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诗刊】No.11364期F版||岸边新柳绿 ​作者:田野

 北上广文学 2020-08-29
广
欢迎阅读


诗歌和我们日子的一部分。--广州诗刊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2020年邀请大家来评价我们作者的作品,您可以留言评论,或者投票,互动是最好的文学活动,欢迎您参与到这次有趣的文学活动中来!


岸边新柳绿
作者:田野


伴随惊蛰的虫鸣,柳枝黄了,柳枝绿了,柳色弥漫在春天的烟波里。也许下面这首小诗正是此时此刻北方春天的形象写照:
柳条百尺拂银塘,
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
水中柳影引他长。
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新柳》的小诗,刻画了江南的春天,赞誉了严冬后柳树春天的萌发新绿的状态,但谁能够说北方春日的柳色不是这样呢?
柳树是世界上最普通的树种,但也许正是因为其普通,所以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柳枝依依,柳影长长,古道长亭,灞桥诉别,河湖岸边,屋前舍后,无处都少不了柳树身影。
春天来了,是谁最先传递春天的信息呢?当然是柳色,在冬日尚寒时,九九歌就告诉我们: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寒风中随风摇弋的岸柳,蕴育了春天的故事,是她告诉我们,冬天就要走了,春天就要来了。
岸边新柳绿,飞花入庭堂。柳色装点了春天,让春天更美丽。当一片片芽黄寖染了枝条的时候,春回到了大地,伴随着黄莺的叫声,柳枝随风飘逸,演奏出春的旋律。
又一个春天来了,虽然新冠病毒仍然在神洲作最后的疯狂,但柳色却不会因瘟疫而退却,相反,枝头早已写满了春的信息。小区的几棵柳树已然芽黄,望着那一天比一天泛绿的黄芽,我想起了颐和园昆明湖沿岸春风中,那一棵棵随风揺弋的老柳,它们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迷人。于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去那里沿河看柳。
颐和园自抗疫以来一直没有关闭园门。伴随春天的到来和国内抗疫形势的基本稳定与胜利在望,园中的游人逐渐增多(大家都是佩戴口罩的),园中服务人员用手提喇叭播放着游园需佩戴口罩和不要聚集的注意事项,大家是绝对的遵守。
昆明湖波光粼粼,佛香阁巍巍耸立,春风吹皱一湖绿水,游人沐浴在春风里。我看到,知春亭的柳枝已然泛绿,湖岸边一株株老柳吟唱着春天的歌谣。春天的风是暖的,春天的水是蓝的,春的柳是绿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虽然昆明湖不在江南,但此时的湖水,绿的发蓝,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柳丝长,春雨细”,伴着绵绵细雨,嫩芽将会变成了柳絮,两岸飞花,漫天劲舞。剪刀似的春风剪出了细叶,夏天可能就不远了。
正是:
岸边新柳绿,湖水绽如蓝。
黄芽鹅毛翠,千树丝绦先。
阳暖听黄鹂,碧色衬远山。
玉带弯似弓,春意最阑珊。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感谢一路有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作者:编委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