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大运河时空 2020-08-29

喜欢地理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山西省临汾市有襄汾县,而在湖北省有襄阳市,这两个地方的名字里都有“襄”,但两者间的直线距离有近500公里,显然两者名字里的“襄”不会有共同的源头的,那么这两地的“襄”都是源自于哪里呢?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襄汾县的县城及襄陵镇、汾城镇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襄”是来自于晋襄公、赵襄子

据清朝的《襄陵县志》记载:“襄陵相传以晋襄公、赵襄子俱葬于此而得名,实始见于《汉书·地理志》,……或以襄陵不始自汉书而先见于《史记·魏世家》,文侯十九年齐伐取我襄陵……”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襄陵县志》中有关襄陵县名来源的记载

从上面的记述可以看到,无论记载来源于汉书地理志,还是史记魏世家,但相传是晋襄公、赵襄子葬在这里,故得名襄陵的传说是可以作为得名依据的。

有朋友可能会发现了,这个“襄”字是在“襄陵县”里,而不是本文所说的“襄汾县”,这两个县有什么渊源?

其实今天的襄汾县是由明清时的两个县合并而成的,分别是襄陵县和汾城县,在1954年的时候,将两县合并,各取原县名第一个字作为新县名,这就是襄汾县的来历。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襄陵县志》里的襄陵县域图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襄陵县志》里的襄陵县城图

襄汾县成立之后,县政府驻地并没有选择在原来两个县城其中之一,而是选择了原属于汾城县的史村镇。史村镇在明清及民国时期就是重要的驿站所在,驿丞长年驻守在这里,民国时则是县佐(相当于县长的副手)驻地,同蒲铁路修通后愈加繁华,并且还处于两县合并之后的中间位置,因此是理想的新成立襄汾县城的所在。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太平县志》里的太平(后为汾城)县域图,红圈处为史村镇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太平县志》里的太平县城图

其实襄汾县名字里还有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其组成之一的汾城县名字的历史仅有40年,在历史上用的时间最长的名字为太平县,直到1914年民国清理全国重名县的时候,因国内其他地方已经有了3个太平县,所以就改成了“汾城县”,用到了1954年两县合并为止。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两县还未合并

如果没有民国时候清理重名县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后如果在合并两县时,县名可能就叫“襄太县”了。对于今天已经习惯了襄汾县的我们,是不是感觉比较别扭呢?

湖北省襄阳的“襄”来自于襄水

襄水起源于襄阳城南扁山西麓的泉水坑处(今尹集凤凰村太山庙),是汉江的支流,长约14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在襄阳城南流过,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襄阳故此而得名。《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沔水》篇均记载: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襄阳县域图,城南可见襄溪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襄阳县城图

另外还有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的襄邑之“襄”,其来源和襄陵之“襄”差不多

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自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以后直到明初,一直叫做襄邑,这个“襄”得自于宋襄公陵在这里。还是《襄陵县志》里记载:“……陈留郡之襄邑以宋襄公陵而得名者也,名同而地异也。”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元朝地图上的睢州和襄邑并存

湖北有襄阳、山西有襄汾,河南曾有襄邑,这三个“襄”有什么区别

睢州境图

看到这里,您知道这几个地方名字里的“襄”是有着不同的来源了吧。

您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