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熟茶品质评鉴说明!

 益梵堂普洱茶 2020-08-28

  


普洱茶(熟茶)散茶外形审评评比条索、 色泽、匀整和净度四项因子,侧重条索和色泽两项因子;内质审评评比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四项因子,以香气、滋味为主。

1.外形

(1)条索:对照标准样比条索肥壮、紧结(或紧实)的程度以及显蜜性。以条索紧结、肥壮、重实的为好,条索粗松、轻飘、身骨轻的为差。


(2)嫩度:比幼嫩茶叶含量的多少,含量多,嫩度好,显毫性好。但普洱茶原料应有一定成熟度,尤其是用以快速后发酵的普洱茶原料应以有一定成熟度鲜叶(-芽三四叶)的为好。

(3)色泽:色泽是衡量普洱茶(熟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子,色泽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加工的好坏。色泽红褐且均匀一致的为好,表示在后发酵过程中“发酵适度且均匀”。色泽发黑或色泽花杂不匀为较差,表示在后发酵过程中“发酵过度或不匀”。

(4)匀整(或整碎) :对照标准样,比条索匀齐度,观察上、中、下三段茶物拼配是否恰当,有无脱档现象(上段茶或下段茶太多)。以拼配匀称、无脱档为好,反之则差,欠匀整。

(S)净度:对照标准样,比含梗、片的多少,梗的老、嫩程度;有无茶类来杂物和非茶类夹杂物等。以不含非茶类夹杂物、含梗量符合要求为好。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料较粗老,所以成品茶中会含有-定量的梗、黄片等,属正常现象,但不能超标。


2.内质审评

(1)汤色:以褐红明亮、红亮剔透为好;深红色为正常;汤色深暗、浑浊较差。比汤色的深、浅、量、暗、浊、透的程度。

(2)香气:比香气的纯度、持久性及高低。以陈香馥郁或陈香浓郁为好,香气陈香醇正为正常,带酸味者为差;异味、杂味者为劣质茶。

(3)滋味:比滋味的浓度、顺滑度、回甘度。以入口顺滑、浓厚、回甘、生津的为好;不苦、不涩、不酸、醇厚回甜的为正常;带酸味、苦味重、涩味重为差;异味、怪味为劣质茶。

(4)叶底:以柔软、肥嫩、红褐、有光泽、匀齐-一致为好;色泽花杂、暗淡、炭化,或用手指捏如泥状为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