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栀子

 遇见I中医 2020-08-29

  栀子

    栀子作为药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翻阅古籍,我们会发现栀子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在《神农本草经》中,栀子被列为中品,“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渣鼻,白癞,赤癞,疮疡。”意思就是说栀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古时指的“栀子”为山栀子,但在古时候因为栽培技术、交通运输上的困难性,山栀子在产量上一直都处于稀缺的状态。所以人们在培育的过程中就发现了水栀子,这一品种不仅个头大,产量还非常高,所以水栀子逐渐取代了山栀子。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水栀子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书中曾写道“凡使勿用颗大者,号曰伏尸梔子,无力,须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上”,文中所说的“伏尸梔子”就是水栀子。

     今天,作为药材的栀子就有了山栀子和水栀子之分,从外形上看水栀子和山栀子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就在于水栀子的大小和长度都会比山栀子要大一些。

  全面解析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栀子的功效和作用,咱们就需要把栀子分门别类起来,不同的部分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咱们先来谈谈栀子果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一:泻火除烦

    栀子果有清热散火的作用,常常被用于治疗热病发热,心烦意乱等症状。栀子如果搭配豆豉一起食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发热、胸闷、心烦等现象。如果情况严重,出现了高热烦躁、神魂颠倒的情况,可以利用栀子和黄连等清热解毒的药材一起搭配使用。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缓解小儿狂躁的药方,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把14个栀子果和一个独蒜一起捣碎,然后加入少许盐放在小孩的肚脐眼即可。

    友情提示:因为栀子有除烦的作用,所以对于长期失眠的朋友,可以试一试上面的方法,可能可以缓解失眠的困扰。

功效二:凉血止血

     如果出现因为上火引起的流鼻血、眼睛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就可以食用栀子来缓解疼痛感。如果是流鼻血,就可以搭配生地、侧柏、丹皮等药材;如果是眼睛肿痛,就可以搭配菊花、决明子等药材;如果是口腔溃疡,就可以搭配黄连、金银花、连翘等药材。

功效三:泻热利湿

     泻火利湿主要治疗的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所造成的黄疸、皮肤发黄无光泽、精神不振、食欲不高等症状,常常与黄柏、茵陈蒿一起搭配使用。在《广西中草药》一书中就有关于治疗黄疸的药方记载“取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对于幼儿黄疸反复发作且西药无效的情况下,可尝试此法。”

说完栀子果的功效和作用,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栀子花的作用。

栀子花含有丰富的三萜成分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物质,对于人体的肺、肝等都有好处。

    栀子花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释痰液而通顺气管,有止痰化咳的功效。做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准备三个煮熟的鸡蛋,将其剥去外壳,然后与栀子花一起煮三十分钟左右,每天分三次食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咳嗽等症状。

     一:治疗声音嘶哑,只需要准备五到七朵栀子花,用煮沸的水冲泡,直接饮用即可。

    二:缓解肺热引起的咳嗽,栀子花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释痰液而通顺气管,有止痰化咳的功效。做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准备三个煮熟的鸡蛋,将其剥去外壳,然后与栀子花一起煮三十分钟左右,每天分三次食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咳嗽等症状。

   三:通肠胃 排宿便。栀子花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长期食用栀子花可以有效地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大便的排泄,有预防痔疮和直肠癌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栀子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的,在《本草汇言》中就有记载“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意思就是说脾虚便溏的人不能食用栀子。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实用复方

1.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NONG: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6]

2.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6]

3.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栀子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6]

4.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6]

5.治尿淋,血淋, 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6]

6.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6]

7.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6]

8.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9.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6]

栀子-原植物

10.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6]

11.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6]

12.治肺风鼻赤酒:老山栀为末, 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6]

13.治赤白痢并血痢:山栀子仁四七枚。锉, 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6]

14.治热水肿:山栀子25克,木香7克,白术12克。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6]

15.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6]

16.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濒湖集简方》)[6]

17.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6]

18.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6]

19.治疮疡肿痛: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 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20.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6]

栀子-原植物

21.治远年日久 内外臁疮:山栀(烧作灰 研为细末)、乳香(另研)各半钱 轻粉少许.上再研为末 用瓷器盛贮.每用时先将葱白、花椒煎汤洗疮.稍歇 再温浆水又洗一次 候恶水去尽 再将白水煮百沸 候温再洗.但疮口脓水血丝清水各尽 又用粉帛拭干.然后敷之.如干者香油调敷 湿者干掺.但恶疮口满实软 绢帛护之.中硬不作脓者未可用.如肿软有脓者 依前法再洗 敷贴之.(《普济方》奇妙栀子散)[6]

22.治下疳疮:栀子一枚 去穰 装入明矾末 面糊合口 火烧存性为末.洗净 干掺上.(《奇效良方》栀子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