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应对智能制造焦虑症

 昵称71321263 2020-08-28


▲《老王漫谈》第97期

望高兴叹

市场低迷

疲于应对

X

X

X

X

TALK

如何应对

智能制造焦虑症

纺织

纺织产业尽管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产业,但是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制造业范畴并不落后。

特别是近年来智能制造的步伐越来越快,在纺织业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继南通大生与经纬纺机合作建立国内第一个智能化车间以来,无锡一棉、山东魏桥、新疆利泰、山东华兴等企业都有智能化生产线的落成投产。

近期行业内高度关注的两个智能化样板工厂是武汉裕大华河南永安新建的智能化工厂。据称是目前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两条生产线。

(武汉裕大华工厂)

万锭用工在10人以下,夜班无人值守,清梳(甚至精梳)联,粗细络包联,机器人运输,大规模数据采集处理,远程控制工艺参数……这些几年前还在描绘的远景规划目标,似乎很快将成为现实。

我们可以预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不过,回到现实当中,国内绝大部分纺织企业,离这样的场景还有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

大部分企业家对于未来的智能制造仍然没有感觉,迷惘、疑惑是普遍的。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市场低迷,更迫使多数企业疲于应付当下的生存与运行。

有一位中小企业老板说,不跟上智能制造,我们将会被时代抛弃,那是等死。而要进行智能化改造,投资巨大,实力不够,硬上等于找死!

对照那些高大上的先行者,不少老板觉得遥不可及,只能望高兴叹。对未来的前景,多少产生一丝悲观与焦虑。

这样的情绪似乎还比较普遍,老王暂且称之为智能制造焦虑症。

老王为此讨教业内的一些企业家,他们对智能制造是怎么看的?归纳一下,或许可供参考:

一、等待时机。目前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真正要达到好的性价比,技术上完全成熟可靠,还有一个过程。新技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快速更新迭代。举个例子,有钱的人可以现在就买5G手机,但是再等一年,不但会变得更便宜,性能也会更好。何况5G网络现在还没普及呢!

二、先把自己内部的事情做好。基础管理不扎实,员工素质不提高,哪怕再先进的智能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就像智能手机的道理一样,普通话说不标准,语音输入的功能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三、产品定位与创新更重要。就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多数企业面临产品结构调整的课题。国际竞争加剧,冲击最大的是纯棉产品和常规普通品种。如何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应该是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

(福建新华源发展集团)

福建新华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粘胶纱专业工厂,120万纱锭至今没有长车,没有集体落纱,极少有所谓的智能化设备,更谈不上智能化系统,但却是业内盈利水平最高之一的纺纱厂。老王闻悉,即将扩建80万锭新工厂正在规划智能制造计划,请教陈宗立董事长如何实施智能化方案。

他的回答是,循序渐进!

老王认为,对于多数企业,这应该是最现实的策略。

关于《老王漫谈》

《老王漫谈》是中国纱线网重磅打造的栏目,中国纱线网总编王果刚用三十余年的纺织从业经验,全球实地考察的感悟评论纺织天下事,探讨行业新趋势。

如果您有好的题材或者话题,也可以直接留言,可能就会出现在下一期《老王漫谈》哦!

分享知识,让纺织业变得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