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417期潇风||谁是谁的谁13集

 北上广文学 2020-08-29
谁是谁的谁》--潇风



谁是谁的谁
□ 潇风


来来往往的人,谁认识了谁,谁与谁相逢,谁是谁的谁……
                                         《谁是谁的谁》歌词


第是十三章 若他是我的“那个谁”多好啊!
来到大街上,舒晴、王小倩以及“领导”等几个人便顿感一阵深深地寒意袭面而来,刚才在舞厅因跳舞运动而生的那股热劲一下子全无了,都纷纷裹紧自己的衣服,身子也个个萎缩地如同缩头乌龟般。“领导”感叹道:“一年真的快哟,再过几天又是霜降了。”听了他的话,大家也都发起了感慨:“难怪到了晚上感觉到越来越冷了,唉!城里还真的是不知季节已变换,如果不是‘领导’说起,我们还不知道已是深秋了,难为我们‘领导’同志却居然还分得清季节的变换,我们只知道过着、过着,哎,天就怎么一下子就变冷了,这时心里方明白冷天已到了。”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笑着来到了胜利路的岔路口,“领导”打住脚步,拱着手说到:“各位美女,已到了我和你们各奔东西的路口了,恕不奉陪,我就从这边回家了,你们慢慢走吧!”“哎,‘领导’,你真是个无情的人啊,刚才在舞厅里还和我们的舒美女‘谈情’谈得那么深,现在说走就走,也不送送我们,你看,今晚的月色是那么的好,大家一起走走吧。”王小倩望着那轮高挂天空的皎洁秋月说到。“就是啊,谁说都市的月色不美?我看今晚我们这小城的月色就让人看起来特别舒服,哎,真的,要纠正刚才王小倩的错误,‘领导’不是要送我们,正确的说法是送舒晴美女,我们只不过是搭在她翅膀下而已。”另一个同事也插话到。面对王小倩她们的打趣,“领导”倒是很认真地说到:“嘿嘿!说心底里的,我还真的想做你们的护花使者,但是你们没开口,怎么好意思跟在你们屁股后面呢?否则,这大街上的人们以为一流氓跟在你们后面,想寻机进行骚扰哩!”“呵呵,那就好吧,我们就今晚正式批准你为我们的护花使者。”“呵呵,我也同意啊!”听了“领导”的话,另几个同事都纷纷接话表态同意。看到几个同事都说要“领导”送,舒晴也笑到:“那就这样定了啊,以后每次散舞后‘领导’都得认认真真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我们这些美女们护送好,呵呵!”看到大家都这么说,“领导”也就没推辞什么了,就陪着她们继续往前走。她们几个当中,除了王小倩、舒晴的家离“夜来香”舞厅要远,其她几个的家都比较近,所以很快就逐个陆续地分开了,只剩下王小倩、舒晴、“领导”三个人继续往前走,三个人又相互调侃着走了一程,来到了龙山路翠竹广场的亭子边,王小倩也停住脚步告别了:“‘领导’,我家就在前面,舒美女就交给你了,你可要一定护送到家,少了她一根毫毛,明天拿你是问。哎,对了,今晚既然月色这么好,建议你们两个等下不如从这里沿着河边的沿江大道前行,走到银苑家园处,然后再拐上小康街,走不了几步就到了舒晴的家,沿着河岸,踩着溶溶月色,慢慢步行着,慢慢谈着,你们俩心里真的不知会有多舒畅哩!可惜我就不能了,呵呵,拜拜,同志们,有空明天晚上舞厅再见。”说完,王小倩也拐身走进了她家的住所区。听了王小倩的话后,舒晴和“领导”两人觉得她的建议很不错,就真地沿着河边的沿江大道前往舒晴的家,此时,河里不知什么时候弥漫起了很大的水雾,使江面以及小县城如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在如水的月光照射下,显得更是缥缥缈缈,朦朦胧胧了,也让秋夜中的小县城显得更有一番动人之处。“去过凤凰县城不?”“领导”问到,“没去过,只读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从小说里面知道那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舒晴答到。“嗯!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个县城也很美丽,你看,典型地依山傍水,这是最难得的,我觉得,不管是大城,还是小城,得有山有水,因为有山则让城市有了秀气,有水则让城市有了灵气,我们这个县城正好都具备。只不过遗憾地是我们这里县城的城建改造脚步阔了一点,有些古城原始风貌未能保存下来,我记忆当中,原来小城沿江两岸也像凤凰古城那样有着很多地吊脚楼,城区中间也有着很多狭长而又古香古色的青石板巷,可惜在城建改造中都被拆除了,所以现在有人调侃,说风景实际上就是古人建筑下来的房屋、但现代人还未能来得及拆除的,在某种角度上来说还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的。当然,我们这个县城也还缺一点,那就是文化底蕴不足,缺乏沈从文先生那样的大手笔去把这县城以及这方山水写出来去展示给世人,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和梦想就是写部象样的小说,也以我们这个县城为背景,把这小城的美丽以及我们这里的人文风情写出来,呵呵!”“领导”的话不由勾起了舒晴的回忆,回想起了童年、少年时她和小伙伴在那些青石板巷中穿梭嬉闹的情形,而小小的她以及小伙伴们也就是在那些青石板巷中穿过了童年,穿过了少年,如今,那些青石板巷连同自己的童蒙时光都已成了记忆中的遥远风景了。于是也怅惘地感叹道:“唉,是啊,还真让人怀念那些吊脚楼和青石板巷哩!如果这些现在还存在,不说现在的县城会更美丽动人,至少可以让慢慢变老的自己在某个夕阳的傍晚,徘徊在这些悠长的青石板巷中,追拾那些已流逝的年华片段,也许现在,你们也不会跑到凤凰古城去看风景去了,希望你的小说早日写成,我第一个去做你的衷心读者和粉丝。”“一定努力,喔!今晚上这河边的月景真的确实好美,这美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亦,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道在这江畔初见月的是谁,这个人一定很幸福,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多年来人们总是在重复着同一个故事,变化的只是其中的角色,在江边惯看秋月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人上演,而现在故事的角色变成了我们两个哩。”“领导”动情地对舒晴回说到。“你不是说要写小说啊,那就正好把我们今晚上在河边一边溜达一边踏月的事情作为故事写进去啊,咯咯!”舒晴玩笑道。“那是的,一定要写进小说里去,而且还要写进我自己的日记里去,就凭和你这样一个大美女月下漫步的美好时光一定得留下点文字记录,就像你刚才说得那样,也好在到老的时候重新拾取今晚和你在河边踏月的美丽片段。”“领导”也玩笑了起来,“哟,我们俩光顾着说话,已经到了走到银苑家园处,前面就是小康街了,再向前走30米就到了我家,你就送到这里好了,不好意思,辛苦你送我一程,回去的时候,你也注意一点,现在也已经够晚了。”舒晴叮嘱“领导”到,“行,一定注意,呵呵,我一个大男人怕什么,难道还怕被‘劫色’不成。”“领导”说完,就潇洒地向舒晴挥了挥手,转背走进了溶溶的月色中。舒晴望着“领导”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想,如果他是自己真正的“那个谁”多好啊,相信生活定会比郭明过得好而且有滋味。


作者简介:


 李喜外,笔名潇风,湖南湘煤集团湘永矿业公司职工,热爱读书写作,经常用笔记录生活,多次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