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忆母亲 作者:马银生 母亲离开我们有五个年头了,这几年每到清明时节,远在外地的姐姐都会回来。我们姐弟一起来到母亲的坟前,为母亲献上生前爱吃的供品,却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泪水,母亲慈祥的面容又浮现在眼前…… 我九岁那年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那时我们姐弟还小,生活的重担便落在母亲肩上。风里来,雨里去。母亲没说过一声苦和累,却用一双小脚撑起了家。 母亲虽不识字,却常常用最朴素的话教育子女。人穷志不穷,别人家的东西不能拿。为人处事要忍为先、和为贵等等。 有一年夏天,我和邻居家的墙被大雨淋塌了,邻居家在重新砌墙时却多占了我家20厘米。妻子看到后很生气,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要和邻居闹一场。母亲知道后把妻子喊到屋里,说:“都是邻居,为了这么点地方伤和气不值得。墙倒了对咱两家都不方便,一会儿咱得帮他家砌墙才行。”母亲的话被邻居听到了,主动让出了多占的20厘米。还不好意思说:“婶,您老说的对,做人要以和为贵”。 前几年,我在县城一所中学里做临时工。每天早晨去上班时,我都会先到母亲的房间里打声招呼。母亲早已起床,母亲虽然八十多岁了,但耳不聋眼不花。每逢晴天还能穿针引线,帮妻子做些家务。我说,娘,我去上班了。母亲便笑着说“路上骑车慢着点啊!” 等到下班后,我又会匆匆往家赶。回到院里放下车子便跑到母亲的屋里,陪娘啦啦呱。当说到一些趣闻时,母亲便会笑个不停。 那天下午,八十九岁的母亲因病住进了医院。我和哥哥每天都陪护着,医生说母亲的病已无能为力,让我们有个准备。但我们还是瞒着母亲,告诉她没什么大病,只要多住些日子就好了。在外地的姐姐也赶回来了,我告诉姐姐别说出母亲的病情,可看到母亲日益消瘦的身体,姐姐的眼里还是噙满了泪水。母亲却笑了,反倒安慰姐姐。说人哪能长生不老?只要你们尽心了,没必要天天在这里花钱,明天咱们回家吧!那一刻我们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原来母亲早从我们的眼神里猜出了自己的病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光没能留住母亲,母亲走了,走的很安祥。在无情的病魔面前,母亲没说过一声痛苦,而是把坚强的微笑留给了儿女。 母亲啊!愿天国里没有病痛。您若看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一定会有幸福的微笑吧! 作者简介: 马银生,出生于1968年,山东汶上人。忙时种地,闲时看书,偶尔写写字。汶上作协会员,常有文字发表于多家报刊电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