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读书耕云种月 2020-08-28

近期,成都太古里的街拍在国外社交网站引起热议,国外网友纷纷留言感叹:四川人竟然这么时尚。

时间回拨,我们不难发现,四川文化在国外引起的轰动还不少。

为此,我们特地写作本文,讲述四川在 “ 文化输出 ” 中引发的趣闻,用不一样的视角见证四川文化的多元魅力。

01

成都采耳赢各国争相模仿

成都采耳古来有之。

采耳,和喝茶、看川剧并列为来成都不得不尝试的三件套。

有外地网友曾感慨道:“采一盘耳,打通了任督二脉!”

可见采耳不仅能清洁,更是提神醒脑啊!

采耳包含10多种工具,且功能、大小、材质都有精细要求,采耳师傅的专业程度不下于医生。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能打通任督二脉的神奇技术,被外国人发现了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印度孟买商人 Gaurav Harish ,每次到成都出差,都会火急火燎地找采耳师傅帮忙,释放他积蓄已久的欲火,每次采耳之前,都会露出咖喱味的迷之微笑。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美国大爷Franklin,第一次掏耳,刚开始有点紧张和不适,但是随着掏耳师傅的撩拨玩弄,痛苦渐变为酸爽,最后以 “ Oh,Life is good(生活太美妙了) ” 的六星评价结束。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韩国综艺来成都,也是必须要试一盘采耳。

成都毕竟太远,难解外国人对采耳的思念之情,心灵手巧的外国采耳粉丝,把采耳这门技艺引入了自己的国家。

越南采耳一条街

越南直接发展出了掏耳朵一条街。在路边墙根底下,可以看到几位男性越南掏耳朵师傅,头戴矿工灯兜揽生意。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装备虽然比不上成都的齐全,但好在价廉,10块人民币左右就可以享受一次越南版采耳服务。

印度掏耳工大军

除了越南的采耳,印度的采耳也和我们成都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印度的街头,你会发现有一群头戴小红帽,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的人,他们就是印度的一群特殊职业者——街头掏耳工。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据悉,一名印度洁耳工每天可清洁10到15对耳朵,每掏一只耳朵的报酬为50卢比(约合人民币5元)。

印度的掏耳的工具就显得比较简单,相比我们成都成套的工具,一根细细的钢针上套点棉花,再加一个小镊子,就可以完成掏耳工作。

据说在印度掏耳这行,很多都是祖传手艺,不是谁都能做的。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02

三国文化席卷全球

如果你问一个外国人“你最喜欢中国的哪一段历史?”他八成会说:“三国。”

“三国”题材的小说、游戏、漫画、电影,畅销全球,即便是对中国历史不感兴趣的外国人,也多多少少听过几个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

若要给三国文化寻代表地,四川,一定榜上有名。

成都作为三国时期蜀汉都城,三国文化遗存就有46处:武侯祠、锦里、洛带、黄龙溪、衣冠庙、落凤坡、牧马山……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德阳、绵阳、广元、南充、宜宾、西昌等地,都流传着“三国”的故事。

不少在四川举办的中外交流活动中,“三国”成了除大熊猫、川菜之外,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日本:诸葛亮成国民偶像

在日本,吉川英治创作的《三国志》,可谓是日本的“国民文学”;横山光辉创作的《三国志》漫画,共售出7000万册;光荣出品的“三国志”系列游戏,至今已有14代,是最长寿的游戏系列之一;东映动画制作史上最大制作——剧场版《三国志》,时长7个小时,耗资14亿日元。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日本人民对三国的爱从这些大制作可见一斑,几代日本人通过各种形式听着三国故事长大。

漫画和小说打开了日本人认识三国的大门,其中不少粉丝变成了正统历史粉,考证“三国”里的史实,谜团,收集“三国”名言,绘制“三国”地图,编制“三国”大词典,立志要成为“三国”十级学者。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日本街头有不少“三国”元素

“三国”在日本有一大批能氪金、有文化、爱买周边、能办活动的忠实粉丝,妥妥的“顶流”待遇。


而在“三国”天团中,日本人公认的C位非诸葛亮莫属。

在他们看来,诸葛亮就是“三国”文化的灵魂。

日本三国的开山鼻祖吉川英治都说:“孔明一死,呵笔的兴致和气力顿时都淡弱了,无可奈何。”《三国志》只能就此完结。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吉川英治《三国志》

诸葛亮的日本粉丝们多才多艺,为他挣足了排面。

花车游街:日本滋贺县,每年都要举行节庆——“大津祭”,压轴节目是二十多位壮汉拉着高达两层楼的花车在主要街道游行,其中有一辆车就以“孔明”命名。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滋贺县的花车游街

树碑:五丈原武侯祠的“心外无刀”石碑,由日本国际书画院院长野吕雅峰出资12万元,于1993年为纪念诸葛亮逝世1760周年所立。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心外无刀”石碑

写作诗歌:纪念诸葛亮的日本诗歌《星落秋风五丈原》曾收进中学课本,让无数日本中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精神,为其命运而惋惜。

除了诸葛亮,刘备、赵云、关羽等蜀汉人物也备受日本人推崇。

位于成都的武侯祠,是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合祀祠庙,每年都有许多来自日本的游客为诸葛亮和刘备而来。

武侯祠的红墙

欧美:中国版权力的游戏

除去和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和中国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欧美国家,也对三国如痴如醉。

欧美人提到三国时,都用“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来形容。更有甚者,说权游跟三国比起来就是迪士尼电影。

还有人严谨地写了文章——《权力的游戏》能从1994版《三国演义》里学到什么?文中详细对比了“权游”和“三国”的写法、故事背景、人物设计。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2019年,英国游戏公司Creative Assembly开发的《全面战争:三国》,质量上乘,被欧美人评为神作。

可见,三国本身的魅力,早已突破了文化的差别,影响着全世界。

当国外文化深刻影响着全中国时,四川文化凭借自己的独特魅力,也在影响着全世界。

03

//熊猫是如何从四川“滚”向世界的?//

如果要组建一个四川“偶像”天团,那么C位一定非熊猫莫属。

流水的偶像,铁打的熊猫。熊猫如十年如一日般地受到全球粉丝的宠爱。

央视曾在脸书上发布了一条视频“What is a Panda Nanny?”—— 大熊猫保姆是啥?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画面不清晰,内容非常简单,饲养员小姐姐抓着一只熊猫宝宝拍脑袋。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视频,一经发布,却瞬间收获1000多万点击、17万分享。

熊猫保姆也一度成为外国人最向往的职业之一。

熊猫打个喷嚏,YouTube上点击量都高达800万次;发个呆,流量就能轻松破千万,是费尽心思凹造型的网红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待遇。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海外的熊猫应援团,一国更比一国强。

在日本的国民动画《樱桃小丸子》中,有一集叫《小丸子去参观熊猫》,小丸子将看熊猫列为人生大事之一,并说出了——

“人生在世,如果连熊猫都没看过,会非常丢脸。”

在英国,有一只备受宠爱的大熊猫叫“甜甜”。201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史无前例地把它选进2011年度女性榜,跟数位公爵夫人、王妃排在一起。

荷兰,为迎接熊猫宝宝的到来,斥巨资建造了一座“熊猫行宫”,取名“Pandasia”,原材料都是从中国空运的,花费了将近5000万人民币。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加拿大整了个“National Panda Day” ——国家熊猫日,定在3月16日,全国小朋友一起庆祝“滚滚”节,比儿童节还热闹。

在粉丝们的热烈追捧下,熊猫成功突破了文化差异,成为无数海外文艺作品的灵感缪斯。

四川“滚滚”担任总票房接近20亿美元《功夫熊猫》的大男主,接的代言也都是魔兽世界、最大的美式中餐连锁店Panda Express这种级别的,硬广铺的到处都是。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而四川作为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每年都能吸引无数粉丝前来“朝圣”。各大景区外的熊猫周边专卖店,前来光顾的大多是外国人。

来过四川的海外熊猫粉们都说,熊猫和四川有着一样的气质,憨态可掬却又孔武有力。

熊猫,因萌吸粉,却又承载了无数的意义,早已成为了一个充满四川特色的文化符号。

04

//一包四川辣酱,让美国吃货们欲罢不能//

2017年,一部美国人气动画《瑞克和莫蒂》,让一盒小小的四川辣酱风靡全美。

在这部动画里,麦当劳出产的四川辣酱成为了一种能让宇宙级天才Rick不惜以身犯险,愿意花上几十年寻找的终极美味。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可惜这款四川辣酱是限定版,早已于1998年停产。

这成为了Rick永远的遗憾,也是四川辣酱迷们的意难平:

“四川辣酱加麦乐鸡块是麦当劳有史以来最好的搭配,没有之一。”

“如果麦当劳不恢复供应四川辣酱,我将永远不再吃麦乐鸡块!”

可惜麦当劳铁了心要让四川辣酱停在回忆里,就是不肯复产。

于是粉丝们又玩起了拍卖,10元起拍的四川辣酱,成交价格为1万4700美元,5万一个辣酱,堪称蘸料界的“爱马仕”。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制作四川辣酱的秘方更是无价之宝,盗版做法的视频有100多万的点击量。可惜四川辣酱是无法复制的,盗版秘方制作出来的辣酱都没有那味儿。

半年后,麦当劳终于愿意响应粉丝号召,让四川辣酱回归。

不过,麦当劳或许是低估了粉丝们的热情,每个门店只提供了几十份。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为了抢到四川辣酱,有人提前72个小时就开始在供应门店排队,比苹果新品首发还热闹。

成功抢到的人体会到了“暴富”的幸福,现场用四川辣酱换了一辆2004年的Volkswagen GTI(汽车)。

没有抢到的人,则开始举起了抗议的牌子,场面一度混乱,甚至惊动了警察出面维持秩序。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这款让美国人魂牵梦绕的四川辣酱到底有什么魅力?

尝过的中国留学生说,口感像四川郫县豆瓣与糖混合后的味道。

秘方被爆出后,郫县豆瓣等更“正宗”的四川辣酱也在国外走红。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一位销售四川辣酱的中国供应商称:“生意太好,下单的商家来自各个国家,太多了,没法儿一一列举。除非给我一张世界地图,我对着地图给你念。”

22年前,和《花木兰》一起走红的四川辣酱,也许就是美国人关于四川最初的印象,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川菜在海外走红,四川味道的国际影响力,又上涨了不少。

05

//川菜出海,征服世界胃//

川菜成功“出海”的案例数不胜数,最成功的,要数成为日本国民料理的麻婆豆腐。

在被麻婆豆腐征服的日本人中,最具代表性是一个名叫小川悦司的漫画家,在吃过麻婆豆腐外卖之后,灵感大发,创作了《中华小当家》,主角刘昴星是四川知名饭店“菊下楼”的继承人,麻婆豆腐成了他战无不胜的“利器”。

再难搞的BOSS,一尝麻婆豆腐,都会卸下锋利的盔甲,融化在绝美的口感里。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另一个日本国民级动漫Fate系列,主角之一言峰绮礼,就是麻婆豆腐的狂热粉丝,出个周边都是麻婆豆腐盖饭。

千万别觉得这些都是艺术作品的加工,现实中日本人对麻婆豆腐的狂热表现,真正诠释了“艺术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的含义。

现在日式居酒屋里可以没有酒,但不能没有豆腐。吃到一份正宗的麻婆豆腐,绝对是一件值得在朋友圈发九宫格纪念的事。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日本著名食品公司丸美屋生产的麻婆豆腐调料,日本主妇们人手一份。

为爱发电的粉丝们自发组建了后援会——“麻辣联盟”,成员们为了川菜在日本的传播努力,控评打榜组织活动一个不落:

四川料理节,人流量轻松突破10万;成员们自制的麻婆豆腐安利视频,在Tik Tok(海外抖音)热度极高。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最硬核的川菜粉丝们,直接来到四川,就为了尝一口传说中的地道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之外,还有许多川菜成为海外大热流量菜品。

宫保鸡丁是美剧中出场次数最多的中国菜,也是第一个进入英语词典的川菜;美国版《GQ》杂志将休斯敦一家川菜馆的“夫妻肺片”选为“年度开胃菜”榜首;关于回锅肉的广告片登上日本电视台……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为何四川味道能够在海外收获如此高的人气?

有人说,是麻辣本就有着奇效。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四川文化如何掀起全球狂潮?

但这样的说法还是流于表面,不是所有的川菜都是辛辣的——它的味道多得惊人,有的调料看似口味清淡,但强烈的余味会给你带来回味长久且巨大的冲击。

以麻辣闻名的川菜,其实讲究的是百菜百味,包容性极强。

川菜征服世界之旅,也就是四川文化征服世界的缩影,在保留鲜明的特色之外,能够成功地在世界各国进行本土化改造,博采众长,兼容并包,这也是四川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