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说服技巧:送礼有门道,既要有效果,还要有技术含量

 z开卷有益 2020-08-28
鬼谷子说服技巧:送礼有门道,既要有效果,还要有技术含量

弱小而又无助的西周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秦国的巨大压力,终于,西周君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必须得去秦国转一圈儿了,再不去,秦国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当然,去转转真不是去旅游,而是去参拜秦国国君。目的也很明确,搞外交,改善一下与秦国的关系,保证自己再多活几年。毕竟实力在这儿摆着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这一趟参拜秦君不光是装孙子,而是要做真孙子。

这就是人生。

周最也一起跟着西周君到了秦国,毕竟随时得有人商量商量事情怎么办。

这个时候,周最手下有一个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啥主意呢?

说白了就是送礼。

看来呀,这送礼办事儿啊,自古就是通行规则。所以日常办事儿,不要大惊小怪,跟没有见过世面一样。你想把事儿办成、办好,不送米,不送点礼,别人凭什么上心给你办呢?这事儿怎么能快点办成呢?

劝周最送礼这事儿简单,那么送点儿啥合适呢?

送一块地。

鬼谷子说服技巧:送礼有门道,既要有效果,还要有技术含量

倒不是把这块地,直接割让出去啊!在战国时代,送地不是把地直接给对方,而是送养地。什么叫养地呢?就是让人养老的地,不是盖别墅,过小日子。是这块儿地的赋税收入全部朝贡给对方,给的是税收,是这块的税收为对方所有。

所以说,实质上最终送过去的是税,相当于是变相送钱。现在送礼就比较直接了,关键是送啥也不如直接送钱

周最要劝西周君送一块地,这礼是确定了,其它细节问题呢,怎么办?

送给谁?用什么名义送?什么时机送?这也是学问。

送给谁呢?送给秦王的母亲。这个时候的秦王是秦昭襄王,他母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宣太后。说宣太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谁,其实就是传说中的芈月。

什么名义送呢?借表达秦王的孝心来送礼,让太后安享晚年。好,很好。这谋士很精明。

为什么不直接送礼给秦王呢?因为效果一般,不如借秦王送太后,这样效果最好。既表达了对秦王的尊重,又表达了对太后的孝心。其实还有另一层考虑,因为太后是最终的掌权人,秦国有一大部分权力在太后手里,太后说了算啊,不给太后送礼能行吗?得让太后高兴了,更好办事儿。

送礼的时机肯定是选择太后高兴的时候,或者刚刚参见的时候,史书没有记载。我们需要根据常识推理。

预留后路

谋士不仅设计了送礼,还为周最预留了后路。

第一,如果送礼效果好,太后与秦王都高兴,西周与秦国的外交关系得到改善,那么这个成果必然是周最的大功。因为主意是他出的。

第二,如果送礼没效果,两国得不改善,谋士还设计了一个甩锅的预备选项。已经准备好了,那就是谁劝西周君到秦国参拜秦王的,谁就会获罪。因为这人出了一个馊主意,不仅丢了面子,还失去了里子,肯定要找后账。

鬼谷子说服技巧:送礼有门道,既要有效果,还要有技术含量

所以,谋士很牛,搞来了一个两头获利的一个好主意。

秦王能选择不改善关系吗?

秦王这个时候肯定不能犯傻,他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祝贺自己的母亲,同时改善与西周的关系。为什么秦王必须这么做呢?因为好处大大的。

在西周国内,劝西周君入秦的那帮人一定是亲秦派。亲近秦国的这一派肯定不能因为这次外交关系没搞好,回去让西周君都给灭了。要是真被消灭了,那才是坏事。所以,从对秦国有利这一角度出发,保留这一派有利无害。

再说了,西周君都来参拜了,还送了大礼,改善一下外交关系,好事儿,皆大欢喜。

对于寻找机会的人来说,一定要吸取经验。

一,送礼永远都是一个办事儿的好手段,说服的好方法。可以说,送礼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无论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外交的大事。

二、送礼有学问,送什么、送给谁、以什么名义送、什么时机送、谁来送、具体怎么执行,这些都有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精进。

所以说,送礼是一门大学问,想成就事业必须精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