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先安卓两年?iPhone 8面部识别用的这技术

 威锋科技 2020-08-28

1

细节渐渐清晰

当听说新一代的 iPhone 8 将要放弃 Touch ID 指纹识别,转而采用面部识别技术的时候,相信不少果粉的内心深处是抗拒的。

倒不是说大家对苹果的技术力不放心,毕竟那么多年用惯的指纹识别,突然就说要丢了,这种事情无论经历个多少次都不会习惯的。还有就是 iPhone 8 身上好像搭载了太多的新技术,苹果为了这次大周期的更新是不是走得有点太远?人们这样担心着。

但是包括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和彭博社爆料大神马克·古尔曼在内的这些可靠来源都信誓旦旦表示 iPhone 8 会采用面部识别验证,这可由不得大家不信。

不过好在接下来我们听到的都是好消息:马克·古尔曼爆料称 iPhone 8 的面部识别机制能够在瞬间完成验证。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如果不方便面朝手机时该怎么办的问题,他也表示手机即使放在桌上,它一样能够识别到人脸。

光从体验上来说,理论上面部识别肯定是比指纹识别要更好的了,毕竟这相当于又节省了一步操作,将验证工作更多地交给设备,而不需要用户自己主动去做。那么苹果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华尔街日报》带来了更多的消息。

2

新的消息

《华尔街日报》不久前爆料称,苹果用在 iPhone 8 身上的 3D 感应核心技术已经确认,是一种名为“结构光”的解决方案。所谓的结构光是一种主动式光学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结构光投射器向被测量物体的表面投射可控的光点、光条或光面,再由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最终得出物体的各项立体数据,再加以应用。

那么这个技术应用在 iPhone 手机的摄像头上也是同样的。首先红外线发射器向人脸或其他别的什么物体上发射大量的红外光点,然后系统根据这一片光点因为投射在表面上产生的畸变,算出非常准确的深度数据来,从而完成对人脸或别的物体的识别。另外,红外光的反射还会被接收器接收,根据这一来一回的时间,设备也能够判断该物体的位置。

事实上结构光技术并不新,业界对它的应用也已经有些年头了。不过我们都知道苹果更习惯使用成熟的技术,这倒是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华尔街日报》称 iPhone 8 因为使用的是红外光作为识别的手段,所以它的面部识别并不会受到光线条件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全黑的室内,手机一样能够识别到人脸并完成解锁、验证等操作。

相比起一些竞争对手单纯使用前置摄像头录制画面,然后再用算法去分析识别 2D 图像的做法,苹果的选择无疑会更加准确,适用的情境也多得多。

3

其他人会怎么做?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面部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还相对很不完善,即使是有也只是纯粹通过摄像头进行图像识别而已,这样的方案一是精确度不足,二是识别速度太慢,三是无法适应低光环境。这样的面部识别只能作为一种实验和噱头,并不能真正成为让消费者接受的日常功能。

事实上安卓那边也暗暗有动作。几天前高通公司发布了第二代 Spectra 图像信号处理器。相比起第一代产品来,第二代 Spectra 加强的方向正是 3D 感应技术,尤其重在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实现更好的人脸识别上。因此高通提出了三摄像头方案,以便进行更加细腻的深度感知等处理。

现如今各家的技术发展都表现出殊途同归的态势,尽管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但大的方向总是朝着一个目标的。一旦高通的第二代 Spectra 得到广泛实用,那么安卓这边也就有望将要进入面部识别时代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很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因为根据分析师郭明錤最近的说法,高通的这套系统至少要到 2019 年才能真正投入到市场中,因为它的算法目前还不成熟,而且测试中发现它还有各种“设计和发热问题”。

郭明錤还认为,尽管苹果在面部识别的推动上准备要变得积极起来,但它的竞争对手们却显得异常犹豫,现在仍然在观望,它们并不确定面部识别的采用能够让用户体验有一个大的飞跃。这对苹果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它能够凭借优秀的表现强势推动面部识别体验成为主流,那么就能够在其他厂商犹豫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优势。

4

期待可能性

面部识别毫无疑问会让 iPhone 8 的体验更上一层楼(当然前提是它表现稳定),但作为核心技术的 3D 感应其潜力却不只是这一点而已。

我们在之前说过,结构光技术不仅可以扫描人脸,还有各种物体表面,这就让它具备了相当高的可玩性。像是物体识别这样的实用功能,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它也可以做到速度又快又准确。像英特尔类似的 RealSense 技术,甚至还有人用它来制造平衡车,使其更好地识别周边环境。这个技术能够被人发挥到什么程度,确实很难想象。

人们现在还不知道的是,苹果会不会开放 3D 感应功能的 API,让开发者能够自由地将它应用在自己想用的地方。这样一来,凭借开发者们各种不同的创意,3D 感应就能够在面部识别之外,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不过从苹果一贯的做法来看,它似乎更喜欢循序渐进的开放,尤其是牵涉到安全的技术,不会贸然全部放开。在这一次的发布会中,我们可能会看到 3D 感应功能仅限于原生的面部识别和物体识别。不过即便如此,新技术中潜藏着的无数种可能性,还是会让人非常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