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418期 滕远渊诗歌

 北上广文学 2020-08-29


《诗歌十首》—— 滕远渊


 

湘西诗人滕远渊古典诗歌十首
这十首诗歌是诗人漫由的代表之作,当漫由感叹世间天地变换无穷之时,遂写下这些文风飒沓的诗篇。秋色染透天涯,他扔迎风春意浓。东风破尽年华,吾只待玲珑月下……
长城巍峨,蔚为壮观。千里的延伸汇聚了中华民族无穷的历史脉络,诗人就在这历史的兴起衰落中觅得人世沧桑。
《中国凤凰.南方千里长城》
巍巍长城,千山一脉。漫道两边,石垒成墙。为之工农有多少?如其砌石无数块!观看山下,万分感慨。疑似当年,红尘滚滚。谁愿汗流泪洗面?不叫红叶落尘埃;长城远望,千姿百态。万物景象,由然而生。山峰白云好奇娇,眼前数它最风采。茫茫石道,从何修来。一条巨龙,锦绣中华。不见长城路遥远,未懂古人心悲哀!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它盘踞山岭的身影背后是历史烟消云散的沧桑。作者别出心裁,从长城工匠们的艰辛说起,并把长城作为一个缩影,联想到中国这条巨龙,在长峰白云之间穿梭千年。细细品味,仿佛眼前出现了一个画面:作者站在长城之巅,登高望远,见到城墙下的万物景象。寥寥几句,便有英雄豪迈之感。
                  《夕阳下.江溪村》
                     堰坝桥下溪水流,
                     农家姑娘手捥袖。
                      洗衣人见夕阳落,
                      忙捶棒响传四周。
从这首诗中,我看到了滕远渊诗歌的另一种风格,清丽自然,柔美婉约。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语言朴实无华,却给我们构建了许多美丽的意象。桥下流水叮咚,夕阳的余晖斜照在小溪之上,农家姑娘在嬉笑间盥洗衣服。耳边似乎既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又听到姑娘们谈笑的声音,还听到捶棒声响,整个画面既宁静悠闲,又颇有动感,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象鼻山.吸戏水》
                   象山不舍漓江美,
                   座秀石鼻吸(戏)之水。
                   入园游子不识景,
                   旁路观者笑而归。
中华二零一二年八月十二日, 作者在八月桂花飘香的时节游览了桂林,被象鼻山的美景倾倒。漓江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两岸尽是奇峰连绵,怪石嶙峋,山水互为交融,自成一景。可是这样的景色却不是每一个到漓江的人都能欣赏。作者话锋一转,一句“入园游子不识景, 旁路观者笑而归。”互为映衬,相当巧妙。
                   《桃园春色》
                     桃花真够春,
                     惹蜂采蜜勤。
                     迎风瓣儿落,
                     飘于树下人!
桃花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骚客们喜欢吟诵的对象。早在《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赞誉。桃花或被比拟成美人,或是春天的象征,但作者却独出心裁,别有匠心,独独抓住了桃花飘落的场景。桃花飘落在树下人的身上,引起了读者的联想,使这首诗读起来别有意蕴。
              《七夕,七夕.独我孤兮!》
                       意举狂饮千杯酒,
                       欲醉吟咏歌七夕。
                       牛郎织女时相会,
                       亦于此夜七月七。
                       唯有月下对影人,
                       不见银河鹊桥起。
                       莫非王母又刁难,
                       鹊桥会别了无期?
                       但使天地难长情,
                       银河隔望寄相依!
中华二零一六年八月九日深夜,酒醉后的诗人漫由内心思绪情怀万千,亦在感慨无限悲凉之时而作吟的这首《七夕,七夕.独我孤兮!》的诗歌。每年的七夕都是众多爱侣成双结对之时,对于诗人漫由的神秘情感,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劳燕分飞又或是心有所属,形同当年陆游与表妹唐婉的凄美爱情,“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莫非王母又刁难,鹊桥会别了无期?诗人也向上天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何时才能找到心中的那个归属呢?
                         《誓英雄志》

   

                           牺牲藏红尘,
                           未能埋我心。
                           幼年之大志,
                           终身勤乃成。
这首诗颇有英雄豪迈之气,不禁让我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即便是“牺牲藏红尘”也“未能藏我心。”作者有一种不到功成誓不还的情感,这是作者心中对英雄的无限向往。但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唯有终身践行一个“勤”字,才能实现幼年之大志。
《虎门壮志》
林公则徐,虎门硝烟。其壮千秋志,能日月可明鉴。 风火桥澜,羞色晚霞。人迫囧途时,望沧海见南沙!
这又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佳作。作者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说起,说林则徐的志向永垂千古,日月可鉴。最妙的是,最后一句人迫囧途时,望沧海见南沙。作者点出自己是在生活窘困的状态,然而却有一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感。在内心低潮的时候,作者不畏风雨,反而直面迎击风雨,终于豁然开朗,遇见了美丽的南沙半岛。
                     《吟诗咏志》
                       人生何苍茫,
                       诗(饮)者名千秋,
                       世上除李白,
                       天下有漫由。
这首诗写到李白,一句饮者名千秋想必是化用了李白的“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作者欣赏李白的才华横溢,更欣赏李白浪漫自由的豪放性格,力士脱靴,贵妃研墨,都是古来的佳话。而这一点,恰是诗人所欣赏的,他钦羡于李白的浪漫自由,便自称自己为漫由诗人。
                   《月影下.咏怀》
                    美景良宵当欢聚,
                    月下独我空饮吟。
                    前世今兮同明月,
                    未见昔日对影人?
                    今月古时照李白,
                    此夜焉能明我心!
                    月秋寒风吹白骨,
                    醉死来生还恋君!
             中华二零一六年九月一十五日。
月,自古以来都是牵动着文人骚客内心情丝的意象。作者望月独饮,想到这轮明月不仅此时照着自己,也在千年之前照着李白。于是,他不禁凭吊起李白来。此时此刻,作者想要有人倾吐内心无限的心事,奈何月下只是独我一人你,只能“空饮吟”。于是伤感、苍凉、孤单等等的情感,便如潮水一般向作者席卷而来,使得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怀古诗歌。
                 《湖南湘西.天坪山》
                        小径通天台,
                        此处望山外。
                        不遇古人去,
                        但见今者来!
湖南湘西、乃是中国一个大山深处充满传奇,且又环境无限魅力,使人感觉向往神秘的地方! 然,湖南湘西地方山水尘林宛如少女,望不断的古今梦境,更似眼前美人青春,男儿百看未厌,永猜莫穿。那般的纯洁与内在高雅惹引人于 自然中心入迷茫,久久不愿离去,老死都想着把它拥有!中国《湖南湘西.天坪山》呤。便是现代诗人滕远渊,早年吟作的其中一首湘西诗歌!
  滕远渊,90后知名大诗人、书法家。湖南湘西麻阳人。信仰道教,马克思列宁主义。



【作者简介】
          滕远渊,原名 滕建玉,乳名:滕细伢子、滕小子,字 小子,号 诗人漫由。1990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南湘西麻阳县,江溪村·七组。他从小跟爷爷学习书法和诗歌,研习书法十年之久,从小就读过千家诗,让他对中华传统文化诗歌书画艺术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寄情于诗,是诗人漫由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寄情于字,亦是诗人漫由与自我的相处方式。他一生坚守古典诗歌霸气吟作风格以及传统书法狂放自然的艺术创作。2012年创办(诗人乐园)文学交流分享群。对诗歌的热爱,倾注了他诸多真挚情感,“风破尽年华,吾只待玲珑月下”,带着这份纯真创作,他的多篇作品在“诗歌圈”和大众视野流传开来。其中,《中国凤凰·南方千里长城》、《夕阳下·江溪村》、《象鼻山·吸戏水》、《虎门壮志》等诗歌是他的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