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差,如何通过文献整理自己的写作模板?

 许志阳 2020-08-28
 编者按:


王廷华老师,一个有趣,有料,坚持终身学习的神仙老师。做课很认真,课程内容质量非常高,不管是直播还是课程,每次都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今天,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王老师分享的关于「英语差如何通过文献整理自己的写作模板」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有这方面困扰的同学。

本文内容节选自王廷华老师的《零基础如何快速完成 SCI 初稿》课程。

英语差,如何通过文献整理获得写作模版?


要看多少文献?

通过文献整理,形成写作模板,这可能是我们撬起 SCI 大门的第一步。

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零基础如何快速完成 SCI 初稿》)

这张 PPT 要感谢我们团队的小熊老师,也就是在前段时间,她苦心经营两年的生命科学科研入门指导终于出版了。

她在文章中讲到,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通过学习、实践、写作来学会读文献。我们提出来了 5+3 的模式:找 5 篇综述和 8 篇论文。

通过研读综述,可以知道背景。背景,有利于写前言,同时,知道背景,在写讨论的时候,可以引用文献来支撑或排比,就完成了 HOW 和 WHY 的问题。

另外,通过研读论文,我们知道了方法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论文里,它是描述性的方法,还是功能性验证机制的方法,同时呢,在结果里我们看到别人的文章,它可以逐一展开,一段一段地去描述。

如果我们要写 SCI 论文的话,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结构: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前言,就是回答 WHY,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方法是 HOW,怎么做这个事情;结果是 WHAT,获得了什么结果,然后围绕结果进行讨论,也就是怎么样。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大胆的引,聪明的连,小心的换,学会压缩。

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来说,做科研可能有难度,但是找到好方法,效果就很显著,只要坚持住,勤努力,搞懂了,就容易。


如何分级文献?选择适合做模板的文章?

在文献的研读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文献的分级,根据分级去选择相应的模版。

文献,我把它归类为为一级文献和二级文献。

一级文献,就是原文的摘要、论文。针对这类文献,我们要去压缩它。

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零基础如何快速完成 SCI 初稿》)

如何压缩呢?我们团队总结了一个方法,在此分享给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句话:用什么方法获得了什么结果。

二级文献,是综述文献以及评述的内容。

这类内容都是别人压缩、归纳好的,别人写好的东西直接抄过来,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你是引用原来的原文的参考文献还是综述的参考文献,这还是要深思熟虑的。

选择适合做模板的文章

通过把一级文献和二级文献有序的整合后,再根据我们是做描述性还是试验性的文章,选择相应的模板。

举个栗子:

比如说,有关新冠肺炎临床特征的文章,或者脑外伤 NGF 变化的内容,我们可以找描述性临床/基础的文章做模板;

如果是功能性文章呢,可能是类似「研究脑外伤后 NGF 作用研究」这样的文章;

机制的呢,选择类似「脑外伤后 NGF 调节 Erk 机制」文章。

我们找到这样的文章,来一一做文献的整理。


如何通过文献整理自己的写作模板?

文献的阅读与压缩

在这个过程中,文献的阅读与压缩是核心。

首先,从国内外数据库查到文献以后,我们通过阅读,提取主谓宾、时间、地点。压缩成一句话:用什么方法获得什么结果(升高/降低,保护作用,机制),时空地点(部位)。这是我们实验室总结出来的摘要的压缩技巧。

当压缩几百篇以后,我们按照逻辑关系(递进,排比,分解)去进行连接和归类。那这样,每个版块讲了什么大概就有文献的支撑了。

同时,写 SCI 前,我们要知先道前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的框架。

前言:我把它总结为 A、B、C 结构;
方法:按照模型-干预-检测-统计,依次展开;
结果:组间比,组内比,层面不同,现象,功能,机制;
结论:就是围绕结果进行讨论。

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零基础如何快速完成 SCI 初稿》)

举个栗子:

我们用 EXCEL 来归类好词与好句。

比如,「 This study showed…,如果从其他文章中看到「showed」,那我们可以替换成「demonstrated」「approved」等词;

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零基础如何快速完成 SCI 初稿》)

针对修饰的成分,比如说「明显的身高」「明显」这个词,我们可以用「distinctly」「significantly」等去表达。

当然,对于副词、转折词等,我们都要把它列在表格中,这样,日积月累,你就可以信手拈来。

此外,还有一些好句的整理和积累。

比如,我们讲什么东西没有效,中国人都讲「…no effect」,然后,人家会说这是 Chinese English;而英文中常用的是:「These methods fail to…」。所以,我们要注意中英文思维还是有差距的,不能直接翻译过来。

按照上述方法,边看文献边积累,慢慢的,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词库。

归纳总结

记录以后,再归类。哪些是前言引导语,哪些是结果描述语句,哪些是文献引用语,以及总结性语句。相同类别的放在一起。

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零基础如何快速完成 SCI 初稿》)


SCI 论文写作模板结构示范

除了词、句的归类,我们团队也对 SCI 论文写作做了一个模板,在最后的时候,分享给各位。

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零基础如何快速完成 SCI 初稿》)

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零基础如何快速完成 SCI 初稿》)

我一开始没有讲这个模板,是因为,如果你不懂得词组句,不懂得句组段,那么你如何能形成自己的模板。

但是,反过来,我们有模板作为框架指导,才能去套这个机制结构。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科研论文时间】征稿通知!

稿件主题

1. 临床科研工具的分享;
2. 医学学术相关热点;
3. 临床科研文献查找、阅读的经验的分享;
4. 临床科研论文选题、写作、投稿经验;
5. 临床科研生活吐槽、成长经历及感悟;
6.  其他临床科研相关内容。

总体原则:
文章内容有干货!有干货!有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