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桥殇 (王曙摄影散文之350)

 王曙摄影家 2020-08-28

王曙摄影散文之350


江南有许许多多的桥,我最钟爱的是老家杭州武林门外的“洗马桥”;

江南有无数青石板桥,我最牵念的是“洗马桥”那粗糙刚毅的石阑干。

七十年的风云世故,老家的“洗马桥”早已消失,连同第二故乡温州的“纱帽河桥”。层层的怀念,次次的追忆,砂纸似地将脑海中的印象,一层层一次次地打磨,记忆的棱角渐渐地在平缓,甚至抽不出丁点印象的经纬纤丝。被蒙上悲哀,涂刷苦涩,乡愁在梦中落泪。

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朝霞黄昏中踩踏着“洗马桥”的石板,踉踉跄跄地蹒跚,摔倒时的泪水曾经滴落在石阑上。调皮的尿尿,尿湿长长的青石板,又顺着石板缝隙滴进桥下流淌的小河。桥面上回荡在妈妈一次次呼唤回家吃饭的呢喃,揪回被汗水湿透了的顽皮的童年。记得住,妈妈打着伞伫立在桥头等待放学回来的我;忘不了,当年小伙伴月下围坐桥上谈天说地吹牛皮;想得起,送一起做功课后的同桌女同学回家时,桥是刮过的那阵风……

来到温州后,依然被小城网般的河汊所迷恋,被一座座小巧玲珑的石桥所陶醉。哦,我童年的桥,烙在脑海中的那些精致而闪烁智慧的小桥。岁月匆匆,妈妈老了,几乎我们每天都要走过的“纱帽河桥”,是我牵着妈妈的手,踉踉跄跄地蹒跚。我们依然讲述着故事,我们依然要伫立在桥上望着车水马龙匆匆,我们依然将乡情默记在心。

而今,石板桥没有了,连同我们的忆念和呼吁。

拆去一批批雕刻在无数人童年里的图腾是最容易的一件事,可以不动脑子地信口开河,可以找到一万种“理由”,一个大大的“拆”字彰显着“个人的业绩”;而保护一种祖先遗留的辉煌,特别是前辈为一个地方一座城市所留下的标志,让这城市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那是很难很难的。需要大智大勇,需要高瞻远瞩的思维与沉淀,需要人一样的童年乐趣与记忆,需要敬畏老祖宗遗产的良心,还需要一颗正直的心和德行。

我们这个世界,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没有童年,没有童年美好的往事,没有在童年时奠基的大爱。似乎刚刚出树上爬下来,学会直立地行走。他们的生命是苍白的,他们认知的是当下的自我,一切以我为中心,肆无忌惮地不虑过去,不为将来,只顾眼前。这样的人一旦有了权势,那是相当可怕、可悲的。

2016/1/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