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宁县闯王坡上“闯王柏”为何枯死

 大美洛宁 2020-08-28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王范镇有个“闯王坡”,坡顶有棵古柏,人称“闯王柏”。
一九九八年出版的《洛宁县地名志》第443页载:“据洛宁旧志记载,李闯王及其义军曾四次到洛宁,闯王坡的故事,发生在第四次。明崇祯十三年冬,李闯王亲率大军万余,由南阳来进攻洛宁。十二月二十二日,在王范北山坡顶安营扎寨。二十四日拂晓,义军居高临下,一举攻克王范镇。尔后陈兵永宁城外,围攻三昼夜不克。二十七日深夜,城内饥民响应,火烧县衙,义军乘机攻破县城北门,知县武大烈和万安王被擒杀,明兵部侍郎张鼎延匿井三日得以幸免。后人为纪念闯王,称该坡为闯王坡。”
《洛宁县地名志》第66页载:“闯王柏位于王范北闯王坡顶,原树枝倾斜,上面可以坐卧多人,比黄山迎客松更为迷人。传说明末李自成当年常坐树上洞察敌情,故名闯王柏。1958年大跃进时,在柏树下斜坡上挖崖刷写巨幅跃进标语,造成该树缺水死亡。九十年代初枯枝被窃,今剩枯干犹存。”
闯王坡上的跃进标语我亲眼所见,“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万万岁”十三个大字当时在郑卢公路上都清晰可见,但字体并不太大,根本不会因刷崖而造成闯王坡水土流失致闯王柏枯死。

一九五八年,烧木炭大炼钢铁,洛宁县城附近树木砍伐殆尽,因当地百姓视“闯王柏”为神树,许多人家的孩子还认“闯王柏”为干大,因此,树下常香火不断,百姓都不愿伤害心中的神树。“闯王柏”还顽强地活着。
一九六零年由洛宁高中杜诗选老师带领孔学起、马治民、金新民等四位学生写的“闯王坡”三字确实很大,崖面十多米见方,字的笔画五尺宽,用石灰糊涂抹半月才完成。
一九七五年,全县开展平整大寨田,闯王坡前又现“农业学大寨”巨幅标语。那时“闯王柏”虽有秃顶,但侧枝仍呈苍翠,刷崖导致古柏缺水而死理由不足。至于何年彻底枯死,考证无果。据附近一位老者讲,当时青少年经常攀树观景折嫩枝撇幼芽促使了古树的死亡。
民谚“千年槐万年柏”。可见柏树适应性很强,寿命很长。古树“闯王柏”树大根深,枝叶细碎耐旱,怎能因干旱而死呢!应该是古树自身的原因,它不愿再活于世而自然死亡。这可能与人们送它的“闯王柏”名号有关。
洛宁县境内兴华镇有东汉时距今两千多年的“刘秀柏”,陈吴乡东寨子村有唐朝的千年“太子柏”,至今都还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为何仅有三百多年传说的“闯王柏”却死去了呢?原来,那两棵千年古柏都与帝王有关,有美名傲立于世,而“闯王柏”却是为纪念草蟒英雄李自成而得名,且闯王在洛宁更被污名化,被封建统治阶级说成是“血洗永宁”,十恶不赦的罪人。
的确,明末李自成义军曾四次围攻永宁城。一九九一年版《洛宁县志》第六页大事记载:崇祯六年(1633年)十二月,李自成义军攻打永宁城,原四川巡抚张论,捐资募兵,偕川将固守。义军伤亡103人,未克暂退。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李自成义军破永宁城。擒杀万安王朱采轻于城北。知县武大烈、举人张赞、监生张祚延、张琰以及主簿魏国辅、教谕任维清、守备王世正、百户孙世英均被处死。(详情请看洛宁城事2018年10月14日发表的明末永宁风云)
从历史史实看李自成义军攻永宁、破永宁杀的都是王爷、官府爪牙、有功名者及其帮凶和富豪,从没见残杀平民百姓的实例。
而四年后闯王义军攻下北京城,逼崇祯帝吊死煤山,义军推翻了明朝帝制,但能掌权,成为憾事。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把闯王李自成的义军赶出北京城,使之成为草寇。于是,污名扑面而来。谬传闯王破永宁城后血洗永宁,闯王坐在闯王坡顶的闯王柏上八方观看,发现哪里冒炊烟,就派兵丁去杀人。还传说他把钱撒在路上,如发现钱少了,说明还有人,就派兵到处寻找杀死,永宁境内血流成河,死尸遍野。闯王李自成背上了恶名,“闯王柏”也成为帮凶。
流言传至今,有人还信以为真,以讹传讹,说得活灵活现。一次,我游闯王坡拜谒闯王柏枯桩,巧遇两位身着制服,四十多岁的年轻人,像似机关干部,边走边讲李闯王的故事。一人问,洛宁人为啥都是从洪洞移民来的?另一位答,不知道。这下前一位找到了卖弄自已的好机会,就说,你不知道李自成血洗永宁,把洛宁人都杀光了才从山西洪洞向永宁移民。我听后给他们解释说,李自成破永宁是明末的事,明朝洪洞大移民是明初的事,相差二百多年呢,有何相干!那位年轻人还不服输,回应,老年人都是一辈传一辈这样说的。
在以前的历史课本上李自成是一位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大英雄,他是劳苦大众的领袖,他领导的义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当时有句顺口溜:“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不知当今的历史课本上是否还有这些内容?为啥机关干部还有如此之说呢!

古来都是“胜者王子败者寇”,“功过自在人心”。统治阶级当权者黑心血口,让他们说去吧,谎言说一千遍也不会成为事实!
李自成义军四攻永宁城到底杀了多少人?请看义军要寻杀的目标,城破匿井三日而幸免的进士张鼎延在他写的“异井记”里是怎样说的。民国六年《洛宁县志》点注本第483页写道:“贼渠李自成传呼遍索张进士不得,随移营王范镇,系阖县士民于西关之空野,下令使过堂,万安王及青衿百余,民千余被诛……”文中可看到,李自成既要屠城,何必还需过堂?他破城后还让张的家丁王建国等人拿义军腰牌去买马,家仆叶呜春出井后还被差去往王范送军粮,这些人都没被杀害。义军数天后到溪源寨追捕张进士,百姓言说张已离去,兵丁退返而回,连张藏身之处的百姓也无伤害一人,怎能说闯王杀红了眼,见人就杀,赶尽杀绝呢!
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恶毒的诽谤,世代相传直指闯王,李闯王无力招架,有口难辩,何况闯王早已故去,怎还能辩解!
无奈“闯王柏”也受牵连,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万物皆有灵,“闯王柏”也不愿受其污陷。与其矗立在这里被人指桑骂槐攻击主人,自身痛绝又无以言表,不如天意自绝于世,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证清白,为主人洗刷污名,而追随主人去陪伴闯王亡灵。
此观点仅属个人愚见,世人会觉得荒唐可笑。因此,不求认同。可你对“闯王柏”之死有何看法呢?
马老虎作品集锦:
排险
咒神
家有一宝
因祸得福
师恩难酬
一把黑豆
乱世县长
姓氏趣谈
杜鹃啼血
忆军士班
初入校门
上海之旅
毕业典礼
西山纪事
破碎大学梦
母亲节感言
拜洛宁老子墓
明初移民见证
明末永宁风云
浅谈上古八姓
防人之心不可无
功臣骡与功臣炮
老三届心路记忆
荞麦食品好处多
“鬼节”说鬼
公交车上耍无赖
马老虎人生感悟诗四首
游览洛宁古迹抒怀五首
忆偃师高中六七二班学友师长
军旅生涯——军歌嘹亮
洛宁县故县镇寻峪传说
美食薏米引发的历史冤案
洛宜马氏五兄弟家族
幸福!毛主席接见了我
《在礼百年》1——11
《在礼百年》——在礼新貌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二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三
《在礼百年》——在礼村百年巨变
洛宁县故县镇岭南村马家传奇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马氏家风
怀念母亲做的干干儿和芝麻烧饼
回忆洛宁县下峪镇上庄小学勤工俭学
回忆六零年洛宁故县水库工地扫肓
《在礼百年》人物篇 烈士、地下党、民主人士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花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锁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马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刘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李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张氏
彭祖活了八百八不该对妻说实话
洛宁县城郊乡溪村村姓氏文化调查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贺氏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郭氏、在礼王氏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陈氏、故县陈氏
老虎啸雄风 生彩耀平生——《同共和国一起成长》序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一、家传往事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二、孩童岁月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三、跃进年代
回忆七零年洛宁县城关公社在礼大队干群治理洛河片段
洛宁在礼刘氏世系碑序、在礼锁氏家谱序
你是否还记得昔日的童谣童曲儿......
梦回童年——童谣、童心、童真、童趣......
妈妈做的美食搅团
来自阴间的爱
怀念母亲做的干干儿和芝麻烧饼
讲好洛宁故事之 饮食文化篇:捞汤——鸡蛋面叶
马老虎人生感悟诗四首
秤的学问
兔爷显灵
洛宁传说故事——仙妖之战
55年珍贵的老照片
党的光辉照万家
我们见到了毛主席

作者简介:马老虎,生于1948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人,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一书。

洛宁城事(公众号)

洛宁城事今日头条号

洛宁城事搜狐号

洛宁城事360快资讯

洛宁城事都市头条号

洛宁城事抖音号:1126156080

洛宁城事抖音名称:洛宁城事

业务:图文、视频广告拍摄、制作、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