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更新】因《八佰》爆火的四行仓库,如今是何景象?

 wu6388 2020-08-28

【广振按】截至2020年8月27日19时,电影《八佰》总票房突破14亿元,创影院复工以来新纪录。《八佰》的真实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也随着电影热播火爆起来,很长一段时间其历史价值没有被重视,而经过改造设计的四行仓库,如今是何景象?

8月21日,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取材自淞沪会战的电影《八佰》上映,孤军奋战四昼夜的八佰战士们让很多人看完都一阵鼻酸。真实的场景还原,精湛的演技表现,让《八佰》瞬间刷爆朋友圈,上映6天,票房已破14亿,成为疫情后中国电影市场复工以来,首部破10亿票房的大片。

而淞沪大战真实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也随着电影的热播火爆起来,成了魔都热门的“打卡”地点,甚至有游客专程从外地赶来参观。出于防疫需求,当前展馆每天最多接待游客数量为2500人,并需至少提前一周进行预约。

那么,关于四行仓库的历史及其改造你了解多少呢?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河对岸就是英美公共租界。四行仓库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民国四大银行(中南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和大陆银行)的联合仓库,也是当时上海闸北地区最高大、最坚固的建筑物。

建于1931年的四行仓库原本只是一个仓库,然而一场著名战役的发生,让这里的历史从此发生了改变。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中国守军第八十八师军官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成功掩护国民革命军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向西撤退,振奋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四行仓库在国际上名声大振。

然而,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战争遗址类建筑,四行仓库的历史价值却被长期埋没。战后以来四行仓库只作为库房用,1980年代后曾作家具城、文化用品市场等,外立面经过多次粉刷,中央通廊被层层封堵。虽然1985年四行仓库被公布为抗日战争纪念地,1995年还成立了“八百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室”,以作为对70多年前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纪念,但直到2002年,陈列室也只扩建至120平方米,展品有限,每周开放半天。导致很多上海的年轻人,知道苏州河边有四行仓库,知道四行仓库的抗战历史,却也很难准确指出四行仓库的位置。

直到2014年,四行仓库迎来了真正的转机。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对四行仓库正式实施修缮改造。其中近五千平米空间改建成“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结合西侧纪念广场作为2015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周边规划,将建筑其余部位整体改造为与纪念馆空间更加匹配的创意办公空间。

四行仓库的改造设计以“尊重历史,全面、完整、准确的再现当时战争情景”为理念,严格遵循上海市文物局提出对西墙、南北墙、中央通廊(中庭空间)等重点保护部位的保护方案和具体作法,执行我国、上海各项规定和国际通行的“真实性”、“整体性”、“可识别性”、“可逆性”等原则。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四行仓库的1、2、3层被改造成抗战纪念物陈列馆,展出有关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珍贵历史资料。四行仓库那堵弹痕累累的“西山墙”也将得到保护陈列,向世人展示当年战斗的激烈。还增设楼电梯、卫生间等设施以方便观众参观。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展厅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共分为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六个部分。

展厅里有大量的历史老报纸、老照片和历史影视资料,总览全局的沙盘模型,栩栩如生的蜡像,再现了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日军进攻的战斗场面。

一些电影中的情节画面也能在纪念馆里找到原型。展厅的出口处还有全体四行仓库参战人员的名字墙,“八百壮士”中已有323人“有名有姓”。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于2015年9月3日开放,通过运用实物、雕塑、现代科技等手段再现当年战斗场景,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展馆开放仅20天,观众就达到65751人次,还吸引了大量台湾人士。

西墙及西侧纪念广场

展厅内,谢晋元手写家书催人泪下;展厅外,西山墙弹孔遗迹触目惊心。西墙是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战斗最激烈、受损最严重的部位,如何保护西墙是本次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当时,西墙在淞沪会战时留下了大量的弹孔,但后期墙面被整片粉刷,封堵消失了。设计师先以红外热成像仪对西墙内是否有洞口进行无损勘由导热系数相似的材料砌筑;同时,以摄影测量技术分析记录有战斗洞口的西墙历史照片,在立面图纸上准确还原洞口位置,深入探查西墙抗战时炮弹洞口遗迹,力求真实准确。

设计方前后完成了十余个西墙保护方案。从恢复1935年建成时历史面貌的实墙方案、创意展示、局部剥除粉刷外罩幕墙展示、直至最终实施的还原部分战争炮弹洞口展示战斗遗迹的方案。

实施过程中,复原部分位于梁柱边的炮弹洞口、复原战斗中受损而暴露的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柱以及砖墙、洞口内侧增设保护墙,同时应用现代材料和修缮技术,进行详细、深入的深化技术设计,以确保建筑安全、内部使用不受影响。其中,对西墙粉刷定位切割等的程序设计、炮弹洞口加固与保护设计、受损梁柱板保护设计等是专门针对四行仓库项目的创新型设计。最终,将这些弹孔的原貌一一还原,如今战痕累累的西墙警世而立控诉侵略。

而“西山墙”下,被拆除的民居和超市的空地则改为晋元纪念广场,用于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并在其中竖立抗战纪念雕塑,该场地在2015年8月开放。

在《八佰》热播的带动下,如今四行仓库即便预约名额早已告罄,仓库西侧的晋元纪念广场和西墙也吸引了很多专程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西墙下注目凝望,有人还会自发献花,表达自己对英雄的缅怀和崇敬。

文化创意办公空间

做文化创意办公,四行仓库很有竞争力:毗邻“小资情调”的苏州河,老仓库式的空间布局,步行可达时髦地标“大悦城”,离人民广场咫尺之遥。与台湾的特殊联系,更让四行仓库多了层优势。

除了纪念馆,仓库的其余空间被改造为创意办公和商业配套。增设电梯、卫生间、屋顶室外平台等共享空间,提高了办公功能的舒适度。

为展现无梁楼盖的空间特点,室内直接暴露原有楼板结构;粉刷时也很小心的保留了原仓库库位文字标记等历史信息;北立面已调低的高窗台也保留下来,以便于办公使用。

中央通廊是近代仓库建筑的特色,改造石也恢复了此特色布局并配置天窗,形成明亮的新中庭空间,也改善两侧采光。

室内设计既保留原有简朴元素,也注重烘托纪念馆入口区氛围,橡木板材铺装的大台阶和背景墙背板成为中庭亮色。

为呈现整体建筑历史风貌,六层在东、西、南三面退进,灰色立面具有可识别性并与原建筑立面协调。多处建筑细部设计吸取了原仓库建筑的特点。

在保护的前提下,采取多项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增设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扇、增设屋面保温层、设置与使用模式相匹配的设备控制系统等。

屋面雨水采用外排雨水管系统,定制铸铁方形雨水管和方形雨水斗,其样式均按照历史原样加工。

秉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设计理念,四行仓库在恢复历史原貌、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设置了抗战纪念馆、创意办公等功能空间,并增设消防设施、现代化设备等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使其不仅展示历史原貌,更能有机融入城市发展,真正让文物建筑“活起来”。2017年,四行仓库的修缮工程获评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成为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全国典范。

文章 |  睿途旅创

来源 | 网络

编辑 | 二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