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宁市博物馆

 济宁文学 2020-08-28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济宁市博物馆

作者:杨 猛

位于太白湖新区文化中心的济宁市博物馆新馆今年国庆节期间正式开放,出于对旧馆的留恋,我想起济宁市博物馆旧馆的一些点滴。位于古槐路上的这幢宏伟建筑目前已经闭馆,包括济宁千秋展馆、铁塔、声远楼、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展馆等部分。

济宁千秋展馆

济宁千秋展馆详细介绍了济宁各个时期历史,儒家五圣(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思子),鲁班、孔尚任等当地名人也有提及。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甚至于,波及到了博物馆中的铁塔……


 铁  塔 

铁塔翘然立于博物馆院内东侧。“铁塔清梵”是济宁古八景之一。
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塔身亦有文字记载),北宋崇宁乙酉年(1105年)州人徐永安妻常氏,为夫还愿独资在崇觉寺建塔七级。
徐永安到底许的什么愿?也就是因何事还愿,并没有明确记载。大多数人烧香拜佛许愿不外乎求官、求财、求子、祛病,考虑到常氏独资建塔为夫还愿的记载,以及母以子贵的时代背景,徐永安很可能是因膝下无子,在“无后为大”的传统文化压力下,通过求诸于佛,最终实现了家族的延续与继承。因此还愿铁塔的出现,既有对佛的感恩,也显示了人们对儒家思想的不懈追随。
不知何故,铁塔开始建造时并无塔顶,直到明万历九年(1581年),在济宁道台龚勉同郡守萧公的倡议下,才集资动工将塔增高二级并冠以铜质鎏金天门的塔顶。龚勉不仅牵头改造了铁塔,还在声远楼匾额上题了字,他的官职为道台、河道分府,职责主要是管理河道,为河道总督的下属官员,而河道总督这个官衔在运河之都展馆有详细介绍。


中国运河之都展馆

运河之都展馆详细介绍了大运河在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对济宁的影响。
自元代开始,管理京杭大运河的最高衙门就设在济宁,最高领导即为河道总督。元明清三朝之所以在运河管理上如此重视济宁,主要因为济宁河段是运河畅通的关键和难点。特别是明朝为整治济宁河段,将大运河分水点设在“运河之脊”的南旺镇,规划建设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具体是将周边水源引导到南旺镇,实现在水脊上分水,方便了运河上南来北去船只的通行。
元代至元年间,大运河全线贯通,为济宁带来商贸业的繁荣,北方的棉花皮毛大豆、南方的丝绸瓷器茶叶竹木,经运河在济宁中转、交易。因商贸业带来的物产丰富,加速了手工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的蓬勃发展。比如并不盛产毛竹的济宁,因商贸带来的大批南方毛竹,催生了多家竹器作坊,主营竹器业的大街就位于大运河济宁河段的南岸,名为竹竿巷,是当时山东最大的竹器市场。

了解一座城,从一个博物馆开始。到济宁市博物馆品味一下历史沉淀下来的文物、图片和文字,你会发现博物馆所展现的儒家、运河文化,在济宁生活过的人们可能会更懂一些。

作者简介:

杨猛,家乡汶上,喜欢写关于美食、体育、电影的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