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场如战场,和田玉行业为什么很少出现要账的现象?

 和玉大叔 2020-08-28

你曾经要过账吗?经常听人说起:两个人之间的友情,最好的试金石就是借钱。当然在商场中欠账是非常普及的事,尤其是契约精神并不是特别清晰的中国,因要账所引发的经济纠纷屡见不鲜,和田玉如此贵重,金钱纠纷相对来说却比较少,今天且听和玉大叔来聊一聊我们行业的交易模式,都是如何保障和运行的。

和田玉在零售终端,一直奉行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公平买卖原则,对比那些和大单位打交道比较多的广告,工程等行业,总是无法避免要账的头痛,其实这些从业者也经常成为和田玉行业的客户,常年有送礼的刚需,所以在与客户的交谈中,大叔也听到过许多商业的交易纠纷的案例。

说起来我们和田玉行业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行业,有着一套稳固的交易体系,在原料端的交易奉行的是调货机制;而在终端销售却又是钱货两清,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料端的调货玩法

今天互联网买玉看起来是如火如荼,但核心的原料交易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偏向于业内封闭内销,比如给玉友进行原石定制的时候,行家在谈价往往都会精确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成本位置,货品的来源却不一定是自己挑的,有可能有多个渠道向你供货。和田玉不像日常吃喝的消费品,它的复购率相对比较低,这就意味着在原料阶段,单一渠道的销售面会非常窄,想要把一块普通的料子推销出去,唯一的办法不是提高吆喝的声量,而是想办法尽可能地展示给更多的客户。

大家见过在大型媒体上有打过和田玉的广告吗?其他因素包括新疆少数民族之间一种天然的民族荣誉感,推动着这个行业慢慢发展出特殊的串货机制,商家之间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人情网,互相之间通过熟人的介绍来达成交易或调货,通过几次交易,有了更高的信赖感,那么拿货就会更加顺畅,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有时候是可以先记账的。所以说和田玉行业实际上是个闭环商业,假如新人没有内部领路人或者有实力的商家带路,想单枪匹马参与到这个行业,难度是比较高的。

销售端的钱货两清

与原料端相互串货不同,在和田玉的终端一直奉行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古朴商业原则,毕竟和田玉作为一种非生活必需品,带有一定的享受及奢侈性质,文化收藏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立刻拿来变现,也不会对生活产生什么质的改变,兴趣因素变数很大,有许多的新客户,其实在新鲜好奇的驱使下购买玉石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该玉石产生一些厌倦感,甚至不再感兴趣。

为了避免这种很现实的情况,玉商们都是采用钱货两清的交易,规避后续的纷争可能。要是都给客户提供了很长的品鉴期,客户到手把玩一段时间不喜欢了,对玉商来说就是很大的销售损失。当然,未经雕琢的原石,也有一些非常有实力的玉商也会给大客户提供一些置换甚至回购的服务,这也是很小众的现象,并不是市场的常态。

总体而言,和田玉的买卖能延续千年,跟严格遵守这种交易的契约性还是存在很大的关联的,也希望各位玉友和玉商遵守契约精神,避免在交易后发生不愉快,买玉随缘,请考虑清楚自己的需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