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恋 海 (王曙摄影散文之640)

 王曙摄影家 2020-08-28

王曙摄影散文之640

恋 海

  朋友,你能告诉我吗,我是否真地老了,要不然为何总是喜欢回忆过去,在回忆中自我陶醉。

  很多很多小时候的梦想和夙愿都相当眷顾我,好像都会实现。比如,少年时特别向往大海,爱穿海魂衫,果不然命运让我当上了海军。

  在大连当兵的日子里,我们驻扎在一个风光秀美的半岛,三面临海,一面靠山。那海呀,碧蓝碧蓝的,风和日丽的日子又赶上是休息日,节目排练完成后,我总会一个人顺着羊肠小道攀援到靠海最近的那座小山上。往长满青草和鲜花的山坡就地一躺,掐一野草含在嘴里,品味着那澹澹的清香和一丝丝的苦涩。遥望着风平浪静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天穹稀稀落落地飘着数朵白云,那种天海一色共蔚蓝的感觉,让人忘记这个世界的存在。傻傻地凝视着,脑海里一片空白,所有是思绪都产生了断层,我在这里感受到青春,感受到生命融进大自然的缥缈。当时究竟思考了一些什么,现在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如同一张白纸。

   军营里的星期天放假,战友轮流到大连去玩,我和几个战友都不爱进城,将名额让给爱逛大街的战友。我们爱到海边去赶小海,这里的海岸是军事区,不让老百姓进来,海产品没有受到捕捞,退潮时礁石上净是海鲜,什么贻贝、海参、海螺、寄生蟹,扇贝,鲍鱼,太多了。星期天部队就吃两餐,正在长身体的我们不抗饿,总会带一只大铁桶,爬下崖去拾取。不一会就拣满一桶,三块石头一支,拣一些沙滩上的干树枝一烧,不一会一大桶原汁原味的海鲜就熟了,战友们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餐,我们管这叫“海货打牙祭”。就是那又粗又肥的刺参不会处理,就将这些带回去送给村口的一位老大娘,大伙都管她叫“海参老太太”,是因为她处理海货相当有经验,特别是处理海参,就落下这么一个雅号。记得又一次在海边捞到一只圆桌面大小的海蜇,那透明,抖动的肉足足有40厘米厚,抬回来交给大娘,她为我们做了一大盆的生海蜇肉,加上酱醋糖,伴上蒜泥,那味道,真叫一个棒。

    大海是令人向往的,大海也给人们无私的馈赠,我们驻地的东北角,一个悬崖峭壁下面,有几座伸进大海的礁石。每年的5月1日左右这里都会涌现大量的鱼群,老百姓说这是“鲅鱼食”是被大鱼驱赶才向岸上冲的。其实这是沙丁鱼群。为什么这个时候来,为什么一直向岸上扑,不得而知。部队每年这个时候就要组织人员去打捞,捞上的鱼晒干供部队吃一年。我奉命(其实是要求)参加过一次捕捞活动。作业面不大,容不了太多的人,二三十人便占满所有的礁石了。山头的观通站还特意将探照灯射到礁石上,如同白天一样。战士们拿着各种各样的捕捞工具,守候在那里,我没有经验只拿了一个簸箕。晚上9时半左右,山上有人大声喊道:“潮涨了,来鱼了!”我低头一看,只见涌动的海水中那十几公分的鱼窜动着一个劲地向我们扑来,将小腿撞得生疼。鱼越来越厚,不一会海水都被鱼鳞染成银白色的了,那鱼群足有半米多厚。大家欢呼着拼力地捞鱼,我的那个簸箕不一会就破了,干脆用军帽来舀鱼,一舀就是满满的一帽子。将鱼倒在身后的大筐中,有人抬到峭壁下,用绞盘车拉到山上。估计也就是二个小时左右,鱼说没有就一条也不见了,只剩下浓厚的银白鱼鳞层在漂浮。那天晚上收获了好几万斤的鱼,连夜还给附近的友军送去好几卡车。

    我领略了大海的神秘,只有望见大海就没有了一切烦恼。我喜爱象征海浪的海魂衫,穿着它就会感到人生的值得。当兵的岁月是美好的,这里不会有懊悔的人生。

                              2018.1.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