、运动场、图书馆、中文系的教学楼、办公楼,我的眼睛还是湿润了。 这里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生活了四年的地方,也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 那真是一段单纯、青涩、有着无限憧憬的岁月! 对,单纯,单纯是那段岁月的主色调。每一个笑容都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纯洁无瑕;每一滴泪花都来自心底的那泓清泉,映着青春期里绝美情愫的彩霞。 每一颗心灵都清澈见底,每一次交流都无所保留,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温暖,每一次合作都肝胆相照。 二十年风雨人生路,见证着成长、困惑、煎熬、成熟,见识着“江湖”的险恶、人性的复杂,但不管社会和人性如何变化,我们内心所留恋的、所向往的、所钟情的,其实还是那份曾经拥有,却难以回归的单纯啊! 青涩,对,青涩的往事,刻骨铭心的人生记忆。 那时的我们似乎在情感上也成熟得晚些,按说大学阶段已过了情窦初开的年龄,但我们多数人似乎在这方面还有些懵懂(这个我不敢说得太确定,各人有各人的具体情况)。所以那四年里往往会有一场(多场?)惊心动魄的恋情,对,是惊心动魄,我这里可没有夸张的手法。我们那时对爱情看得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啊!唯情所顾,不计其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类千百年来对于爱情的吟哦咏叹,在我们这里延续。“海枯石烂”,“地老天荒”,这些现在说起来有些戏谑的话,在那时可是发自我们的肺腑。 尽管大多数恋情没能熬到海枯石烂,恋爱角的那几块石头也不过被磨得更光滑了些,但我们毕竟有过那么一场爱情至上的恋情,那是一场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不管后来经历多少感情的风暴抑或旋涡,那一段青春的记忆永不褪色。不管后来爱情被糟蹋得多么千疮百孔,但在我们那时她毕竟曾熠熠生辉。 我们那时对这个世界真是满怀憧憬,虔诚地以为“知识就是力量”,以为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以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命运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后来渐渐认识到“身不由己”,认识到人生的可能性是多么有限。记得当时辛刚果老师所讲:“你看我,现在是个讲师,几年后是副教授,再几年后就是教授,这样预先就规定好了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当时觉得辛老师这话说得真好,人生应该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这样一眼就看到底的人生是没意思。现在回忆起来,我却想说:“辛老师,知足吧,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看到教授了,您的这些还在中学一线的弟子们,头发都熬白了,连个高级教师的影子还看不到呢!” 不过辛老师所讲的池莉的《烦恼人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说主人公印家厚的人生烦恼后来我倒是都一一体验过了。 弹指一挥,廿年如梦,当年的那些懵懂少年,现在都已年逾不惑,鬓生华发。但同学们一个个谈笑风生,精神饱满。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这就是我们聊师人的品格,因为我们毕竟在那个单纯明净的环境里,度过了我们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养成了我们对待世界,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 作者简介: 杨福前,山东金乡人,现为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对文学怀着朴实执着的信念,酷爱阅读,近来开始尝试写作,在《东西南北》《教师文学》《济南教育》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教育随笔多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