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德发的哲学思想:提问主义

 书童的主人 2020-08-29

杨德发的哲学思想:提问主义

/杨德发

校对/于海玲

杨德发,中国物理学会会员,重庆市重点课题《学本式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获奖80余次,在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公众号上发表文章900余篇,阅读、收藏、转发分享杨德发文章,请关注《提问学》公众号:tiwenxue123手机:18983078247微信:cq-ydfyxs。于海玲,小学数学教师,牡丹江市第二期“名优工程”骨干型教师、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执教的《数学广角——问题解决》获牡丹江市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竞赛特等奖。手机:13199337376  微信:sd867324492

杨德发今年52岁,其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过程,现在定型为“提问主义”。通过本文对“提问主义”作一个简略的介绍,以饷读者。

一、提问主义是什么?

提问主义是将“提问”放在第一位的哲学思想。也就是在杨德发看来,无论是搞好学习、工作、研究,还是搞好生活,“提问”均是最重要的。提出问题,人的大脑就可以思考问题从而有可能解决问题给出正确答案。杨德发与其他学者不同的地方在于:杨德发认识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在不断地提出一个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如果是解题者能答对的,合起来就能完成整个问题的求解;这些小问题如果是解题者暂时不能答对的,解题者还要把小问题进一步分解为小小问题、毫问题、微问题,直到每个问题解题者均能答对为止。杨德发称这种求解有难度的问题、大的问题不断降低答题难度的提问叫“降阶提问”。根据笔者的研究,不断采用降阶提问,辅之以作图法,让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任何难题均可求解。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把提问练成绝招,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在话下,所以“提问”是最重要的。有必要创立提问主义哲学和提问学。

提问主义可以翻译为:The Quizism。

二、提问主义不是什么?

提问主义不同于古今中外已有的各种主义和学说,是一种全新的以“提问”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学说,这种学说把“提问”放在第一位。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他们都提出并解决了几个大问题。但是他们一般没有研究他们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发现他们解决问题也是用的“提问”。解决问题也是用的“提问”是杨德发首先发现的。所以提问主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家学说,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

三、提问如何分类?

提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若以学习来看,提问应当遵循“由易到难,直到最难”的原则。也就是提出的问题难度系数是越来越大的,前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后一个问题的台阶,杨德发把这种提问叫升阶提问

我们在解决一个大问题或者一个难题时,则要把问题分解为一个个解题者能答对的小问题、小小问题、毫问题、微问题,要分解到解题者能答对为止,杨德发把这种提问叫降阶提问

四、为什么要提出提问主义?

之所以要提出提问主义,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提问”的重视。只要学会了提问,学精了提问,人们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变得极强。

从提问主义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人:人是善于提出问题的高等动物。其他动物是不善于提问的。人类的大脑结构复杂,其功能是思考。提问前人的大脑要思考,到底提个什么问题?怎么提问?提出的问题会不会伤到别人?提问前人的大脑是要思考的,不思考他提不出来问题。提问中还要反复思考。提问后,问题提出来了,要解决问题,人的大脑还得思考;要把已经提出的问题分解成可以答对的小问题,人的大脑必须思考;给出每个小问题的答案,合成整个问题的答案,人的大脑必须思考。问题解决之后,人的大脑还要反思解题的策略、方法、步骤、手段、规律及陷阱等,形成经验、教训,提炼出新的理论,还得深入思考。提问之前必须思考,提问的过程也在思考,提问之后去寻找答案的过程更是思考,反思是深入思考。提问即思考。一个人要变得厉害,莫过于学会提问、学精提问。杨德发通过30多年的思索发现:所有问题的解决是不断地用提问法,把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小小问题……直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杨德发提出了提问主义哲学、提问学。

会提问就会思考。

思考是不断提问,不断思索,不断给出答案。

“输入-加工-输出”说(IPOT)可缩小为“问-思-答”,其中的“思”是不断提出小问题、小小问题、毫问题、微问题,给出自己能答对的问题的答案。

学习的本质是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有现存答案的问题。

工作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是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决定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

研究的本质是解决没有现存答案的问题。

生活的本质是解决生存问题、发展问题、传宗接代问题……

所有问题的解决均是用提问。

善问者问一得三。

贤问者问一得十。

圣问者问一得百。

神问者问一得千。

学精提问,所向无敌。

五、提问主义的来源?

1987年笔者在重庆师范学院读大学,买了俞吾金著的《思考与超越》,书中有一个专题是“哲学与问题”。书中讲道:“哲学起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斯蒂尔说过:‘释义学的核心是问题。’‘如果我们不提问,我们就学不会任何东西。’”“说得简洁一些,问题就是哲学家。”由此联想到解放前李大钊和胡适在北京大学的争论,笔者当时提出:何不建立一种新的哲学“问题主义”?问题主义将问题放在第一位,对问题加以研究,提出系统的学说和理论。自1987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笔者一直以问题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行动。后来考虑到研究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于是又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定位为“解题主义”——也就是将“解题”放在第一位。2016年6月13日在写作《为解决问题而阅读》一文时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引文及我当时的认识如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原来对这句理解有偏。现在我认识到,提出问题重要,解决问题更重要。很多中国人都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没有几个人去解决问题。光能提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还不等于白说。所以我们要为解决问题而阅读。”

什么意思?也就是直到2016年6月13日,杨德发依然认为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体现的是解题主义的思想。

2014年1月2日,笔者在电脑中建立了一个文件夹“问题主义参考”,收集了古今中外的学者大量的对“问题”的见解。

2016年12月14日,在《校长传媒》公众号上刊发《怎样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提问主义的答案》一文,在全球首次使用“提问主义”一词。

2018年1月24日,朋友圈潼南区刘献鞠在西南大学“小学数学‘提出问题’教学工作坊”学习,西南大学邀请了美籍华人蔡金法作关于“问题提问”的专题培训。我看了刘献鞠老师分享的美篇之后在家中研究物理难题的求解,突然神助我也——产生灵感——所有物理难题的求解均可用提问来引起思考,给出答案,就是前面所述的降阶提问法。于是所得结论:所有问题的求解也是用提问。当即决定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定型为“提问主义”,不再变化。

2018年5月16日,写出《钱钢对话杨德发——写作的奥秘》,刊于2018年5月17日的《提问学》(原名《学本之教》)公众号上。该文给出了写作的本质——自问自答

2018年5月17日,作《朱自清<春>提问还源》,将朱自清在写作《春》时提出的问题全部还源出来。该文刊于2018年5月18日的《提问学》公众号上。朱自清本人没有想到,他在写作《春》的过程中提了70个问题。

2018年高考前夕,撰写了多篇用提问法和作图法结合求解高考物理试题的文章刊于《提问学》公众号上。

2018年6月10日,收集《刘开:问说》,刊于2018年6月11日的《提问学》公众号上。

2018年6月18日,收集《屈原:天问》,刊于2018年6月19日的《提问学》公众号上。屈原在《天问》中一口气提了171个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柳宗元作《天对》,给出了答案)

2018年6月20日,《提问学》公众号上刊发《已知:quiz=提问,kid=小孩,求:quiz kid=?》一文。

2018年11月17日,撰写《做事学》一文,全文用提问法提出122个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

2018年11月29日,撰写《深度备课》,全文用提问法提出了129个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

2018年12月23日,杨德发创办的公众号《学本之教》成功更名为《提问学》。杨德发决定从2018年12月23日起直到去见马克思止,把“提问”二字研究透彻,把“提问”用于方方面面。“提问”造福于中国人,让“提问”造福于人类。杨德发希望去世之后,后人在其墓碑上刻上“提问主义创始人  杨德发”。

杨德发小学是在农村读的村小,一年级读的复式班,成绩是满分或接近满分。后来未读第三册,就跳读第四册。跳读之后直到考上大学,语文都没有考及格过。在仁贤中学读高中时,语文老师钟少林在杨德发的作文本的批语是:“您的作文和字连小学生都不如。”确实如此。2006年,杨德发提出“如何让人轻松学好汉语?”为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用物理科学方法研究汉语学习花了十多年的功夫,创立科学汉语,编写出《科学汉语丛书》(待出版)。杨德发高考英语只考了9分(满分100分)。在研究科学汉语的过程中不得不对比英语,于是将研究汉语的物理科学方法用于研究英语,提出“如何让中国人轻松学好英语?”拟出版《科学英语丛书》,帮助中国人轻松学好英语(因精力及资金有限,研究现暂停)。杨德发高中在仁贤中学读书时,默默无闻。后来因为经常向物理老师、班主任刘永斌问问题,刘永斌老师就让杨德发当上了物理科代表。当上物理科代表之后杨德发问题更方便了,对物理兴趣更浓了。虽然1981年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直到补习两次之后才于1983年考上大学,但是1983年杨德发的高考物理考了84分(全县单科第一,也是重庆师范学院物理系录取的60名新生中的单科第一)。杨德发工作之后,将提问法、作图法授给学生,基础最差、智力最差(智商80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均能达到优等。一点不夸张地说“提问”改变了杨德发的命运;“提问”也改变了那些用杨德发传授的“提问法”学习的学生的命运。

杨德发读高中时学不懂的地方经过思考仍不懂的→大量地向物理老师提问→当上物理科代表→学好了物理→考上重庆师范学院物理系→对杨德发最差的两个学科分别提出“如何轻松学好汉语?”“如何轻松学好英语?”两个问题→研究这两个问题拟出版《科学汉语丛书》《科学英语丛书》→杨德发对自己最擅长的学科发问“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学会高中物理?”→编写《TDSE物理》(高中版,40小时)→杨德发用提问法和作图法指导最笨(智商80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达到优等→……→“提问”最重要、“提问”第一→提问主义哲学、提问学。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六、提问的条件?

提问需要条件吗?答:提问是无条件的,不受限制的。甚至可以对“提问的条件?”这句话中的每一个字及标点符号提出问题:

什么是“提”?

什么是“问”?

什么是“提问”?

什么是“的”?

什么是“条”?

什么是“件”?

什么是“条件”?

什么是“?”?

当我们带着上述八个问题思考时,不难找到这八个问题的答案。

tí,垂手拿着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灯、提篮、提包等。形声字,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大篆字形在下述图形左上角。“提”字左边是人的手,提着右上角的开门的钥匙,“提”字右下角是“走”字,人提着钥匙向门走去,去开门,去打开知识、智慧之门。《说文解字》:“提,挈也。”“提”还读dī,[提防]小心防备;dǐ,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问(wèn,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请人解答:问答、问题、问鼎。形声字,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问的甲骨文字形见上图右上角。当我们来到一道门前,如果门是从里面闩(shuān)上的,我们一般会问:里面有人吗?请开门!”“问”是入门的必要手段。入门之后要登堂到入室,更要边走边问,不然可能误入旁门左道,误入歧途,误入陷阱。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学而不问,难点未破,最终是没有学问;边学边问,打破沙锅问到底,所有难点均可突破,所有难题均能做对。我们用帕累托法则来看看“学问”:80%的简单的仅花20%的精力即可学会,20%的难的要花80%的精力去过问才能学会。很多学习者之所以学习失败,就是问得太少,不敢问。我经常这样鼓励学生提问:“您去问老师一个问题,问完之后看看舌头还在不在?”脾气不好的老师可能因您的问题而冒火,但绝不会把您的舌头割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与您接触(含网上接触)的人大量提问,是增长学识的捷径。不耻下问、不耻中问、不耻上问、不耻左问、不耻右问、不耻前问、不耻后问、不耻内问、不耻外问、不耻向任何人或物提问。有疑惑而不提问才是可耻的。《说文解字》:“问,讯也。”

提问:(1)提出问题要求回答。(本文中的意思)(2)传讯审问。自己提出问题可以要求自己回答,也可以要求对方回答,还可以是对方提出问题要求对方回答,对方提出问题要求我回答。要答对答美,必须思考。杨德发说过:“思考是学习之父。”

:(一)dì 箭靶的中心: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二)dí 确实:的当、的确。 (三)de (1)用在定语的后边:新建的铁路、悠久的历史、提问的条件。(2)用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的、卖菜的。(3)与“是”呼应表示肯定语气:我是不会去的。特别注意:“的”有三个读音。“勹”表示箭靶上一个一个的圆环(10个环),圆环中心有一个白色的“丶”。“的”是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占4.8867%。中国人的特性全在这个“的”字中——做事有极强的目的。(与英国人大不同,英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the”,神,占4.3%)《说文解字》:“旳,明也。从日,勺聲。”(许慎没有看到甲骨文,《说文解字》的许多解释是错误的)

条(條)tiáo,植物的细条枝;长条形的东西;条理。形声字,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说文解字》:“条,小枝也。”《尔雅》:“桑柳丑条。”“条”的另一读音tiāo,挑取:蚕月条叠。

(条的甲骨文)

jiàn,(1)量词,用于个体事物:一件事。(2)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零件儿、案件、条件。(3)不平常的大事情:事件。(4)文书证明之类:文件、来件、证件。会意字,从亻(人),从牛。《说文解字》:“分也。从人,从牛。牛大物故可分。”本义:分解,分开。

条件:逻辑上指假言判断所反映的某种事物情况赖以产生的事物情况。有三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又必要条件。

无条件:没有任何条件,不附带任何条件。

?:问号,中英文通用。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可以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像人的耳朵,表示无论外界输入什么信息,都要转化成问题人才能思考。笔者2011年就提出“知识问题化”。上海现在的课改叫“问题化学习”。拉丁语Quaestio意即问题,简写成Qo。将大楷的Q写在小楷的o上的符号经转变后便成为现代的问号。

七、对什么提问?

可以对一切提问。

屈原对天提问,介于“天地君亲师”,天是最高的,对天提问有点不敬,所以其作品改为《天问》。

问天:天问。

问地:毛泽东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杨德发的答案是“提问主浮沉。”

问人:问自己、问别人。一定要多问。

问植物:与植物对话。

问动物:与动物对话。

问矿物:与矿物对话。李四光提问:“中国大地下面有铀235吗?”

问器物:与器物对话。

……

问文字:如何理解文章?

问画:达芬奇为什么要画《蒙娜丽莎》?张择端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

问琴声:牛能听懂琴声吗?

……

问万事万物。

问物须用好拟人这种修辞方法。

八、提问之后在哪儿找答案?

在自己的大脑中找答案。叫做内生式学习。苏格拉底发明“精神助产术”。学习者也可以自己对自己用“精神助产术”。最好的方法笔者提出的降阶提问法

在教材里找答案。

在教辅书中找答案。

在图书馆中找答案。

在旅游中找答案。

在博物馆中找答案。

在百度上找答案。本质上看百度是个答案库。

在中国知网上找答案。

QQ上、微信上找答案。

在调查中找答案。

在实验室中找答案。

……

九、怎样提问?

小学可以根据学过的12个学科的知识来提问。初中、高中可以根据学过的15个学科的知识来提问。大学可以根据58个一级学科的知识来提问。可以用升阶提问图、降阶提问图、提问清单、发散思维图、思维导图、表格等各种工具辅助提问。杨德发根据一块砖头,提了500个问题,能给出这500个问题的答案的人,就是研究砖头的真专家也。用提问法,可以帮助普通人花100小时变成专家,谓之“100小时理论”。比1万小时理论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效多了。

十、提问的成本是多少?

提问成本很低,几乎为零。需要用笔在纸上画、记,或在手机的记事本上画、记。

十一、在什么时候提问?

在醒着时提问。“由每天思考16小时”升级为“每天提问16小时”。对梦寐以求的事,还须要在梦中提问。有许多发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提问而得出答案的。2018年9月2日2:32,杨德发梦醒提问,找到了剪纸游戏成功的一般规律。

在庄重的时刻不要提问。

提问不得打断对方的谈话。

提问时请遵守《杨德发  于海玲:人类口德规范》。

十二、在什么地方提问?

一般没有限制。孔子入大(太)庙,对自己不懂的“每事问”。

在会场、课堂等有人讲话的地方,不要乱发问,要等到无人讲话时再提问。有些尖锐的问题,对方听了可能十分尴尬,下不了台,不要乱问。提问要顾及对方的面子。

十三、提问的效果如何?

提问的效果取决于提问的深度。提问越深,效果越好。对于现象,当您追问“五个为什么”肯定比追问“三个为什么”效果好;追问“三个为什么”肯定比追问“一个为什么”效果好;追问“一个为什么”肯定比“不问为什么”效果好。毛泽东的学问来自于“凡事问个为什么”。

十四、提问有什么用?

提问有大用。还没有遇到“提问”不能解决的问题。

十五、提问符合伦理吗?

一般的提问都是符合伦理的。不合伦理的提问不宜在公开场合提。这与国别有关。中国人一般不提涉及“性”的问题。美国人把涉及“性”的问题当作科学问题来研究,建立了性学及其许多分支科学。随着各国文明的发展,提问会无禁区的。

十六、提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提问的适用范围极广。还没有发现提问不适用的范围。学习、工作、研究、生活均可大量使用。

十七、提问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人才的核心素养是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提问能力。如果一个人的提问能力超级强,则他一切OK。所以我们的教育在能力培养上要把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十八、提问主义如何传播?

提问主义哲学、提问学将通过《提问学》公众号传播。读者的转发分享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在未来数十年,笔者将把涉及“提问”的问题尽可能研究清楚,刊于《提问学》公众号上。愿读者坚持阅读,信手转发,与杨德发一起快速成长!

读者还有什么问题吗?请写在留言处。

第一个撰写文章推翻提问主义者,奖励人民币壹万元整。

声明:欢迎杂志、报纸、公众号转刊!欢迎写作时引用!欢迎工作中采用!均须注明出处

(写于20181231日星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