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新知:皮肤科医生低估的药物——壬二酸

 细雨微风s 2020-08-28

壬二酸在玫瑰痤疮、寻常痤疮和黄褐斑治疗中有效,并且很少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壬二酸是一种天然的饱和二羧酸,在皮肤病学中具有许多药理用途,包括抗炎、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等特性。

实际上,研究已经证明壬二酸可用于治疗玫瑰痤疮、寻常痤疮以及数种色素沉着相关疾病,包括黄褐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其应用细节到底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01. 壬二酸用于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治疗效果显著


玫瑰痤疮患者的面部皮肤会产生过量的丝氨酸蛋白酶激肽释放酶-5(KLK5)和异常的抗菌肽酪蛋白素(CAMP),会影响炎症进展,血管生成和扩张。向分化的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添加壬二酸,可显著降低KLK5以及总蛋白酶活性。每天外用15%的壬二酸凝胶治疗9天后,治疗组小鼠的KLK5和CAMP显著低于对照组。壬二酸可通过修饰KLK5和CAMP对玫瑰痤疮的治疗产生功效。


除了抑制KLK5外,壬二酸还可以发挥其抗炎活性,特别是通过激活PPARγ(一种参与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炎症的受体)对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治疗产生较好的效果。壬二酸可以抑制IL-1、IL-6和TNF-α的表达,从而降低活性氧和促炎因子的水平。



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壬二酸在玫瑰痤疮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样本量最大的研究涉及961例丘疹脓疱型患者,他们接受每天两次15%的壬二酸泡沫剂治疗,持续12周并随访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壬二酸泡沫剂更为有效,有效率为23.5%(对照组)与32.0%(壬二酸治疗组)(p <>



另一项RCT研究发现15%的壬二酸治疗与对照相比更有效,治疗后丘疹脓疱型患者的红斑和炎症有所改善。在两个单独的RCT研究中,对于皮损、炎性红斑的平均减少率而言,壬二酸比0.75%的甲硝唑凝胶更为有效。当甲硝唑凝胶的有效性达到平稳状态时,壬二酸凝胶在随访15周时仍继续产生改善作用。

总之,有许多证据支持壬二酸可以用于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对于炎症性皮损的改善尤其明显。在已报道的研究中,壬二酸的主要副作用是轻微、短暂性的刺痛、灼热或瘙痒。

 

02. 壬二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益处与副作用并存


壬二酸具有抗菌和抗炎特性,研究认为壬二酸通过抑制微生物蛋白的产生而表现出抗菌活性。鉴于此特性,壬二酸可能有助于治疗寻常痤疮。此外,壬二酸可改善毛囊表皮过度增殖和炎症,并且不会影响皮脂腺。

2016年欧洲痤疮治疗指南建议,壬二酸可作为轻中度痤疮的单一疗法或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并且适合用于维持治疗。尽管壬二酸对于粉刺的疗效不如炎性痤疮,但除成年女性痤疮患者外,对于非炎性和炎性痤疮患者,推荐使用20%的壬二酸乳膏或15%的凝胶剂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壬二酸的其他益处包括改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降低炎症后色素沉着。


在迄今为止最大的RCT研究中(n = 220),每天3次使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与1%克林霉素联合治疗12周后的效果优于每天两次使用20%的壬二酸乳膏。两组之间炎性皮损的百分比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其中BPO + CLN下降52.6%,壬二酸下降38.8%(p = 0.0004)。壬二酸治疗组出现干燥、瘙痒、刺痛和红斑等副作用,原因可能是用药剂量过大(每天两次)。



有报道关于使用壬二酸治疗寻常痤疮的副作用包括干燥、脱皮、瘙痒、红斑和烧灼感,但这些副作用都很轻微。因此,壬二酸可以用于治疗寻常型痤疮

 

03. 壬二酸可以改善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对称的、色素沉着性斑疹,通常出现在曝光部位。壬二酸通过抑制DNA合成和线粒体酶,从而抑制黑素细胞。壬二酸还具有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可用于色素沉着相关疾病的治疗,比如黄褐斑。


在目前样本量最大的研究中,对329名黄褐斑患者进行了维持24周的治疗,比较20%壬二酸乳膏和4%对苯二酚乳膏的效果。壬二酸治疗后的痤疮评级、皮损大小和色素强度的降低显著优于对苯二酚。



另一项研究纳入155名黄褐斑患者,他们每天接受两次20%壬二酸或2%对苯二酚乳膏的治疗,持续24周。73%的壬二酸治疗患者与19%的对苯二酚治疗患者相比,获得了更好的疗效(黄褐斑色素强度和皮损大小为衡量指标)。两种药物在治疗开始时均报告了短暂的、轻度至中度的刺激性反应。

大多数研究报道的副作用包括干燥、瘙痒、刺痛、灼热和红斑,但这些症状往往是短暂的并且相对影响较小。确实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使用壬二酸治疗色素沉着,但也需要更大的研究来具体评估壬二酸在受黄褐斑影响最大的深色皮肤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 

大量研究证明了壬二酸在玫瑰痤疮、寻常痤疮和黄褐斑治疗中有效,并且很少会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对于这些皮肤病患者,壬二酸可能是一种有效、耐受性较好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Tamara Searle, Faisal R Ali, Firas Al-Niaimi. The versatility of azelaic acid in dermatology.

J Dermatolog Treat. 2020, 4;1-11.
[2] Thiboutot D, Anderson R, Cook-Bolden F, et al. Standard management options for rosacea: The 2019 update by the National Rosacea Society Expert Committee. J Am Acad Dermatol. 2020, 82(6): 1501-1510.
[3] Nast A, Dréno B, Bettoli V, et al. European evidence‐ based (S3)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update 2016–short version.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6, 30(8): 1261-8.
[4] Bagatin E, Freitas THP, Rivitti-Machado MC, et al. Adult female acne: a guide to clinical practice. An Bras Dermatol. 2019, 94(1): 62-75.


本文首发:医学界皮肤频道

本文作者: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