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痛,这8个食疗方 止痛效果超赞

 海辉一色 2020-08-28

只要有胃病,大多都会有胃痛。

胃:冷到了会痛,饿到了会痛,热到了会痛,气到了也会痛……反正就是稍有不适就会痛。

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有胃病,却不了解自己的胃痛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对胃痛的认知:

一、脾胃虚弱。有些人先天脾胃虚弱,所以胃不能正常的消化食物,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就会不足,胃自然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从而导致脾胃更加的虚弱,引起胃部疼痛。

建议:患者平时要做好养胃护胃工作,积极健脾胃。

二、寒邪客胃。很多人喜欢喝冷饮、吃冷食,或者长期处于寒冷环境,这些都会导致胃部受寒,寒邪凝滞胃内不散,气血不畅,也就会发生中医常说的“痛则不通”。

建议:做好胃部保暖工作,特别是胃寒患者。

三、劳倦内伤。长期的劳累,饮食不规律,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疼痛。

建议: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劳作。

四、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油腻食品,以致脾胃受伤,食物在胃内不能及时消化,淤积在胃内而产生疼痛。

建议:三餐定时定量,吃清淡食品。

五、肝气犯胃。如果患者多忧思恼怒,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气郁伤肝,中医讲肝气犯胃,简单的说肝生气了,就会冲着胃发脾气,所以忧思恼怒也会胃痛。

建议:乐观的心态,病会好一半,所以胃病患者要尽量调节好心情。

既然了解了胃痛的原因,那么就要对症治疗,患者可以通过上述五点来分析自己胃痛的原因是什么?在积极避免疾病源头的同时,也要进行治疗。治疗胃病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西药可大概分为四类:中和胃酸类(如碳酸氢钠),抑制胃酸分泌类(拉唑类或替丁类)、保护胃黏膜类(胶体铋剂)和促胃动力药类(吗丁啉),而中药则注重“养治结合”全面调理、和胃健脾,如中药摩罗丹,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病有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美味、营养、缓解胃痛的食疗方。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神奇的食疗方吧。

1.老姜红糖膏

老姜250克、红糖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沸,将红糖溶入收膏,每日早、晚各服1次,4日服完。

功效:温中散寒。

2.干姜炙附子酒

干姜60克、炙附子40克。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日饭前温服1~2杯,日服3次。

功效:温中散寒。

3.粳米红糖粥

干姜5克、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红糖15克。将干姜切成片,与高良姜、花椒洗净,共放入纱布袋内盛装,扎口。把淘洗净的粳米和布袋加清水同煮,30分钟后取出姜袋,共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止痛。

4. 佛手柑粳米粥

佛手柑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佛手柑洗净,煎煮,去渣留汁,再与淘洗净的粳米,冰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功效:理气止疼。

5. 红参炖牛腱

红参、云苓8克、白术3克、牛腱150克、姜片适量。将牛腱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成。

功效:缓解胃痛,健脾和胃。

6.火腿炖冬瓜

冬瓜(带皮)500克,火腿50克。将火腿先加入葱、姜,水煮半小时,再加入冬瓜,小火炖约15分钟,加入作料。

功效:养阴和胃、健脾开胃。

7.牛奶大米粥

大米100克,牛奶500克。大米淘洗干净,加水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成粥时,倒入牛奶搅匀,继续用小火熬煮约40-50分钟即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据口味加糖或盐。

功效:暖胃、健脾、开胃。

8.苏打饼干

因饥饿产生的胃痛,可以吃些苏打饼干或软面包,暂时缓解胃酸带来的不适。建议胃不好的办公室一族常备一些在办公室。

以上是8种缓解胃痛食疗方,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如果你有需要,不妨动动手指,马上收藏吧。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字内容无关。)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