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拍卖鉴赏(四)

 江湖无岁 2020-08-28

清早期 “大明宣德年制”铜螭龙耳三足炉

此炉铜制,唇口外侈,束颈,肩略平,鼓腹。肩部铸塑镂空螭龙双耳,龙姿矫健,其后肢攀壁,前肢搭沿,龙身拱起,龙头高悬于炉口之上,呈回首瞭望之姿。龙首目圆瞪,似翘望远方,阔吻高鼻,张口露齿。两耳后仰贴于头侧,鬓毛卷曲垂至前爪上。鬣毛卷曲成环状贴于身侧。龙姿矫健张力,螭首凶悍威风。肩部铸阳文篆书“寿”字,旁边饰以卷草纹。腹身梅兰竹菊交错掩映,取“福禄寿喜”之意,有狻猊坐卧其间,或为正面,或为侧身,形态不一。另有灵芝、寿桃等祥瑞之物分布其间。下承象首三足,长鼻为柱,形象壮硕。底部錾刻太阴阳图,围绕阴阳图阳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字与字间饰以卷云纹。整器雕工细腻,包浆莹润,炉形特别,工艺称佳,铜质实沉。狻猊,为龙生第五子。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似狮,平生喜静不喜动,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多有此形象,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

清早期 “癸酉钟岳精制”铜蚰龙耳炉

此炉仿宣炉之经典款式蚰耳炉,口平微侈,束颈,鼓腹下垂,外撇圈足。其上蚰龙双耳,上部圆润平缓,下部纤细柔曲,渐渐变垂龙尾。底部起框,以镌楷书“癸酉钟岳精制”款识,字体遒劲,刚劲有力。整器色泽沉稳,厚重大气,包浆莹润。此耳龙身弯曲如蚰,故称蚰龙,三卷谱赞美此形制为“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勘诸实物,令人信服,炉身线条流畅柔美,观久不厌,宣德皇帝置于书房朝夕相伴,后世仿之亦多,足征美之鉴赏,千古一同。杨钟岳,号大山,生于澄海县苏湾都金砂乡(今溪南镇银北乡),后徙居揭阳县官溪都(今仙桥镇)槎桥乡、海阳县上莆都(今潮安县彩塘镇)仙乐乡。先辈是弘农郡(今河南宝安市东北)望族,父亲杨昌时乃乡贤。杨钟岳自小聪颖超群,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人,十八年 (1661)考中进士,3年后补殿试三甲考为第二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是清代潮士登瀛(唐太宗所选十八学士组成学士馆称“登瀛洲”)之始。后历任户曹、会试同考官、奉敕监督通州大运西仓漕务、云南清吏司主事、湖广司员外郎、钦差提督凤阳等处粮储运饷屯榷、兵部职方、清吏司督捕郎中、加二级;福建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布政司参议,加三级,封大中大夫。所到之处,关注民生,剔弊励懆,革陋规,禁侵渔,立下法规十分周详,执法严格,使积奸狡吏没有敢试法者。

清早期 “满室奇香”铜蚰龙耳炉

炉铜质,炉型宽扁,腊茶色,外壁光素无纹,口平而略薄,微侈,颈微束,腹圆润得体,略下垂。此炉点睛之处在其双耳,单看其耳,又似蚰龙耳,又似如意耳,上耳根平缓而肥润,似龙首衔炉,下耳根纤细,如龙尾下垂,耳中部出现似如意耳修饰,大朴不雕。整器铜质精纯,入手沉坠。其造型端庄沉稳,又不失清秀雅致之感。包浆厚润,保存完好,气韵沉静肃穆。古代文人,插花、焚香、品茗、是为乐事,铸器而寄胸臆,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也是我们现在能见到此类器物的原因之一。文人参与制作的器物,多生动有趣,人文气息浓厚,此炉即是代表之品。

明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三足炉

炉为铜胎镀金,盘口,束颈,丰肩,鼓腹,下呈三象首足,象昂首挺鼻以撑炉身。炉身外壁通体蓝色釉地,加以掐丝珐琅工艺装饰。口沿外饰回纹,肩部掐饰各色如意纹一周,炉身掐饰缠枝花卉纹,大朵的宝相花相隔分布,排列有序,花瓣分为内外两层,均以不同釉色施绘,呈现繁茂多彩之效,莲花周围枝叶满铺器表,繁而不乱,呈现富丽华美之效。肩部对称饰鎏金螭龙耳,龙背弯曲呈弓形,双眼雕琢展现其神俊灵秀之态,其中一爪向外抚地,龙首转颈回顾其尾足,整体造型设计精妙。炉内及炉足亦鎏金,炉底饰莲瓣三圈。整器掐丝工整,填色仔细,镀金光亮,金光熠熠,纹饰布局繁密规整,富贵荣华,彰显宫廷显赫之权贵。此器工艺复杂,技艺高超,寓意祥瑞,宫廷气息浓郁。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这种工艺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

明晚期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小盘一对

此对花卉小盘造型一致,均为敞口,弧壁浅腹。整器以蓝色珐琅釉作地,并以掐丝珐琅工艺加以装饰。盘底正中各有一圆形开光,内填以白色珐琅釉为地,上绘红色菊花图案,菊花花瓣排列齐整,四面分出墨绿枝叶,叶片左右分作两半,相互对称。开光周围均于蓝釉之上绘六朵花卉纹样围于中央花卉周身,六朵花卉形制相似,仰俯相见,布局交错,流露韵律美感,花卉施色分以红、白两色为主,其中又间采黄、绿、蓝色点缀其间,以增多姿变化之势。盘侧内壁绘各色云朵图案,造型小巧。外壁亦以各类釉色绘五瓣花朵装饰,其中各花皆由枝干串联,环绕于外壁器表,颇具观赏价值。整器造型规矩,表面釉料匀称平滑,柔和温润,湖蓝色色调呈现沈郁静穆之感。

明 铜胎掐丝珐琅三足盘

此盘圆形,敞口外侈,弧壁,浅腹,底承三云足。铜胎,以蓝色珐琅釉作地,并以掐丝珐琅工艺绘花卉纹以为饰。盘底以金线勾边,盘心镶太极阴阳图,一半涂金,一半涂银,甚为独特。围绕太极阴阳图以黄、绿、红、蓝、紫诸色绘五朵缠枝菊花纹样,花瓣瓣瓣分明,周身以绿色枝叶相互簇拥,枝叶弯转自然,肆意蔓生。盘内壁绘一周缠枝花卉纹装饰,花叶娇嫩小巧,绿叶缠绕间,花瓣施以黄、绿、红、蓝、紫诸色,间隔施染,颇具装饰意味。整器造型规整,雅致精巧。

清早期 紫檀诗筒

此笔筒纹理美观的紫檀制成,直身圆口,下承三小足。通体光素无工,以自然瑰丽纹理取胜,予人以简约雅致之感。整器造型虽小巧却不失端庄规整之感,展现紫檀自身气质之外,又不失书卷文气,多年的把玩使得笔筒周身形成浓厚的包浆,历史气息浓郁,温润凝重,色泽深沉。

清早期 黄花梨案上案

通体以黄花梨为材,小独板案面两端嵌入小翘头。边抹四边底端押窄线,下接牙板,牙头铲地浮雕卷云纹,边缘起线。腿足以夹头榫纳入案面,足端外撇,为“香炉腿”。腿足间绦环板透雕灵芝纹,雅致可观。此件小案虽非大器,但榫卯严谨考究,标准明式做法,造型秀美悦目,朴质简练,平淡耐看。历经多年传承,保存完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